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到“心态话题”

2009-01-05曹德璋

金山 2009年11期
关键词:圈外张伯驹百家讲坛

曹德璋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醇酒回味绵长,《讲坛》的“后续效应”同样引人注目。《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热销,不少“坛主”应邀到一些大中城市举办讲座,都是这种“后续效应”势头强劲的佐证。

马未都先生曾应邀来到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走进文心讲堂,畅谈“盛世与收藏”,而我却与这次讲座失之交臂,错过了一次现场聆听的机会。错过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媒体事先对讲座的即将举办作了宣传,但我没有注意到;加之又身在收藏圈外,自然无人给我传递相关的信息。好在央视《百家讲坛》的“马未都说收藏”,当时几乎是一次不落收看的,我便以此来化解这一回错过机会的懊恼。

其实,如今喜爱“马未都说收藏”的,可谓地无分东南西北,人何论圈内圈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既与当下仍在升温的“收藏热”有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马未都先生对“收藏心态”反复强调,不啻一帖疗治浮躁之气、贪得之心的良药,切中时弊,发人深思。于是,我们不仅可以从他的娓娓道来中,享受“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身心愉悦,接受关于文化繁荣是大众收藏的基础,而精神领域的文化满足应当成为收藏的终极目标的潜移默化,更能领悟到从事收藏最重要的是心态,贪心是收藏之大忌的恳切告诫。

马未都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初涉足收藏,至今已30年。实践的丰富经验,积累的升华见解,独到的收藏感悟和俯拾即是的故事,是其“说收藏”的特色所在。换言之,他把对从事收藏必须保持良好心态的强调和劝导——融入于本色、平实、循循善诱的讲述之中,让受众获益匪浅。比如,他在《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第一讲“盛世收藏——历史”中,说到“民国四公子”时写道:“张伯驹当年花4万人洋买了《平复帖》,后来捐给了故宫。……张伯驹把这个宅子卖掉,加上妻子的首饰,加上自己现有的钱,凑足240两黄金,买到展于虔《游春图》,最后也捐给了国家。这就是民国收藏大家的一个心态。”寥寥数语,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件数十年前的往事,从中折射出的当日文人的生活情趣、文化情愫和爱国情怀,关乎“心态”,又远非“心态”二字所能承载与涵盖,值得我们深长回味。

忽悟及,扩而观之,“心态”其实是一个带有普适性的大众化话题,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息息相关,兴许,这就是马未都先生“说收藏”时,为之不吝笔墨,受众兴味盎然的缘由吧。谁也无法阻止周围事物前行的脚步,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姿态,圈内人也好,圈外人也罢,都不妨循着“收藏心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学会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当下,自然也就会拥有走进明天的淡定和从容。

猜你喜欢

圈外张伯驹百家讲坛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
征文大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