审题——打开作文成功大门的钥匙
2009-01-07张宏伟
张宏伟
2009年的中考早已拉下了帷幕。有些作文基础很不错的同学,却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这在每年的中考中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几乎都是在审题的环节出了问题。所谓“审题”,即在写作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审题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作文分数的高低。“审题”可谓是打开作文成功大门的钥匙。
那么该如何审题呢?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题,话题作文已“悄然退身”,而命题作文却凭借它的优势“强势扩张”,成为命题人的新宠。如2009年的75套中考语文试卷中,命题作文占52%,半命题作文占17.4%,话题作文仅占7%,选题作文占20%,材料作文占4%。可见命题作文在中考作文中占很大的优势。
较之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没有太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核心就在作文题目上。
一、独词式命题的审题
独词式命题在作文命题中信息量最少,仅为两个字而已,考生拿到手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其实,我们可以采用“增补信息”的方法来缩小写作范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如:2009年江苏常州题《传递》,“传递”的本义是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递”可引申为传授、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增补信息,即在题目上加上几个问号。比如谁“传递”?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物之间的;“传递”什么?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感情,还可以是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技艺、武艺、经验等;为什么“传递”?可以写主观传递,也可以写客观传递;怎么样“传递”?要写出传递的过程,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给题目适当增加了了一些成分之后,就变得明朗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当然在增补信息的时候,也要遵循正确、深刻、新颖等原则,即增补的信息要反映自然规律、生活主流,要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或给人以启发,最好还能不落俗套。
二、短语式命题的审题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题目,有多个概念,并且这些概念之间往往有修饰、限制等关系。针对短语式命题,我们要弄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常见的短语类型有: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其中考场作文题以偏正短语居多,下面以偏正短语的命题举例说明。
偏正短语的审题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推敲中心词;第二步,突出修饰语。如:“令我怦然心动的那一刻”,这个文题的中心词是“那一刻”,我们在选材的时候应该选取的是“一刹那”,不能等同于“那一次”;再突出修饰语“令我怦然心动的”。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只对“那一刻”进行叙述和描写是不行的,必须要突出“那一刻”的“怦然心动”,可抓住“怦然心动”的原因和感觉去写。再如2009年四川成都题《心中的风景》,题目中心词“风景”本义为美丽的景象,也可引申为“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如果有考生置修饰语“心中的”不顾,只对风景做大篇幅的描写,即使语言再优美也没有用,因为此处的“风景”不能孤立于“心中”而存在,应该要突出面对这样的风景“心灵”产生的触动以及面对风景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这才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这就启发了我们,短语式命题的审题不仅要弄清概念内涵还要明确概念之间修饰、限制等各种关系,突出写作重点。
三、比喻类命题审题
最近几年,比喻象征类命题日益增多,如山东济南题《又是一年风起时》、浙江湖州题《我的行囊》、上海题《在学海中游泳》。这类命题用语生动、题意丰富,能拓展考生的思维空间。我们绝不能只顾词语本身的意思,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挖掘出词语的比喻义与引申义,选取适合自己的角度切入。如湖北宜昌题《送你一轮明月》,“明月”比喻“黑暗中散发出光芒并能照亮人前行之物”,所以这轮“明月”,既可以是失意时别人的帮助和鼓励,也可以是得意时别人的善意提醒和指教;可以是麻木时他人的严厉批评和包容,也可以是迷茫时他人的耐心指路和引导……总之,“明月”的内涵应该是多样性的。其实,只要考生能揣摩关键词,化“虚”为“实”,将形象性强、意义较“虚”的词语与社会生活和自身经历准确对接,选取适合自己的角度行文即可。
四、含有“副词”类命题
“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并不是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如北京题“并没有结束”,从选材、立意都要紧扣“并”字,即表面意义上来看已结束,其实还存在。有考生写“初中生活并没有结束”,的确,初中学习生涯是结束了,但师生情谊等美好情感能永驻心间;还有考生写“生命并没有结束”诚然,有些人的肉体已死亡,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活出了辉煌,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价值,故而在人们心中获得永生。这些考场作文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在审题的过程中准确审出了“并”字所蕴含的信息。而有的考生则缺少这样的曲折过程,“并”字不突出,就偏离了题意。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较多,所以审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将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编为口诀赠送给大家:逐词推敲很重要,单独词语添问号,理清关系莫偏离,副词不“副”多分析,较虚词语求喻义,这样审题准扣题。
如果考生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相信考生离作文成功之路并不遥远。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