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而不平凡的历程
2009-01-06陈奉菊魏静静
陈奉菊 魏静静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就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60年来,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也遭受了严重的曲折,本文对此试作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60年教育成就 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13-01
一、教育的恢复与重建阶段(1949-1956)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们朝气蓬勃的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也被纳入了国民经济的轨道。首先是废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统领整个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就提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①其次,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教育任务,即“今后人民的政府应有计划地从广大人民中培养各类的知识分子干部,并注意团结和教育现有一切有用的知识分子。”②同时,党和政府还提出了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的方针,“目前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偏废。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③在这时期人民的文盲率下降,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56-1966)
新中国的教育在这时期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轨道。虽然教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但是教育在这时期(尤其是后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1958年,曾掀起过一股“教育革命”的热潮。如在高校招生中贯彻阶级路线、大办教育等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这些对中国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瑕不掩瑜,教育在这时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三、教育的全面崩溃阶段(1966-1976)
这个时期对教育的“左倾”政策使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说到“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④首先,很多卓有建树的知识分子遭到了迫害,据分析,在这个时期大约有50万的高级知识分子逃到国外,这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更不用说在国内被迫害致死的,在当时那个人性泯灭的时代,许多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其次,当时“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阶级斗争上,而把对知识、技术的追求看作是雕虫小技,严重的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再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实践的效果却让人担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没有让他们更加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相反,使他们养成了对农村、对劳动的恐惧。总之,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四、教育的全面振兴时期(1977—现在)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样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确立了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他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否定了对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问题。(“两个估计是指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⑤提出了教育的思想解放的问题,为教育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的束缚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避免有些人假借思想解放为名,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就是反对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在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批评的武器。”⑥从此中国的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为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三个面向的题词言简意赅,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不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反映了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对教育工作的要求。
其次,江泽民同志也为中国教育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具体落实了邓小平同志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江泽民同志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⑦同时他还对科教兴国、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再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为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促进教育的真正公平方面,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对策。
但是,在这一时期,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趋势:一是“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所抬头;二是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教育有产业化的趋势,很多的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都在拼规模,由此造成很多高校资不抵债。同时,各大高校又不切实际的大量增加专业,其实很多的专业并不具备开课的条件,教育的质量有所下降。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教育发展相对比较顺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注释:
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6.
③④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25,48.
⑥王建夫.小平忠告.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175.
⑦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