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陆战低空劲旅
2009-01-06
09阅兵风采
记者(以下简称记):马部长,10年前,您驾驶长机带领陆军航空兵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在这次共和国甲子大阅兵中陆航的出色表现,可以用“惊艳”两字来形容,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马湘生部长(以下简称马):今年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陆军航空兵实现了三大跨越:就是武器装备更加先进,本次受阅直升机在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直9武装直升机基础上进行了挖潜改造,雷达探测距离更远,火控系统、航电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能够适应夜战与空战的需求,代表了陆军航空兵的战斗力水平;二是规模更大,国庆50周年阅兵时我们出动了25架直升机,这次从四个陆航团中抽调了36架直升机参加受阅,还有数架直升机担负后备任务,充分反映了陆航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三是队形更加壮观,受阅梯队以年轻飞行员为主组成,标示着陆航飞行员队伍建设已平稳实现了新老交替。国庆50周年阅兵时陆航直升机是5个数量相等的5机编队,而这次编队的样式有了多种组成,三机品形、五机楔形、九机品形,更加复杂、更有气势。
阅兵是和平环境下的特殊任务,是对部队政治思想、组织纪律、训练水平、装备性能、保障能力的全面检阅,是我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崭新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既是重要的军事任务,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这次陆航参阅,实现了“超历史水平,创世界一流”的预定目标,做到了军委、总部要求的“四个一流”,创造了中国陆航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陆军航空兵的风采。
艰难险重在前
记:大阅兵中陆航胡出色表现赢得胃
2007年8月24日、总参陆航部马湘生部长接见参加“和平使命一2007'演习性利归队的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
马:去年的汶川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陆军航空兵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地震发生后,陆航直升机超条件起飞,5月15日晚就完成了在地震灾区的集结。由于灾区地形复杂,气象多变,道路不通,而直升机以其特有的飞行方式,能够克服地形地貌的限制,执行的是最困难、最紧迫、最复杂的任务。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陆航共出动各型直升机近酉架,实施救灾救援飞行4000多架次,转运(空投)物资2000余吨,转运灾民和伤员万余人。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情势十分紧急,陆路和水路均不通,只有空中一条通道,陆航出动了40多架直升机,经过6昼夜的艰苦奋战,将400多名武警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量的物资设备送抵现场。
抗震救灾斗争中,陆航部队涌现出了以邱光华机组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邱光华同志被胡锦涛主席誉为“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邱光华所在的成都区陆航某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邱光华等同志是陆航官兵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勇事迹必将激励着我们更好地推进陆航兵种的建设发展。
此外,近几年陆航还参加并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比如:“和平使命”-2005、2007、2009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神舟”1号至“神舟”7号宇宙飞船返回舱搜救和回收、2006年大兴安岭灭火、2008年我国南方的抗冰雪斗争、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以及我军近年来所有的军事演习等等,在这些重大行动中,陆航官兵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在有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更是首当其冲。陆航作为一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兵种,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今后将会承担更加重要和更加多样的使命。
负重起飞之路
记:陆航是我军最年轻胡兵种之一,只有20多年的历史,能完成如此之多的重大任务,赢得全国人民的广泛尊重,实属不易,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陆航的历史吗?
马:我作为第一代陆航人,亲身实践和亲眼见证了陆航20多年发展的全过程,说起这段历史还真令我心潮起伏,心情激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组建于1986年10月3日。当时全军的编制体制正进行重大调整,裁减员额100万,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世界军事变革大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组建陆军航空兵的重大决策,并下决心要建设好这个兵种。从此,中国陆军只能在地面上机动和遂行任务的历史宣告结束。在陆航的发展过程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为陆航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激励和鞭策着陆航广大官兵始终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推进陆航建设的快速发展。
说到创业之初,我们喜欢用“负重起飞”这个词,负重起飞是陆航创业的一大特色。当时生活条件简陋,接受机型单一,技术骨干匮乏,飞行培训断档,机场设施陈旧。有的部队有飞机没机场,飞行保障十分困难;有的单位有官兵没营房,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困难,第一代陆航官兵没有丝毫退却,因为他们懂得,陆航建设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缩小差距的办法唯有“负重起飞”,艰苦创业。凭着这股子劲头,陆航部队从诞生之日起就边组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创造了“当年组建、当年训练、当年改装、当年出战斗力”的建设奇迹。
20多年问,陆航广大官兵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在思想建设、战备训练、装备科研、后勤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中国陆军航空兵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种机型、具备一定规模并初步形成“快速投送、精确打击、有效控制、适时保障”四种能力的陆战精锐力量。北到大兴安岭,西到帕米尔高原,东到东南沿海,南到西南边陲,飞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练硬了翅膀,增长了本领,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军、全国都有影响的英雄集体和模范人物,比如:“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洪涛、“科技练兵先进个人”孙凤阳、“抗震救灾英雄机组”等。
记:听了马部长前面的介绍,倍受鼓舞,相信读者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那么,中国陆航胡未来发展战略是怎样的呢?
马:新世纪,新阶段,新使命。中央军委、总部首长对陆航建设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陆军转型要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陆军武器装备重点发展武装直升机。中国陆军航空兵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陆军航空兵将坚决贯彻军委、总部关于陆航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与指示,从信息化战争的客观需要出发,以建设一支与民族生存发展相适应、与国家安全需求相适应、能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的快速机动、超越突击的陆军精锐力量为目标,尽快实现陆军航空兵力量结构由单一型向合成型、
装备结构由运输型向攻运结合型、作战功能由辅助型向主战型的重大转变,在提高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特种作战和适时保障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飞行陆军
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都有人提出“飞行陆军”这个械念,您对此有何评价?
马:我注意到了这个提法,我认为“飞行陆军”反映了一种趋势,有相当的合理性。自有军队以来,军事家们都无时不在追求着如何提高陆战部队的机动速度和作战空间,从步兵到骑兵,从骑兵再到装甲部队都体现了这种追求。有学者做过这样的描述:地面战争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军队靠双腿机动,行军速度每小时5千米,可控制地球表面的30%;海战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军队远涉重洋,机动速度每小时30多千米,可控制地球表面的70%;空战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军队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机动,可控制地球表面的100%。当然,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没有固定翼飞机那么快,但也可以达到每小时250千米。直升机垂直登陆要比舰艇登陆快10~15倍,而且比伞降更准确。1983年10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参战官兵6000余人,95%是乘用直升机机动的,迅速控制了格林纳达各要点,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和精确性。一位军事专家这样评论道:“24小时之内运来1个营,要比10天后运来1个师更重要。”
美国陆军认为:“未来,能否利用地面机动部队上空最低一层的作战空问,是战斗胜负的关键。作战双方谁失去‘一树之高优势,谁就无法赢得陆战的胜利”。随着直升机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陆军“飞行化”已经成为一种军队建设的大趋势,这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关国家提出要建设“飞行陆军”和“空中机械化打击部队”的构想,中国的陆战部队也同样需要朝着这一趋势发展,因为打造一对钢铁的翅膀将成为21世纪陆军发展的必由之路。
非传统安全威胁
记: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摆在中国陆航面前的新课题,现阶段陆航主要担负着哪些多样化军事任务?
马:国家安全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我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军要积极拓展职能任务,由维护国家生存利益延伸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由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延伸到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安全环境。因此,有效应对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摆在中国陆航面前的崭新课题。
应该说,多样化军事任务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有区别的,我们所担负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是以战争行动为主,非战争行动为辅。从近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已经构成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这就要求我们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正视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将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范畴,把军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和提升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优势与能力的前提下,把关注、研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作为陆航经常性的多样化军事任务之一。
在现阶段,陆航主要担负以下非战争行动的军事任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反恐维稳、边境封控、安全防卫(护送)、中外军事演习、军事援助、国际维和等,其中,公共安全事件包含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往往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具有极强的突然性和紧迫性,在事件规模、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无疑对军队所担负的任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不论采取何种行动样式,对陆航来说都要涉及许多新的领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是很重的。
记:世界各航空强国的陆航都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军陆航则仅仅走过了二十三年的战爿历程,您觉得我军陆航与世界军事强国的陆航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
马: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我军陆航与世界主要国家的陆航相比,既有差距也有优势。我们具有政治优势、体制优势,我们有严明的纪律,有高昂的士气,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追赶者的后发优势。当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装备方面的差距。
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相比,我军陆航直升机装备整体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上,主要体现在:一,总体规模太小。我军陆航现有直升机(飞机)约500架,总量不及美军的1/8,俄军的1/4;陆军每万官兵平均拥有直升机数量不足5架,而美军为110架。二,装备性能较低。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各主要强国陆航部队装备的AH-64D、米-28N、“虎”、NH-90等先进直升机相比,我军陆航现役直升机的技术-胜能仍存在相当差距。三,体系结构不尽合理。美军陆航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直升机群,其主战装备就有CH-47“支努干”重型运输直升机、UH-60“黑鹰”战术运输直升机、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OH-58“基奥瓦”武装侦察直升机等4大系列。相比之下,我军陆航直升机装备因组建初期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型号庞杂,造成作战训练、综合保障的组织难度增大。
面临目前的现实状况,我们已形成了十分清晰的思路并积极通过未来发展尽快弥补不足。今后的二十年时间,我军陆航直升机装备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在大幅扩大数量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主战装备的质量性能,逐步构建完善装备体系,把陆航打造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功能齐全的低空劲旅。
未来先进技术
记:《航空知识》是一本军事科普类杂志,读者关心未来军用直引机的发展趋势,您能否就这个问题谈谈?
马:纵观武器发展史,每一种武器都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地适应变化着的军事环境。当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世界正处在新一轮军事变革之中,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样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军用直升机必定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研究表明,未来军用直升机将朝着高速化、复合化、智能化、无人化和隐身化的方向发展。
其一,武装直升机的速度将得到显著提高。估计再经过10~15年的发展,军用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将由目前的250千米/小时,增至450千米/小时左右,军用直升机的攻击力、机动力和防护力都将随着得到大幅提高,这将对直升机发展真正产生划时代意义的影响。
其二,复合材料在军用直升机上的应用将会不断增加。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直升机零部件,具有重量轻、寿命长、耐冲击、安全性好等突出优点。目前全复合材料机体的试验直升机也已经问世。有专家把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广泛应用,与用涡轴发动机代替活塞式发动机的重要意义等同起来,并称为直升机工业的两次技术革命。
其三,军用直升机的智能化程度将得到显著提升。未来军用直升机能够为飞行员实时提供攻击、侦察、通信、导航、威胁等决策咨询,并对各种目标进行自动分类识别,为各种武器实时提供所需的目标参数、火控计算和引导控制等。通过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使军用直升机提高任务功能1~2倍。
其四,无人化是当今世界空、地装备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有人装备相比,无人装备克服了人员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作战效能高、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等突出优点,并可在战时大幅降低人员伤亡。美国陆军已经规划出规模空前的无人机发展蓝图,预计到2023年前后,其陆航部队装备的无人机数量将达到近5000架。
其五,军用直升机隐身还将得到新的发展。随着“科曼奇”武装侦察直升机的下马,隐身直升机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隐身技术就不用再发展了。我们认为,在采取超低空战术掠地飞行的前提下,采取一些低可探测性措施以达到局部隐身的效果,有效降低被敌方目视、雷达、声学和红外等探测方式发现、跟踪、识别和攻击的概率,这对于提高军用直升机战场生存力是非常有利的。
记:感谢马将军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马:但愿我讲的这些能够给《航空知识》的读者有所帮助,同时祝愿《航空知识》这本具有50多年历史的科普杂志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京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