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负笈同学梦
2009-01-06刘小云
刘小云
“吾校校址襟山带河雄踞太行巅,筚路蓝缕启山林、肇事已未年。校风醇厚校规严,道义为之先,信勤公毅校训悬、谨守勿失焉。不为势力诱,不为邪说迁,看济济多士蝉联出,如日向中天。”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坐落在太行腹地榆社县的省立八中的校歌。
“山西省立第八中学”的校名是阎锡山题写的,成立于1919年,生源主要来自榆社、辽州、武乡与和顺等周围县区,也有一部分由南边长治、晋城诸县考入。校长詹维真是长子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继任卫树模,阳城人,毕业于何校,不详。这建在山城的省立中学当时的教育还是非常正规的,各种设施相当健全,教室、学生宿舍和师生各自的食堂自不必说,大操场、篮球场、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大礼堂也一应俱全。各科教员均系高师毕业。
八中属旧制中学,学制四年,九班开始改为新制,学制三年。家父刘秀峰与榆社最早的共产党员任悟僧都就读于旧制,任悟僧前辈比家父还要早一两年。我熟悉的长者中,家父、乔鸣伍与我表哥杨达是八班,赵维基是九班,皇甫束玉和我的十一舅杨健三是十一班,鲁兮、郝天乙是十三班、李修仁、高仲雨是十四班。
当时八中的师资力量比较强,有几位老师常引导学生们课余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并练习写格律诗。赵维基前辈在八中时,酷爱阅读小说,引起校长卫树模的注意。为此,校长专门命题《中学生阅读小说有何益处》,作为全校学生的统考作文题。
董伯勋老师是音乐体育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最亲近,而且谈吐非凡,学生们也最愿意听他作时事报告。他引导学生吟唱古典诗词,识五线谱,用自己的才华激起了学生们对旧体诗创作的兴趣。实际上,他和国文教员籍禹攸是学生们创作旧体诗的导师。
籍禹攸老师在课本的选用上,通常是用从北平活叶文选编辑部寄来的线装大本,对古典名著有着独到的诠释。
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必然会涌现出大批的优秀学生。家父在校4年,嗜书如命,涉猎了不少中外名著,尤其是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且各门功课都扎实。毕业会考获得长治考区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家父参加了榆次县的小学教员应聘考试,按规定,只录取本县籍的考生,结果他考了第一名,不仅破格录取,而且享受到甲等待遇。
八中校训是严格的,学生们大多养成了严谨、诚信和道义为先的品质。八中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虽然短暂,但奠定了终生的基础,母校情结让他们永久地感怀。
学生们看的书多了,志同道合的就换帖交金兰。赵维基前辈对我讲,他与家父在八中相处甚好,二人各用一张红色的纸折好,里面写上“志同道合,交久莫逆”,然后换过帖子,拜为兄弟。这种友情经过战争的洗礼,发展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
家父的同窗刘浩之,1942年5月与左权将军同时牺牲于十字岭。
鲁兮老忆起与他的同乡、同龄、同在八中就读的同学国章(尹邦宪),作诗云:“屈指深交七十年,‘三同情谊重如山。难忘负笈同窗梦,景慕生花示范篇。曾应新潮掀校运,拟兴县教办文刊。硝烟点亮匹夫志,投笔从戎岂等闲。”
鲁兮前辈在若干年后,回到榆社,直奔城东,但是,“感伤母校荡无存”。他们也只能在文字间追忆远远逝去的韶华年代了。
八中虽然在闭塞的山城,但是,发生在各地的各种先进理论和爱国行动还是能影响到校内,学生们也会受到激进思想的启蒙教育。
最早在榆社建立党组织的任悟僧也是我所熟悉的前辈,他在自述中回忆他在八中时,接受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1925年春,学校里一个姓朱的学监,作风粗暴,动辄训人,引起学生的公愤。
一天,一位同学在体育活动中稍有犯规,就遭到朱学监的破口大骂。同学们商计,一定要驱逐出这个学监。于是,他们集体去见校长,校长无奈,答应了同学们的要求。在如注的大雨中,学生们终于将朱学监驱逐出学校。任悟僧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一斗争。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山城里的八中学生也愤然提出罢课。全体学生举着标语,呼着口号,上街游行,并声泪俱下地演讲,痛斥列强,呼吁抵制日货,他也是其中的积极活动者。
1926年春,校长詹维真之子詹克俭,从太原带回了一些进步书籍,在学生中秘密传阅。这时,全国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学生中有人悄然离校,到广州参加了革命,还有的考上了黄埔军校。任悟僧在学校贴出了“投笔从戎去,马革裹尸还”的对联,激起了同学们的参军热潮。任悟僧前辈于1932年1月在太原加入共产党组织,同年6月,被党组织派回榆社开辟党的工作,发展党员,1935年成立“中国共产党榆社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他亲任书记。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山城八中的学生们积极响应。各班派代表向校长请愿,皇甫老是其中之一。他们向校长提出,要求上街游行,停课宣传,免除本学期考试。校长一一答应。他们分头准备,他的具体任务是起草宣言和传单。在曹更修、尹邦宪等同学的组织下,师生们浩浩荡荡走上街头,散发传单,登高演讲,并分别深入到农村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汉奸卖国贼,保卫华北,反对自治。
1936年4月,任悟僧前辈代表党组织在县城发动了四校,即省立八中、榆社县高小、榆社县女子高小、榆社县师范学校师生散发传单、张贴标语、驱逐警察的重大活动,迫使警察局长承认了错误,当场撤销了街头和学校的岗哨。同年秋天,日伪开始侵犯绥远,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率部抵抗,声称守土抗日人人有责,激起全国人民敬佩并掀起声援绥远运动。榆社山城里的八中学生在十二班尹邦宪等同学的组织下,用了一周的时间上街宣传并声援傅作义绥东抗战。这一周,学生们吃“爱国饭”,即只吃小米干饭,不吃细粮,以此表示声援的决心。
1938年春,日军9路围攻并占领榆社城,烧光了县城和学校。在校参加过一系列爱国运动,积蓄了满腔抗日热情的学生们离校后大都回乡,在当地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奔赴各个战场。董伯勋老师带着十三班的巩秉文、程世元等同学参加了八路军。
八中从成立到解体,共招十五个班,其中毕业了十二个班。战争摧毁了一座学校,但是,学校也培养了数百名有知识的抗日战士,他们就是那群集合在太行山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栋梁。
(责编 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