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2009-01-06肖东生李伟
肖东生 李 伟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制。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回顾衡阳30年发展历程,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迅速。本文以衡阳市1978-2008年的经济金融数据为基础,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论证衡阳金融业迅猛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就进一步推动金融与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影响;实证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衡阳市1978—2008年经济金融数据为基础,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论证衡阳金融业30年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并就进一步推动金融与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1978—2008年衡阳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978—2008年,衡阳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衡阳金融业不仅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同步快速发展,并且为GDP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1978年衡阳市GDP为15.96亿元,2008增长到1000.1亿元,增长了62.6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9.35%。经测算,30年来,金融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平均贡献度达到了24.6%,也即是说,GDP年均增长9.35个百分点当中,金融的贡献占了2.28个百分点。
(一)金融总量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1978-2008年,衡阳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从2.87亿元增长到928.81亿元,增长了323.6倍;各项贷款余额从7.41亿元增长到362 8亿元,增长了48.9倍,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比率(存贷款总额/CDP)从0.64增长到1.29。证券业和保险业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衡阳市证券交易量从1993年刚开始的4.67亿元增长到2008年228.64亿元,增长了47.9倍,股民开户数从1.38万增长到16 73万,增长了11.1倍;全市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10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4.68亿元,增长了1300倍。
(二)银行、保险、证券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衡阳市银行业基本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4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行)、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衡阳市商业银行),以及12家农村信用社。全市保险业发展到了6家人身保险公司和9家财产保险公司,证券业形成了方正、万联、恒信和国泰君安5家证券公司竞争的局面。
(三)“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改革开放前,中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不存在监管体系。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衡阳市也形成银行、保险和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金融临管体系,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四)消费与投资理财工具等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和丰富
衡阳市各金融机构由原先仅有的存、贷、结算扩展到现在复杂的业务体系。从负债业务上看,出现了三、六个月等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出现了抵押质押贷款、住房、汽车等消费按揭贷款品种;从中间业务看,已全面开办了多功能的信用卡、保险、投资基金、国债、网络银行等创新业务,不仅丰富了金融业务,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也完善了价格形成机制,推动了市场化进程。据统计,2008年,全市银行机构开展的保险、投资基金、国债、股票交易等代客理财业务全年总交易额达12.78亿元。其中,银行卡和网络银行业务发展更为迅猛,2008年全市新增发卡量26.4万张,年业务量高达1216.7亿元,网络银行业务达到552.98亿元。
二、衡阳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度分析
根据王广谦(1999)的经济增长金融贡献度测算模型,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有直接、间接贡献2个方面、3条途径:一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直接贡献: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上升;二是促进要素投入量增加的间接贡献:储蓄率、投资转化率、金融业从业人数上升;三是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间接贡献:经济金融化、企业外部融资比重上升。
(一)金融对衡阳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
1979-2008年,衡阳市金融产值从0.36亿元增长到11.3亿元,占GDP比重大约每年递增0 02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近似估量金融在此方面对GDP的所作的贡献大约为0.025个百分点。这说明,与同期GDP平均增长9.35%比较,金融产值增长的直接贡献度大约为0.267%,用p代表。
(二)金融促进要素投人量增加的间接贡献
1、金融促进储蓄率(1%最终消费率)提高的贡献。1978-2008年,衡阳的平均储蓄率从1.75%上升到29.00%,年均上升约0.26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同期衡阳经济年均增长9.35%中,有0.269个百分点是由于金融促进增加从而引致资本投入量增长形成的。会融在这方面的贡献度为2.877%,用s代表。
2、金融促进储蓄投资转化率(B=I/S)提高的贡献。1978-2008年,衡阳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0.98亿元增长为305.8亿元,而投资转化率平均每年上升0.32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同期衡阳经济年均增长9.35%中,有0.328个百分点是由于金融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率不断提高而引起的。因此,金融在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3.508%,用B代表。
3、金融促进就业比重提高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衡阳金融业就业比重逐年增长,1979-2008年的30年间增长了0.34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05个百分点。因此,在衡阳GDP年均9 35%的增长小,金融在这方面的贡献度为0.053%,用e代表。
综合上述三点,可以得出,金融通过促进要素投入量增加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度q为:
q=s+β+e=2.877%+3.508%+0.053%=6.438%
(三)金融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间接贡献
从动力源泉来说,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可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看作前者,而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规模节约看作后者。金融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也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1、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间接贡献。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借用经济金融化程度(存款余额/GDP)的提高比重来近似地估量金融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79-2008年,衡阳的经济金融化比重增长较快,从17.98%增长为94.85%,年均增长1.305个百分点。因此,在衡阳GDP年均9.35%的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率的间接贡
献度为13.957%,用x代表。
2、金融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的间接贡献。融资比重是指投资主体的投融资中的自身积累和外部融资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由于金融发展促进了资本的社会化,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提高又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得以实现,因此,模型借用企业外部融资率(贷款余额/GDP)来近似估量金融通过促进资源配置和规模节约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79-2008年,衡阳的企业外部融资率年均增长0.369个百分点。因此,在衡阳CDP年均9.35%的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资源配置、规模节约提高生产率的间接贡献度为3.947%,用y代表。
综合上述两点,金融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衡阳经济增长的贡献度w为:
W:x+y=13.957%+3.947%=17.904%
笔者把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间接贡献2个方面和3条途径进行归纳综合,得出金融划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T为:
T=p+q+w=0.267%+6.438%+17.904%+=24.609%
T=24.609%说明,1979-2008年衡阳金融通过间接和直接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度为24.609%,也即是说,GDP年均增长的9.35个百分点当中,金融的贡献占了2.28个百分点。
三、衡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关系模型构建
(一)计量模型及建立与指标的选择
帕加诺模型(Pagano,1993)是现代金融理论中说明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θ参数(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联。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为:
g1+1=A(I1/Y1)-δ(1)
式中,gt+1为t+1期的经济增长率;A为社会资本边际生产率;It为t期的投资;Yt为t期的收入;δ为每期的资本折旧率。(1)式在均衡状态下有总储蓄(S)=总投资(I),但实际资金融通过程中,储蓄有一部分无法转化为投资,因此有:
θ*St=It(2)
将(2)式代入(1)式,在稳定状态下,等式(1)变为:
g=A(θ*S/Y)-δ=A(θ*S)-δ(3)
式中,s=S/Y,表示储蓄率。从上式可知经济增长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和储蓄转化率直接相关。
结合前文经济增长金融贡献度测算模型的衡阳实证分析,笔者发现,在T=p+q+w=p+(s+β+e)+(x+y)中,只有“金融通过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系数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B,金融通过促使科技进步提高生产率的贡献x,以及金融通过促使资源配置、规模节约提高生产率的贡献y”三项在实证中的贡献度超过3%,成为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3个因素。相对应的,储蓄投资转化率、经济金融化率和外部融资率三项计量指标,成为解释衡阳经济增长的3个最重要变量。
笔者将帕加诺模型(Pagano,1993)与王广谦模型(1999)两者结合考虑,前者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和储蓄转化率3个指标,对应了后者的外部融资率、经济金融化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3个指标,都从金融角度对经济增长进行了解释。因此,笔者将两个模型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衡阳30年金融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对衡阳市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符合衡阳金融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计量模型。
笔者选取D,L,I三项解释变量,D,L,I为分别表示时期存款余额(Deposits)、贷款余额(Loan)、固定资产投资额(Invest-nlent),GDP为被解释变量。为消除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笔者采用各变量的对数形式进行计量分析,其经济学意义是各解释变量每变动百分之一,GDP增长率变动的百分比。同时,考虑到本期的GDP受去年贷款的影响较大,L滞后一期。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定义实证分析的多元回归方程式为:
LnGDP1=β0+β1LnDt+β2LnLt-1+β3LIt+μ(4)
(二)计量模型的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考察区间为衡阳市1978-2008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状况,采用年度频率数据,数据来源于《衡阳市统计年鉴》、《衡阳市金融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计量软件MATLAB7.0来实现。
(三)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检验
对计量经济模型LnGDPt=β0+β1LnDt+β2LnLt-1+β3LnIt+μ,借助计量经济软件MATLAB7.0进行回归分析和检验,结果见表2。
从回归分析和检验结果看。相关系数R2=0.99886,剩余标准差=11.0757,F值>Fa;因素的显著性良好,说明模型拟合集成度较好。利用回归分析产生的系数构建反映衡阳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为:
GDP=12.5237+0.118736D+0.405297L+2.50191I(5)
四、进一步推动衡阳金融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核心作用的关键。努力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减信衡阳”,是衡阳市经济金融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改善金融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大力抓好项目开发和培育,优化投资环境;三是积极开展企业征信活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四是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五是促进信用融资中介市场健康发展;六是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七是发挥政府组织优势,加强信息沟通、银企对接以及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二)积极扶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缘优势。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了解微小的、非正规客户的风险状况,即便这些客户无力提供足够的、合规的抵押物或担保品,也会根据了解和掌握的风险状况以灵活变通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第二,人缘优势。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员工土生土长,与小业主们遵从同样的乡土文化与习俗,彼此更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沟通更直接有效。第三,独立法人优势。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需求多有“额小、期短、量大、面广、快速”的特点,恰恰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链条短、程序少、决策快,在信贷发放上有自主性。只有构建起数量充足、治理完善、经营高效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衡阳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
传统工业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欠发达地区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但这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衡阳应抢抓湖南“两型”社会试验的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管材加工制造、输变电制造、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五大重点产业,培育壮大矿山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新技术新材料、建材陶瓷和煤电能源等产业。同时,加强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重大工业项目向园区积聚发展,激发园区产值潜能。
(四)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要善于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利时机,承接一些产业,相应的进行产业升级,将衡阳的产业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要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跳出企业抓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