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视像的功能刍议
2009-01-06赵丽丽
赵丽丽
一、何谓平面视像
平面视像泛指人类发现、保留、创造、生产并作用于人的所有的二维实体、影像和数字模拟视像。首先,人的参与是所有平面视像的内核;其次,二维的平面性是一切平面视像的特征。图书、商标、绘画、卡漫、平面广告、数字媒体、数码图像、影视等等构成了当今的平面视像的族群。可以说今天的人们正生活在平面视像的包围之中,图像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早已包罗万象,内容涵盖一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事物,其存在方式拓展到各个领域,视像的发展已经从仿造进入生产和拟像,人造的平面视像大有取代文字作为符号传播讯息的趋势。
二、平面视像的分类
1.从媒介的角度上视像可以分为传统手工视像和现代数字媒体视像两大类。传统平面视像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媒材的绘画作品文献、图书、传统广告以及早期的胶片影像等。这些视像都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制作出来并且应用传统视像媒材。数字媒体视像是伴随计算机技术、数码及数字技术的发展进而迅速诞生并且快速普及的新兴产生的视像形式,它包括数码、数字影像、现代影视、数字卡漫、电子图书、发光媒体、电子播放视像等等。与传统平面视像相比,两者之间制作方式不同、视像的媒介不同。传统视像不具备现代视像的复制和批量生产的功能。
2. 从视像的用途上可分为个人视像和公共视像。个人视像的创造旨在“为我所用”的私人功能,公共视像制作的目的在于作用于他者。然而,往往个人视像被传播之后就成为了公共视像,公共视像的图像形式和内容又常常是个人视像的主题或被利用了的个人视像。因此在后现代社会,个人视像同公共视像的差异是既模糊而又微弱的,同时,两者之间又经常相互转换。
3.从视像的形式上平面视像又可分为再现性视像、表现性和抽象性视像三种。再现性视像利用模拟可辨认的对象视觉形象的形式传达信息;表现性视像保留视像制作过程中创作者的主观意向,强调制作的偶然性和即时性,强调主观因素的介入;抽象性视像包括模仿抽象因素和创造抽象本身两种。有别于再现、表现性视像,抽象性视像的形式规避视觉参照的可辨性,强调形式的纯粹和抽象符号意义上的信息传递。
三、平面视像的功能
1.信息的传递
当艺术批评界开始把谈论符号学当作一种时髦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瑞士学者索绪尔(1857-1913年)提出要创建一门研究符号(希腊词是semeion)的科学:符号学(semiology),并建议把语言学当作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2)。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是符号中的一种,除了语言符号外,还存在大量的社会符号,如手势,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等。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是讯息”的结论让人们思考媒介的意义和作用。他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对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新的尺度。”(3)美国符号学家萨姆瓦(Larry A. Samovar)等人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提出:“由于语言是一种代表客观实在的非精确的符号系统,因而词语的含义受各种各样不同解释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词语的意义在于人而不在词语本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文化、地域、种族、信仰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使不同的人群对于相同语义的理解变得模糊和多样,面对同一词语也产生不同的感悟。但总的来说,由于人类的固有本质和先天性,人类面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原始的最初的感官体验则仍是相对普遍而稳定的。由此可见,在现象学视界中,奠基于感知的“直观是一切真正知识的最后根据。”作为传播工具,形象的使用已经具有了与书面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电脑充满了各种图像,我们的社会靠视觉协调着。正如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所说“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想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换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平面视像已经从初级的模仿进入到仿制和拟像阶段,视像作为媒介正在多维的传递着各种信息。
同语言文字媒介相比,平面视像的讯息更为直观,也更加直接。视觉的信息传递又有文字所无法相比的方式,一些视像符号承载的讯息是文字和语言所无法企及的,它的微妙感受性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可谓妙不可言。同时,视觉的信息的获得方式简单,特别是在批量生产的阶段,无处不及的平面视像传递着比文字更加强大的爆炸式的信息。
2.人本价值的实现
平面视像的制造过程是信息媒介化的过程,具体或抽象的讯息转换为图像的过程必然留下创造者的情感、观点、主张、立场、态度等等主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利用视像表达精神诉求的可能。从原始人类的洞窟壁画、石刻,到图像模仿现实规律的发现和掌握,再到人本价值在图像创造领域的彰显,直至现代社会拟像时代的到来,可以说,现存的一切视像无不体现出人的愿望和理想,甚至较为客观的新闻摄影同样体现出作者的人文态度和政治立场。
随着人们对形、色、材料等媒介因素认识和驾驭能力的提高,图像的制作进入了高级阶段,同时人类的自身境遇和价值追求又为图像创造注入无限的动力。一部视觉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思想史。早期的视像创造是由少数的手工工匠(艺术家)完成的,囿于条件的限制——工具材料掌握的困难、图像因素驾驭的专业性等原因,使得多数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视像而无法参与创作的过程。摄影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图像创造的权利已经从少数的手艺人(艺术家)手中扩展到每一个人。为此,所谓的“艺术的终结”真的到来了。“没有人是艺术家 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的情况预现是在视觉创造普及到全社会的前提下,而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指传统意义上艺术的真正终结。当视像创造变为一按快门、一个计算机指令的时候,人本价值在视像领域得到了最大普及,图像的可复制技术的实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原作”概念被消解,这就带来了本雅明所预言的“传统的大崩溃”。
在大众化视像泛滥的今天,人类的个体价值正在前所未有的得到彰显,人们的精神独立和价值感的获取同样体现在平面视像创造的过程中。摄影、数字、电脑、网络媒体的出现,为所有人提供了创造图像的平等权利,视像的生产过程也变得祛魅和简单。
3.商业视像的压迫
符号经济学的法则控制着社会,而符号的运作方式也改变了,整个社会被抽象了。在波德里亚看来,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传统的许多边界消失了.“今天,整个系统在不确定性中摇摆,现实的一切均以被符号的超现实性和模拟的超现实性所吸纳。如今,控制着社会生活的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基于平面视像在现代商业领域的作用,以广告为核心的商业视像冲击并压迫着现代人的视觉,这种视觉媒体的压迫与冲击就公众来讲是被动接受的。室内外平面宣传、影视媒体广告、夜景媒体、地景俯瞰广告等铺天盖地,商业视像已经从地面发展到天上,已经从白昼延伸到深夜。这些承载着多元复杂讯息的平面视像爆炸般随着工业经济席卷而来,同时构成了巨大的视觉压迫。
4.精神的超越
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本主义永远是视像媒体制作的驱动力,在人类开始反思现代社会的今天,平面视像能否肩负精神超越的功能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课题。人类普世价值的重提和图像精神性的强调伴随后现代思潮进入视野,对平面视像的哲学反思远比视像的批量生产重要。正如传统视像的边缘化使得以绘画为代表的视觉艺术朝语言学、哲学方向转换,绘画已经放弃以往坚守并秉承的传统艺术功能,设计等视觉方式已经取代了绘画表达传统美学精神的任务。人们在认同这一事实的情况下正在思考后现代社会中“失去主体性”的境遇里个人性的建构方式。
图像背后隐藏着种种不可见的文化、思想和意义,尤其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平面视像功能的整理和研究是反思图像史和从事视觉文化研究的必然要求。平面视像的功能研究既是当代社会学家、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美术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
注释: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版,第240页。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8页。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年版,第33页。
(4)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92页。
(5)孟建:《图像时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封底。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