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战略与武器装备发展

2009-01-05栗新天

军事文摘 2009年12期
关键词:国防战略

栗新天

一部人类社会史,亦是一部战争史和军事活动史。进入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很快被拿到军事用途中,战争方式随之日新月异,武器装备作为战争与国防“硬件”的作用日益重要,甚至近年来在一些国家的宣传下,武器装备被很多人看做国防的决定因素。武器装备在国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并非国防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国防是一个有机体系,它包含着政治、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的政治前提下,作为国防体系“硬件”的武器装备的发展是由国防战略所决定的。

战略:国防体系的首要问题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对于像中国、俄罗斯、美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政治在国防中的作用无疑是根本的,而在政治制度稳定和一定科技基础的前提下,战略是国防体系的首要问题,它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国防体系之“硬件”——武器装备的发展。

国防战略,是一个介乎于政治与军事之间的范畴,是在一定政治前提下对国防全局性规律的揭示,作为政治与军事的桥梁,国防战略是对以军事行为实现国防目标的全局性与方向性指导。为什么国防战略是国防体系中的首要问题呢?因为懂得了全局性与方向性的东西,才能很好的操作具体的东西,因为一切具体都是隶属于全局的。只有制订正确的国防战略,才能使战术、作战思想、武器装备的发展不发生混乱,与政治及国防目标相一致并实现之。

国防战略终究是某些人对国防规律的一种揭示,对规律的逼近程度即水平高低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国防战略的制订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决策水平,科技基础,地理条件以及周边局势。政治制度是影响国防战略制订的基本要素,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因素。政治制度是各种主义所凝聚的力量相互制衡的法律政治表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义决定了政治制度的性质。政治制度决定其国家凝聚力的强弱,亦决定其国防战略的性质。决策水平是一个国家揭示规律的能力,它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哲学深度和战争经验的丰富与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之一,但它深受政治制度的制约。科技基础是国防战略制订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先进武器的研制和装备。无论从国家的建设还是国防战略的角度考虑,科技基础是各国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地理条件是国防战略制订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包括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等。周边局势决定了一个国家尤其是小国所面对的潜在威胁,是影响制订国防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全局性规律的揭示,然而全局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它是由一切局部构成的。从战略出发,与国防各方面情况相结合,便是对国防体系局部规律的揭示,即战术。战术,是国防战略的外化,它体现出战略的全局性和方向性,又体现出局部的特殊性,是国防或战争中具体军事行动的指导方法论。在既定战略下,战术须与战略保持一致,否则将对国防体系造成混乱,从而影响目标的实现。

战略与战术是国防或战争的指导,是其“软件”,通过“硬件”(一定素质及思想水平的士兵及武器装备)来实现,而“硬件”则须在“软件”的指导下来形成和发展,武器装备是国防战略的进一步外化:国防战略对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国防战略决定武器装备发展的实例分析

武器装备是国防战略的外化,是实现战略目的的载体,本文以战后的美国、新中国为例简要分析国防战略对武器装备发展的指导作用及二者间的一致性。

战后的美国

美国地处北美洲,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四,各种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独立后便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本制,成为欧洲大陆以外最早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由于它处在远离资本制度发源地的欧洲,国土远离战火,避免了列强互相间争斗的消耗,并成功利用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获取大量资本及人才,迅速发展起来,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

资本制国家的扩张本性,使得具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美国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战争和贸易是美国发家和获取利益的两大手段,其国防体系则是一个为了保护美国在全球利益的扩张性、攻击性、掠夺性的体系。这种战略决定了美国武器装备体系的攻击性,表现为大力发展航母舰队和对制空权、精确打击武器的重视。

首先,美国有巨大的而且是战略性的海外利益,需要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海外驻军来保证。为了配合其攻击性的国防战略,美国保持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以航母为核心的全球型海军,武器装备体现了与战略的高度一致性。航空母舰是一种通过控制制空权来实现对制海权的控制的攻击性舰船,由于“空一地”、“空一舰”作战方式以及舰载机性能的优势,可使美国舰队获得以优势兵力获取制海权以实现其战略目的。二战后,美国开始建造用于搭载喷气式舰载机的超级航空母舰,共有4级:“福来斯特”级、“小鹰”级、“企业”号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其中“企业”号和“尼米兹”级是理论上无限续航力的核动力航母,与航母匹配的作战舰只也不断地完善。愈发先进和强大的航母舰队是其攻击性和无限掠夺战略的最好诠释。

其次,便是对舰队制空权的重视。对舰队的制空权的重视表现在以下几类武器上:一,为保证舰队的攻击性和在作战中的局部优势,大力发展先进舰载机。在舰载机中有性能在“第三代”战机中名列前茅的F-14和F/A-18,可在进攻中保证舰队的空中优势。在舰载机上的巨大的投入是其它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二,舰载防空导弹。美国和苏联是战后最早研制并装备导弹的国家:苏联搞出的是反舰导弹,而美国研制出的则是“黄铜骑士”舰对空导弹,从此即可看出两国战术思想的差异。美国人看来,航母舰队最大的优势在于“空一舰”的进攻方式,而他们所面对的最大威胁也来自于这种进攻方式,包括后来的反舰导弹,于是在随后几十年中美国研制出近、中、远程多种型号和用途满足各种作战需要的舰空导弹,如“海麻雀”、“标准”-1、2、3等。

第三,对精确打击能力的重视。领土的作战与保卫领土打击侵略者的作战完全不同,防卫型作战要打击入侵者所有的作战设施,而进攻型则只能有效打击对方重要军事设施或人物为进一步大规模进攻做好准备,因而需要精确打击能力。在这方面美军投入的力量和经费是任何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对精确打击武器有着巨大需求的美国,几十年中研制出多型精确制导武器:其中“战斧”式巡航导弹是精确打击武器中的明星,在美国近年来的几次战争中大显身手;“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和“斯拉姆”电视制导巡航导弹均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屠刀”……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

精确打击武器仍将是美国攻击型战略下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

人民战争造就的新中国

进入近代以来,曾领先于世一千多年的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制约,赢弱不堪而致被动挨打,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在艰苦的探索中,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武装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国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体现劳动者利益的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制度中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充满于劲、发挥聪明才智,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主义和制度在中国的崛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防体系也在这种主义和制度下不断成长和完善。在外交上,社会主义的我国平等地对待和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一方面可以避免它们被对手利用各种手段收买变成反华势力的分支,另一方面团结了同样迫切需要国家建设的国家,促进了共同的进步,减少了对我国的威胁,增强了反对帝国主义阳谋与阴谋的力量。这种非军事的国防手段很好地解决了与周边小国的关系问题,大大减轻了国防的担子,值得我们今天继续沿行并发展。

社会主义是体现广大劳动者利益的主义,因而在这种主义指导下的战略思想也是充分发挥劳动者主人意识和聪明才智的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道的“兵民是胜利之本”是这种思想的核心。在其指导下,我国国防思想有着一些独有的特色:“相生相克”,即认识到一切事物均有其优点和弱点,优势武器装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抓住弱点就一定能战胜之;“不和龙王爷比宝”,是“相生相克”在战术中的进一步深化,即不和敌人比先进武器装备,而是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击敌人的弱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用蚊子打狮子”是人民战争战略的一种具体化,拥有先进武器的敌人好比狮子,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能成为更强狮子的前提下,则是要化成让狮子没有目标的蚊子,使敌人“淹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这些思想在建国初科技基础薄弱时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中有如下体现:

首先,大力发展轻兵器。面对可能的敌人,在没有能力大量生产摩托化步兵装备时,我军依靠的依然是革命战争期间的诸多战术。为了充分把“兵民”武装起来,采取的办法是大力发展轻武器。建国伊始苏联曾经援助相当数量的武器,我国就在仿制的基础上吃透,并大量生产以装备进行训练的民兵。在仿制与摸索的阶段中,我国曾大量仿制苏联的AK-47和SKS半自动步枪并加以改进,形成制式武器: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在此基础上,还曾研制过“步冲合一”的63式突击步枪。这个过程也为我国轻兵器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次,着重发展潜艇和快艇。潜艇是的特长是隐蔽性好、目标小,二战中德国“狼群战术”的成功让世人充分认识了潜艇作战的威力,也让人们看到成本相对低的潜艇在海军作战中威慑作用。快艇则有目标小,速度快,机动灵活的优点,是海面上的“蚊子”。当时我国的工业底子太差,尽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仍显薄弱,因此对于建设一支能保卫我国领土、领海安全海军的我国,把潜艇和快艇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重点并延续至今。当时仿制原苏联“罗密欧”级的033级潜艇共建造106艘,导弹快艇和鱼类快艇也建造上百艘,对经常在中国海域上的耀武扬威的某国航母舰队构成了巨大的威慑。我国的海军发展也因此成为世界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

第三,让李向阳到天上去打游击。我国的航空工业是从仿制开始的,起点高,进步快,在苏联的帮助下仿制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米格-17、米格-19、米格-21并大量生产,还在其中不断加以改进。60年代末,在“蚊子”思想的影响下,我国自主设计了小型超音速战斗机歼-12,这型战斗机的设计顺应了国际战斗机发展的趋势,突出了飞机的低速机动性能和维护性。在试飞中,歼-12充分展现了其优越的机动性,被叶剑英元帅赞誉为“空中李向阳”,同时良好的维护性和很轻的重-量使得它的起降甚至可以在公路上完成,作战时分散隐蔽起来,这一特色让它与游记英雄更加相似,低廉的造价还可以使它大量的装备。就单机而言,歼-12与同时代西方、原苏联设计的战斗机相比有很多不足,但凭借其突出的优点再与我国当时试验的预警机相配合,则可以弥补弱点,发挥特长,以游击战的方式保卫祖国的领空。但在晚些时候歼12由于作战思想的调整停止研制,回眸则不免让人扼腕。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不仅为我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也为我国的国防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战略思想在武器装备发展中表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继续将武装“兵民”的轻武器作为研发与装备的重点。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轻武器的研发范围不断扩大,并研制装备了在此领域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多种类型和型号的武器,如81、87、95、03式突击步枪,可单兵携带的“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可有效对付直升机与巡航导弹这类低空目标的肩扛式防空导弹等等。这些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将使我国军队士兵数量成为国防中的一项突出优势。

其次,大力发展反舰武器系统。海上威胁是我国在近几十年内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而庞大的海上目标则是攻击型海军的弱点所在。针对此特点,我国研制了多型反舰导弹,发射平台则遍布水下、水面、空中、陆基,导弹则包括了各种弹道和速度,甚至还包括传闻中针对航母编队的战术弹道导弹。这些武器的装备充分体现出战略思想的水平及武器装备发展与之的高度一致性。

第三,一以贯之地将潜艇和快艇作为武器装备发展重点。“蚊子”思想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思想,近年来我国在此思想指导下研制并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潜艇(如039型、041型和093型)和快艇(如022型隐形导弹快艇),而且其技术水平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飞跃,有效提升了我国国防力量。

印度:混乱导致失败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制订高水平的国防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发展本国的武器装备实现国防体系的健康发展。以印度为例,由于制度以及受到其它国家如美国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与中国的关系应是战略合作,反而将我国视作敌对国家,穷兵黩武,意图以先进武器装备遏制我国。因为没有明确的高水平战略,未能很好统筹建设与国防的有机关系,其武器装备的发展还停留在片面追求先进性能的层面,以至于印度的武器装备至今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缺少重视的工业则不能为其提供满足需求的武器装备,如其自行研制的“阿琼”坦克和LCA战斗机研制多年至今不能满足作战需求,其军队真实的作战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战略的混乱不但影响“硬件”作用的发挥,也会严重影响国防体系的效用。

结语

国防战略是以军事行为实现国防目标的全局性与方向性指导。在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国防战略的制订决定了一国武器装备的发展,从而很大程度影响了其军队的战斗能力,而且由于武器装备的研制装备周期是几十年,这种影响的深远程度不言自明。对一国而言,为实现国防目标,必须在其自身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政治制度,决策水平,科技基础,地理条件以及周边局势,统筹这几方面制订高水平的国防战略,才能保证国防和国家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国防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英国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巴基斯坦国防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鹏华国防分级A/B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