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AKS-2009莫斯科航空展上的俄空军新杀手锏

2009-01-06

航空知识 2009年12期
关键词:近距空空导弹格斗

李 浩

今年俄罗斯航展在俄罗斯茹科夫斯基市如期举行。早在航展还未开始之前,美国《航空周刊》就报道称,俄罗斯将在莫斯科航展上亮相其盛传已久的两款新型空空导弹。果真如此,在本届航展上,俄罗斯战术导弹集团(TRV)正式展出其RVV-SD与RVV-MD空空导弹。其中RVV-SD为R-77中距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先进改型,RVV-MD为R-73红外近距格斗导弹的先进改型。而俄罗斯的这两款导弹与美国的AIM,120“阿姆拉姆”系列中距空空导弹和AIM-9“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属于相同类型和功能的导弹。俄罗斯最新推出这两款改型导弹可谓想与美国的这两型导弹争高下。无疑新型导弹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俄罗斯空空导弹武器的竞争力,下面就让我们去真正了解一下这两款导弹的过人之处。

RVV—SD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RVV-SD是R-77的最新改型,根据TRV公布的资料显示,该导弹全重190千克,比其基本型R-77/RVV-AE重约15千克。最大射程将达到110千米。其长度为3.71米,长于其他一些改型产品。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弹翼为4片小展弦比的细长边条翼。体型的变大,一方面是增加了导弹的战斗部,另一方面更新和增加了弹载设备,它是俄罗斯空空导弹拳头产品。该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进行了升级改造,经过升级后的RVV-SD制导精度大大提高,攻击目标数量增多,超视距攻击能力显著提高。R-77的基本型被称为170产品,而RW-SD的指定升级型为170-1产品。为了进一步提升RVV-SD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俄罗斯将提供一个可靠的雷达制导导引头,并采取和一部分战斗机打包出口以及包含后续升级改造程序的合同来吸引国外的客户。作为一个大的潜在客户,印度的中程多任务战斗机采购计划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早在2009年2月份的印度航展期间,RVV-SD和RVV-MD导弹就公开亮相。其将装备俄罗斯参与竞标的最新型米格一35战斗机上,以打包奉送外加后续升级计划以获取印度的青睐。不过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的米格35战斗机在与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的竞争中已经步履维艰。俄罗斯要想从中获得一杯羹,必须在导弹上下功夫才行。本届航展上的高调亮相已经再次证明俄罗斯在这两种导弹身上下的苦工以及为争夺国际市场投下的筹码。

RW-SD超视距导弹采用目前最新的先进气动布局设计,以保持它的先进地位。同时更换双脉冲火箭推进器,使其具有更强的机动灵活性。导弹尾翼操纵面非常独特,是一种矩形网格状的翼面。据称,这种尾舵的操纵效率极佳,可大幅度地提高导弹的机动性,该弹能攻击12g的机动目标、可用来拦截无人驾驶飞行器和巡航导弹。此外RW-SD导弹将翼面折叠以便挂载在内置发射装置上。这至少表明,俄罗斯空军可能会维持其选择,以获得国内派生型的升级,包括他们的武器清单中的第五代战斗机,称为PAK-FA。印度也“参与”了PAK-FA,对于PAK-FA飞机的内置发射装置的修改也可能采用这种观点。作为一种中程导弹,RVV~D采用了惯性制导、指令控制与主动雷达制导向结合的导引方式。当目标超过20千米时,先进行指令制导,然后是主动雷达制导,之后自动捕获目标予以攻击。该导弹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在敌人进行电子干扰的情况下,无论是在以地面还是在以海面为背景的条件下,都可以全方位攻击任何空中目标,其中包括高机动性战斗机,对地攻击机和直升机。为了能够抗衡美国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RVV-SD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结构更加紧凑,拥有重新设计的天线以及数字处理机,发射后不管能力也将是RVV-SD导弹具有的功能。尤其是针对夜间作战,先进通用数据链系统将是导弹驰骋未来空中战场的重要法宝,相应的数字处理技术、网络通信能力、坐标数据更新率、导引头跟踪多目标能力、电子抗干扰能力的等等都将是最新型导弹所用具有的先进功能。由于资料所限,RVVSD的先进作战能力我们也只能略加推测。

RVV—MD近距格斗导弹

RVV-MD为R-73红外近距格斗导弹的先进改型,与之同时发展的最新型近距格斗导弹还包括K-74导弹。RVV-MD和K-74都采用先进的制导导引头设计,弹上的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射程增加到40千米,并改善了离轴发射限制,据说制导头的视野可达+80~90度。RVV-SD导弹重107千克,并R-73重1千克,导弹长度大于2,92米。就像RVV-SD一样,“射手”的派生型升级版本将再次使导弹出口市场得到补充,并可能为国内的订货商直接提供一个更有能力的短程空对空导弹。RVV-MD导弹同样便于挂载在内置武器舱内。作为R-73系列导弹家族的最新成员,RVV-MD导弹具备该系列导弹的三大特色:首先,与头盔瞄准具(HMS)搭配的大离轴发射能力,所谓“离轴发射”,就是载机能以偏离机身纵轴线很大的角度发射导弹,使得载机无需将机头对准敌机就能发射。加之R-73的瞄准可由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负责,飞行员只要在瞄准具许可角度内看到目标(苏-27S的可看+60度),就能加以锁定并攻击之。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前苏联科研人员在导弹的研制和发展上的领先性。其次,超过一般的格斗导弹的射程,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该型导弹的强项。增加的射程可以承担一部分中距空空导弹的打击任务。下一代战斗机在续航能力,打击范围和作战时间上都将是显著增加的,其携带的各种机载导弹武器,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同时,更需要他们具有多用途r性。美国这些年一直在发展各种通用型导弹,例如联合通用导弹(JCM)、联合通用空地导弹(JAG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以及JASSM等等,未来的战斗机必将携带更多的通用型导弹,以弥补载弹量的劣势,提高导弹的。性价比和作用域,发展一系列的未来明星导弹。而在射程方面,R-73基本型射程就有20千米,改进型甚至有30或40千米的最大射程。远射程的特色与前苏联对空对空导弹的需求有关,早期苏联将空空导弹射程区分为远程、中程、近程(12~20千米,如R-13)与格斗(射程小于10千米,如R-60)四类,而RVV-MD一开始就是应“近程导弹”需求研制的,但由于其机动性足够高,完全可以起到格斗导弹的作用,因此它取代了R-60成为苏一27战斗机唯一的近程导弹武器。再次,气动控制方式使其兼顾极短射程与远程的机动性能。射程的多样性将极大地提升RVV-MD的作战性能。先进气动控制布局设计将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驱动下具备更强的机动灵活性。其气动面积远大于AIM-9X“超级眼镜蛇”,其尾翼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具有与AIM-9X同样的高敏捷性能。这些都是近距格斗导弹所应具备的高性能。最后,是全方位防御能力。苏-35、苏,30MKK、苏,33UB等新型战机都具有环场红外视野,能发现导弹与战机,其中苏一35甚至还拥有后视雷达。此外俄罗斯已经有适用于苏27与米格,29的侧视雷达阵列,若加以使用,可让导弹拥有全方位的主动雷达及红外视野。在与全周界探测/锁定能力结合后,RW-MD所能发挥的战斗力甚至大于西方新一代格斗导弹。目前苏一35已试射过后射型及转向型R-73。其“越肩发射”能力是现役先进苏式战机所普遍具有的导弹发射能力,而其导弹的制导技术是保证这种能力的关键。当战机发现目标后,将资料传给导弹并发射,用无线电传输目标数据引导导弹完成转向,直到导弹已飞到战机后方,确保不会锁定载机自身后再打开制导头让导弹自行按战。这个过程看来复杂,其实载机数据引导时间极短,大概在个位秒数之间。此外,RVV-SD采用矢量推力控制方式,其控制能力极佳,且能在速度低于翼面可控临界速度时操控,主要优势在距离极近、离轴角极大、速度极低等极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就控制能力论,确定能兼顾射程内所需机动的,仅有R-73系列导弹与德制IRIS-T。以色列怪蛇-IV型控制面极大,约为传统弹翼的15~20倍,近程、低速表现不差,可减少极端环境下与推力矢量控制的差距。AIM-9X则翼面极小,在火箭发动机油尽后机动能力堪忧,不过其射程本来就比较短,加上美国计划在最大射程附近由AIM-120负责,因此AIM-9X的设计对美军而言算是够用。ASRAAM采用纯弹体升力控制,极端环境下性能应是最差的。总体而言,RVV-MD可谓是现代近距格斗导弹的佼佼者,其拥有庞大的采购团队,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并促使西方其他国家加快了赶超步伐。

展望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空空导弹的发展速度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从“追尾”到“迎头”,从“寻热”到“发射后不管”,从“下视下射”到“越肩发射”,空战理论和技术要求空空导弹的发展方向,而空空导弹也不断带动着空战理论和技术的更新。我们拭目以待RVV-SD/MD引爆未来的空战革命。

责任编辑:伟翼

猜你喜欢

近距空空导弹格斗
基于CEL方法的钢制平板近距水下爆炸数值模拟
近距空战训练中的智能虚拟对手决策与导引方法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张伟丽 格斗玫瑰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第八道格斗料理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近距二次反射式杨氏模量测量仪简介
格斗料理
近距煤层开采防止上部采空区有害气体下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