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
2009-01-05刘迎春
刘迎春
关于爱,我想。孔子的“仁爱”应该是一种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爱。
孔子的“仁爱”以血缘之爱为基础,把对亲人的仁爱之心向周围的邻居、朋友传递,再向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向自然万物不断延伸,就像以石击水漾起的一圈圈水波,由内及外地不断扩散下去。这种爱以家庭为出发点,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最后延伸到整个世界。
孔子的“仁爱”告诉我们:爱,能产生责任。我们爱自己,就会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爱自己的家庭,就会用爱营造自己温馨的家园,让父母有所寄托,让儿女有所依靠,让爱人有所依恋;我们把自己的爱融入社会,担当起社会的一个角色,就能在世界跟自我之间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
儒家有句名言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前面的修身、齐家,哪来后面的治国、平天下?我想,爱应该先从完善自我做起,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充实、丰沛起来,我们才有能力拓展自己心中爱的空间。
有一句话叫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要人们丝毫不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专门去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因为只有完善和提高自己,才会有能力去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自己不要丝毫的“利益”,专门把“利益”留给别人。对利益的谦让似乎是一种美德,但不讲原则,一味地给予某一些人利益,实际上会造成一些人的贪婪,而这是很不足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互惠互利。
还有大家所熟悉的两个成熟:“大公无私”和“公而忘私”,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公”应该指的是对国家、集体的一种情感投入,是一种大爱;所谓的“私”应该是指对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是一种小爱。这两个成语似乎都有弘扬大爱、淡化小爱的意思,而这种“大公无私”和“公而忘私”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我认为大爱应该不舍弃小爱,一个人如果心中无大爱整日沉湎于小爱固然是一种迷妄,但是如果以大爱一味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某某人因为工作,家里父母生病去世,都不能够回去见最后一面,略尽一点孝道。或者是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老婆(丈夫)孩子生了重病也全然不顾。对于这样的报道,我总是不免产生怀疑:难道真的有那么忙吗?这样的人是不是有些无情和冷漠?这样的人是不是太以为自己是如何之重要?而我们的一些报道是不是有悖于人性的真实呢?
当然,确实有“忠孝难两全”的时候。自古以来,每逢国难当头之际,总有许许多多铁血男儿们毅然离开家中老少,义无反顾地选择出征沙场,为国尽忠。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多少人承受着痛失亲人的巨大悲痛,投身于抗震救灾的洪流之中,在废墟瓦砾中抢救生命。这些悲壮之举,张显着人性的光辉,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然而,在和平时期,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做如此悲壮的选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怎么能对自己的亲人回避责任?
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只有回归人性本色,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而我们的社会只有尊重人性,才能找回人性中爱的光辉。
爱来自何处?爱来自人类的心灵。爱是人间的一种暖流,它弥漫在人们心中,占据心灵的空间,这个空间充塞着人性的温度,就像自然界热胀冷缩一样,人们心中爱的空间也随着人性温度的上升而扩大,随着人性温度的降低而缩小。当一个人爱的空间无限扩大,这个人心中就会充满了温暖;当一个人爱的空间无限缩小,那么这个人心中就只剩下了冷漠。
爱是从人们心中散发出来的一种温暖,把心中的温暖传递给他人是爱人,从他人那儿感受到温暖是被爱。爱人与被爱是互动的,在爱人与被爱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爱,我们都是在父母爱的呵护下成长,我们不仅需要亲人的爱,也需要我们周围的人以及社会的关爱。当我们备感失落、痛苦的时候,爱能实实在在地给我们带来温暖;当我们心灵受伤的时候,爱能医治我们心中的伤痛;当我们堕落的时候,爱能拯救我们的灵魂。
同时,我们更需要爱他人,我们需要把自己心中爱的温暖散发出去。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他人?一个不爱他人的人幸福快乐吗?
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爱的哲理寓言:
一个女孩跪在佛祖面前,虔诚地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丈夫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丈夫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
女孩也笑了:可是我身边的人都说:聪明的女人找爱自己的,愚蠢的女人找自己爱的。找个爱自己的人做丈夫就不会受到伤害,找个我爱的人做丈夫没有安全感,而且会活得很累很辛苦。
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从此也与幸福快乐无缘!
女孩问:为什么?
佛说:爱是上苍赐予人类的一种能力,如果你放弃这种能力,你的生命就失去了原动力,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你也不会有幸福和快乐的真实感受。
女孩沉默良久,终于问:人,难道是为爱而活着吗?
佛说:是的。如果你只想平平庸庸了结此生,那你就只管糊里糊涂地接受别人的爱;如果你不想这么活,想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滋润,那你就得爱别人。不仅要爱亲人、爱丈夫,更要爱你身边所有的人。
女孩想了想,目光坚定地说:我明白了。
女孩愉快地告别了佛祖。她感觉到自己心中的爱在膨胀,爱让她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她要用爱书写人生。
对一个人来说,心中有爱,才能释放生命的能量,才能展示个人的魅力;对一个集体来说,彼此关爱,才会拥有凝聚力,才能充满创造力;对一个社会来说,营造爱的氛围,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如果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爱,那么人类就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乐园。
世界上有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一定需要理由吗?如果说爱是上苍赐予人类的一种能力,爱是从人们心中散发出来的一种温暖,那么,爱为什么一定需要理由?
有一些人把爱染上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他们认为:爱是有条件的,爱是需要回报的,有利可图就爱,无利可图就不爱。这些人经常错误地引用伟人毛泽东的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这句名言出自于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读这篇文章,可以深切体会到毛主席博爱的胸怀,他旗帜鲜明地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主席在这句名言中所表达的意思是:爱是有阶级的,没有超阶级的爱,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关爱劳苦的人民大众,应该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
伟人的名言被庸俗地歪曲,实在让人感到悲哀。那种讲条件、要回报、带功利的“爱”是一种自私,亵渎了爱的真正内涵。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无缘无故的爱,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只能用捐款的方式表达心意。那些日子,我们只能坐在电视机前让眼泪畅流,有悲伤的泪,为那些在骤然间罹难的生命;有感
动的泪,为一副副感人的抗震救灾场面;有真挚的泪,为那么多爱心的进发;有庆幸的泪,为那一个个获救的生命……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在泪水中,我们看到了人间大爱。
如果说人间的大爱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人间最普通的小爱能让人感到温暖、甜蜜和幸福。这个世界因为有爱,生命才显得那么饱满,生活才充满了魅力。
可是总有一些人却因为爱而痛苦。
比如爱情,因为全身心地爱一个人而失去自我,或者因为想得到一个人的全部爱情而费尽心机,这种爱情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换来的只能是顾影自怜。
还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关怀备至,处处不放心。这种过分的爱,束缚着儿女们心灵自由,让他们产生厌倦和反感。面对儿女们的不领情,做父母的总是埋怨儿女们不懂事。其实,做父母的也应该反省自己:自己对儿女的爱是不是有点自私?做父母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幸福快乐,既然如此,就不要束缚他们,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让他们的心灵有自由飞翔的空间。相信他们就是相信自己,因为做父母的永远都是儿女们的榜样。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和一些女同事到黄山脚下翡翠谷(又名:情人谷)游玩,这个景点突出了“爱”的主题,充满了浪漫的诗情。在翡翠谷的中部,一块硕大的巨石上,刻着一个十多平方米大的“爱”字,
“爱”字石的下面就是奔涌的溪水。一些女同事坐在“爱”字的里面,要与“爱”字留影,我对她们说:坐在“爱”字里面,拍出来的照片看不到完整的“爱”字,只有走出“爱”字,照片上才能看到完整的“爱”字。在我说完这句话之后,突然产生一种感悟:就像人世间的爱一样,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爱仅限于一个狭小的局部,就看不到人间爱的全部,也不会理解爱的内涵;如果一个人能走出自己狭隘的小爱,看到人间的爱的全部,才会真正懂得爱的真谛。
我想,那种狭隘的、自私的小爱,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感到迷茫、痛苦,甚至会让人不知所措。但是,当我们从这种小爱中走出来,看到人间大爱的时候,我们单薄的生命就接通了人类,这种接通可以让我们领略崇高,问津壮丽,体验多元,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爱是照耀人类的光芒,因为有爱,人类的生命代代延续;因为有爱,人类才从蒙昧的远古走向文明的今天。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今天的人类应该怎样面对爱的主题?
有一位小男孩困惑地问妈妈:老师说,读书是为了振兴中华,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长大之后有份好工作,让自己和全家人过上好日子。那么,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谁说得对呢?
妈妈说:都对。老师是站在社会的角度,要你们树立远大理想;而另一些人是站在家庭的角度,要你们担当家庭责任。两种说法是有联系的,因为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前途紧密相关。而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小男孩又问:那么,妈妈你认为呢?
妈妈说:我认为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家人、爱周围的人以及关爱整个人类社会。
如果说老师教给小男孩的是一种大爱,另一些人教给小男孩的是一种小爱,那么妈妈教给儿子的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爱,更有价值的是,妈妈让儿子学会延伸自己心中的爱。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爱的延伸,当一个人把心中的爱延伸到全人类的时候,这个人一定具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或许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先从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拓展我们心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