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背后的驱动力
2009-01-05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手机行业的增速已经大不如前,利润率也今非昔比。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球第二季度手机销量为2.86亿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1%。不过,有一种手机却在逆势上扬,其销量上升了27%,达到4100万部。
这种手机,就是智能手机。根据IDC提供的数字,2008年共有11.9亿部手机在全球售出,而其中1.55亿部是智能手机,占总额的13%。
iPhone属于典型的智能手机。所谓智能手机,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同计算机一样,装载不同的操作系统、运行各种复杂的应用程序的手机。这种特性,早已超越了传统手机的特性。而传统手机的多媒体功能、拍照功能等卖点,只不过是智能手机众多应用中的几种而已。
事实上,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早已存在多年,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传统手机品牌先后推出过多款智能手机,国产品牌中的多普达更是将智能手机作为自身的主打产品。而近几年,Palm、黑莓等全键盘智能手机也不断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但对于中国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所谓手机的“智能”更像一个无法真切体验的概念,很多普通用户买了智能手机,却不知道究竟智能在何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制造商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为硬件/终端供应商,它们更关注如何丰富手机的功能、美化手机的外观等问题,希望以这些卖点吸引消费者。当然,这也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在日本、韩国及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国——中国,也许是东方文化使然,通常人们首先会被一部手机的外观所吸引,是否智能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传统手机制造商并没有大力培养智能手机的市场基础。也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市场空隙,让苹果这样的公司有机可乘,不仅用iPhone等产品在手机的硬件层面颠覆传统,还通过强大的软件支持开拓了全新的增值服务空间。
另一方面,则是3G技术的局限性。在3G大规模应用之前,在中国市场上,智能手机根本无法发挥其全部的能量,因为它的很多应用都对网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现在,3G时代终于来临,智能手机终于获得了技术层面的推广基础和驱动力。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将告诉消费者,有了3G网络的支持,手机将变得更有用、更好玩。据悉,联通版iPhone捆绑了大部分“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的服务,而后者拥有多达8.5万的软件产品和服务,能够为iPhone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自推出以来,下载量已经超过20亿次。
今后,随着中国3G应用市场的逐渐发展,智能手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上,必将产生大规模的增长。与此同时,移动通信领域的软硬件厂商也会围绕智能手机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在传统手机的生产中,只要硬件配置和外观设计足够好就成功了一大半,这更像机械组装。而在智能手机的商业模式下,拥有完美的硬件只是一个起点,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开放的内容平台——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智能手机的争锋。在个人电脑市场,硬件卖场做得红红火火,但利润却越来越薄,而最赚钱的往往还是软件和服务。在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同样会遵循这一规律。
对于中国联通力推iPhone的动作,中国移动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实际上,它早已在3G终端市场上做好布局。中国移动不仅联合众多硬件厂商推出基于TD网络的3G手机,更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主导开发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OMS。基于OMS的手机被称作“OPhone”手机,可想而知,这是在向iPhone叫板。目前,联想、多普达等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OPhone手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已有销售。
联通推iPhone,移动推OPhone,中国电信的做法则是与黑莓结盟。对于黑莓手机,许多手机用户耳熟能详:在国际市场上,它与iPhone手机齐名,是智能手机的著名厂商,不过,其产品更倾向于企业用户。现在,黑莓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消息已经得到证实:2009年年底,中国电信将正式引入黑莓手机。届时,在3G终端市场,中国移动通讯领域的三巨头必将上演一场激烈的厮杀。
“通信商之间、手机卖场之间、手机厂商之间,几方争夺只是刚开了一个头,毕竟3G终端价格和资费比较高,消费者对3G还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不过,随着3G的普及,3G终端市场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甚至惨烈,因为3G是未来的趋势,丢掉终端市场,就意味着在战场上败下阵来。”业内人士分析说。
电信咨询机构BDA分析师石磊认为,“智能手机的争夺就在于操作系统,中国3G业务的发展把偌大的市场开放出来,使得国内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手机操作系统厂商大肆争夺国内的地盘,主要是为了抢占移动无线互联网市场的商机,把自己开发的增值业务绑定到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