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喜遇陈登科
2009-01-05钟敏
钟 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这位著名作家陈登科先生不期而遇。在相互交流和接触中。使我增长了许多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爱好文学的我,平时总是看一些文学著作,许多著名作家,成为我心中的偶像,陈登科先生,就是我最崇拜和敬重的作家之一。不但是因为他的作品感动了我,而且还因为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勤奋不倦的精神感染了我,使我拿起手中的笔,走进了文学艺术的“百花园”,笔耕于此园中。
早年,我曾先后读过陈登科的小说《活人塘》《淮河边上的儿女》,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1983年的冬天,在苏北涟水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这位著名作家陈登科先生不期而遇,在相互交流和接触中,使我增长了许多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今年是陈登科先生逝世10周年。回忆起26年前的这段往事,记忆犹新,恍若昨天。陈登科先生出生在苏北大平原的涟水县,这里古称“安东”,又是革命的老区。这方热上,赋予了他宽厚的胸襟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沛的滋养和源泉。他在这片土地上参加了革命,他又在革命队伍里一边英勇战斗,一边学习文化,一手紧握手中枪,一手挥动手中笔。火热的斗争生活,不但使他锻炼成长,而且留在了他的笔下,如《风雷》《活人塘》《杜大嫂》等著名作品享誉文坛,蜚声中外。建国后,他调往安徽工作,远离了自己的家乡涟水,但是,他悠悠的故乡情结始终如一,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其中有些地理环境、人物原型、战斗生活、精神风貌,都是源于他的家乡涟水及其附近的区县。1979年当江苏人民出版社重版他的这部小说时,他在《再版的话》中,又一次吐露了他对家乡涟水及苏北大平原这片热土的眷恋,他深情地写道:“山是故乡美,水是故乡甜,路是故乡熟,人是故乡亲。”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文革”10年,隔断了他与家乡的联系,恢复工作后,他又忙于操劳安徽文坛的复兴,直到1983年,他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阔别十多年的家乡涟水。此时,我先生余耀中,在涟水任县委书记。事前,陈登科已经得知家乡的这位父母官,也是一个舞文弄墨的文人,所以在涟水,两人一见面就有共同语言,大有一见如故之感,也许彼此皆喜文的缘故,老余邀我一同接待。
涟水喜遇陈登科,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也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风雨数十年,他仍然带着涟水家乡的口音。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因家境贫寒,只读过不到一年的私塾。参加革命后,在革命的大家庭里,习武又习文,既要摸爬滚打,又得学习文化,时间长了,识字多了,就先从写黑板报开始,后又慢慢地练习写短新闻、小报导,军中好人好事、部队生活片段,都成了他通讯报导的内容。
回到涟水,陈登科自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陪他到乡下,到四兴集那个古老的小集镇上,作了一次很有意思的故地寻访。四兴集这地方,当年陈登科曾在此打游击,和敌人捉过“迷藏”。他绘声绘色地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在四兴集打游击,白天“埋伏”,夜间工作,神出鬼没,搞得敌人提心吊胆。在四兴集,他不但是故地重游,还寻访到当年的乡亲和老友。陈登科深有感触地说:“我的作品大多是反映农村的,我的许多创作原型是农民,我的创作重要源泉在农村。”他还回忆,解放后的创作实践,一部《风雷》,历时7年,于1963年冬季分别在《人民文学》和《安徽文学》上连载。他说:“《风雷》是一部长篇,里面所写的,都是自己生活中、战斗中所了解、所熟悉、感受最深的生活经历和战斗经历。”
1983年11月,陈登科的故乡行,留下了浓浓的乡情,也留下了与我们的一片友情。在涟水短暂的3天里,我们和他一同漫步于涟水城南的黄河故道,他激动地对我们说:“这里已不再有昔日的弥漫硝烟,如今是绿树成荫,两岸秀色。”在黄河故道上,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在短暂的三天里,涟水县委还特邀陈登科举办了一场文学讲座,为家乡的文学爱好者专题传授文学知识、创作理念和实践。我在现场听了他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使我终身难忘的精彩报告,很有启发,至今还激励着我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