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之路

2009-01-05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4期

何 骏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基于此,文章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源起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和重点模式,旨在为我国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明确推动力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系统;重点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4-0056-06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多重模式研究》

(08JC790064)和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学术系列研究项目资助。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就我国而言,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区迅速崛起。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源起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断变迁,由管理功能(润滑剂作用)和后来的促进功能(生产力作用),逐步向今天的战略功能(推进器作用)转变。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研发、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外包、采购、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占据服务业的主流,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1]。

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源起。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而进行的服务业,或为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农业与制造业、服务农业与制造业并实现良性互动。农业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农业与制造业提升和高端化的有机补充。随着农业与制造业部门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并会把这种需求渗透在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前期研发、设计(培育),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中。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会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间出现融合,还会使区域内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实现产业融合和集群式发展。当然,企业按照市场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要求,适时将服务外置和提升,可以加速产业融合的进程,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突破。而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有着紧密的联系。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国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依托,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统一规划,突出制造设计,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

(2)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依托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

(3)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形成楼宇连通,实现人车分流。

(4)生态协调,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资源集约利用。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

上述特征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提供了可能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还与如下的动因密切相关。

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市场的外部性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信息集聚功能,从而使区域内的企业分享信息方面的外在经济效益。这种效益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汇集了核心产业生产商品的供求、成本、价格、技术、质量、款式和品种等大量的市场信息,使各个企业和买卖双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了解到市场行情变化动向,节省搜索市场信息的费用。区域内企业相互提供的信息方面的外在经济是以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这种大规模集中为前提的,而且对每个企业来说是外在的,但就整个集聚经济而言又是内部的。在这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实际上给每个企业形成提供了一种可免费享受的信息网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一般形成区域品牌,以企业群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一个产业或产品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起来,可以获取一系列比如生产、信息搜索、市场营销、辅助性服务、人员等方面的外部经济效益。生产同类产品或同种产品而不同品种、规模、品牌的企业在空间上的大规模集中,形成一个门类齐全,产品线长的一个供货地点。更容易吸引广大用户。空间集聚可以大量地节省交通费用和信息传递费用,是集聚区内的市场交易更便利。市场的外部性还表现在创新者为相关企业提供的市场机会上。由创新者开发出的创新产品市场中,总会存在剩余的市场容量,为其它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其它企业在进入这一新产品市场时,能够节省市场开发成本,减少市场风险,缩短市场实现周期。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特点。尽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效应。事实上,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集聚区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例如,伦敦的堪那瑞区微型CBD;纽约的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聚功能效应得到拓展提升,更好的体现了微型CBD作用。

(2)空间形态布局上,由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

(3)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动力。国际经验表明,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服务贡献、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战略举措。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通过品牌效应,使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通过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是后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微型CBD,能够塑造城市功能和特色,显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形象,凸显城市的竞争力。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能把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会展和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集成,为集中地服务;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会成为区域经济辐射全国和全球的重要载体,而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制造业基地一定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

集聚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集聚效益可以给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资源禀赋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最初诱因。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是形成集聚区的原始动力[2]。早期的产业或企业集聚来源于自然资源(土地、矿产、地理位置等)及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差异。在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的地区发展起来了农业集聚,如法国的香槟省、美国的玉米带等;在自然矿藏丰富的地区形成的工业集聚,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钢铁带等。交通运输、市场等区位因素也是集聚区形成的原因。直到现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仍然是形成集聚区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传统因素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交通运输条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大部分地区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基本需要;现代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也大大削弱;人员流动性增加使得各地区劳动力成本趋于平均。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所具有的创新系统能加快企业创新,使得以创新为推动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全球迅速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是指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由主体、环境和连接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主要由参与创新的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地方政府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形成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系统包括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构成如下:

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政府等。企业、科研院所是研究开发的主体,是创新投入、产出及其收益的主体,是创新系统的核心;

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运行机制。首先是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构建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创新的政策环境。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创新政策可以有多种分类,通常分为供给、需求和环境等几大方面的政策。创新政策与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教育政策等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另外,产业技术状况是创新政策的重要外部环境。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担负着把创新内化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经济增长的自变量、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任务,具有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间发展关系的功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系统的侧重点是培育技术开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区域社会支撑体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是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政府作为创新系统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间有着双向联系,知识基础、创新政策等创新资源都是外部环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企业的“群”,这些区域由通过合作和竞争规则的企业网构成,区域经济发展不是潜在利益现象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整合,系统整合方法是协调企业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方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是经济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结果(见图1)。

可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由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和创新政策环境构成。所以,我国要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部建立和完善上述的创新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企业创新的步伐,使其不断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如此不断互动,实现良性循环。具体而言,我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行为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的骨干作用。

(1)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国有企业而言,选择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际上的成功做法,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同时,改革企业考核制度,将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形成,纳入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范围;完善企业创新的管理机制,包括科研开发的投入机制、创新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专利发明的实施和奖励机制、职工培训制度等。加大对区内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做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活跃的创新能力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结合起来,彼此互补互动,共同提升彼此的创新能力。

(2)科研院所。对于科研院所的力量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将他们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看待。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是面向整个行业的,所以更宜将他们发展成为以研究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专长的研究中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的科研院所要成为以政府支持为背景,充分发挥科研开发和产业化能力,面向广大企业的新型科研实体。要借鉴国际上有政府背景的著名科研机构的做法,根据市场经济和科技产业化的特点规律,使其在创新体系中,找到自己更准确的定位,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起到创新骨干的作用。

2.在产业集聚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产学研相结合是行为主体之间联系最好的体现。在我国,虽然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已经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但在行动上仍推进缓慢。目前,我国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能力;而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没有很好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科研开发和科研产业化。本文认为,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可以做产学研结合的先锋,区内的企业可以与全国甚至国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集群式的战略联盟、广泛合作,包括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引进消化、成果转化、科技创业、专利实施、风险投资、产权交易等。共同研究制定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规划和方案。将切实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和联盟,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作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企业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中,应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承担重大项目,并以重大项目来带动产学研结合。使得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导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以及企业的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尤其对具有行业共性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对未来可能形成的新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

3.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我国于2006年公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3]可以对此配套政策加以进一步的完善,出台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围绕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细则,努力营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在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方面,以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从事创新活动。此外,在落实优惠政策过程中,政府各部门应主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新行为主体,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产业,加强政府服务,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努力形成合力,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例如,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可以搭建内部资源统筹平台,优化操作流程,在不增加创新主体负担的基础上,支持创新主体更好地申报国家创新重大专项配套基金。

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所具有的创新系统,加快了集聚区内企业的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集

聚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采用何种模式直接关系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加工制造业和某些资本密集型工业上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已经表现出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较强的制造业优势是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实际上,随着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因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就会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空间。我国部分制造企业率先建立了生产性服务基地,集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和营销等多种生产性服务功能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以设计为例,部分制造企业将设计外置,包括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形成设计中心,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取得了巨大成果。事实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局限,开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新领域,即原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内容,诸如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风险资本、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等活动,实现独立化、外置化和专业化,交于专门的机构实施。这些机构技术专、业务精、效率高,既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搞好专业生产,又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其集聚效应也愈发明显。

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和吸收FDI多年来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的现实为我国采用服务外包集聚区模式和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1.服务外包集聚区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外包”并不仅是简单地将企业内部的工作和流程转移到外部,还伴随着产业分工的继续深化,并逐步发展和开始形成多种新兴服务业,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和人事培训外包等。这些新兴的服务业统称为服务外包。由于服务外包可大大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极其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04年、2005年总值已经分别达到3,000亿美元和5,850亿美元,2007年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4]。我国已经把服务外包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而构建服务外包集聚区可以极大地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5]。我国发展服务外包集聚区应重点聚焦以下两个领域:

(1)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构建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积极承接外向型服务外包业务,能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和能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承接发达国家的离岸外包,是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推动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我国部分城市为构建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2007年南京引进的三星、朗讯、IBM、微软、西门子、LG、夏普、明基等2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的外资研发机构开展服务外包业务。他们都集聚在服务外包集聚区内,如玄武区的徐庄软件园、晨光创意集聚区、江苏工业设计园、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另外,白下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等都有数量不等的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进入上述集聚区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约20万人[6]。

(2)内需型服务外包集聚区。我国在积极发展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国内业务天地最为广阔的内需型服务外包集聚区。可以说内需型服务外包更为丰富,涉及的行业领域更普遍,发展的前景也更广阔,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合作更趋紧密,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本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可以预见,我国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一旦被全面推开和广泛采用,那么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市场商机,将是外向型服务外包市场所无法比拟的,必将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注入旺盛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内需型服务外包完全由我国本土内需所产生,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小。我国构建内需型服务外包集聚区可以集聚如下产业:供应链与物流、装备制造业融资性租赁、第三方品质检验、第三方产品测试、产品OEM(委托加工制造)、ODM(委托设计加工制造)等。总之,我国既要重视外向型服务外包集聚区,也不能忽视发展潜力更为巨大的内需型服务外包集聚区。

2.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集聚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目前应把建立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和培育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区作为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的重点。

(1)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总部经济发展滞后。我国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却把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总部经济拒之门外。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7]

我国吸引FDI已经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加之全球FDI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已经转向服务业[8],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以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进入我国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承接跨国公司总部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世界最大的IT服务企业美国EDS将在武汉建立其在华的首个全球服务总部;惠普全球软件服务总部重庆分中心正式入驻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上海的黄浦江畔等。更多的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总部转移的新兴市场和重要目的地。就当前而言,我国建立跨国公司总部经济集聚区,首先应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跨国公司总部的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二是要继续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国际行业协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服务业提高水平。

(2)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区。我国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培育国内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我国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此外,我国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龙头的作用,整合区域及国内的各种资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并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制约,实现人才、货物的顺畅流通。事实上,只有把城市的发展放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虑,总部经济集聚区才能加速发展。我国中心城市上下游产业链条较完善,制造业基础良好。利用区域的资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巨大的磁场,将企业总部集中在中心城市,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中心城市的周边区域,使中心城市成为一个交通中心、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新中心。同时,城市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率,使创新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提高,这对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及全国都将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为国内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源起、特征和崛起动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和重点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明确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推动力,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何 骏.全球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及我国的发展对策[J].管理现代化,2008,(5):4-6.

[2]Isard, W.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Regional Science[M].New York: Wiley Technology Press,1960:16-18.

[3]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EB/OL].上海市政府科技委员会网站,http://www.stcsm.gov.cn/,2006-06-05.

[4]何 骏.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动因、优势与重点[J].财经科学,2008,(5):12-15.

[5]何 骏.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模式研究[J].求索,2008,(6):5-8.

[6]何 骏.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5):15-18.

[7]翟宏伟.五大因素主导外资加快进入我国服务业[N].中国信息报,2007-6-20(5).

[8]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7[EB/OL].http://www.unctad.org,(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2007-9-12.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 in China:Innovation System and Key Modes

He Jun

(Institute of Finance & Economic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Producer service cluster is the impetu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So global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Thu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key modes i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key mode

(责任编辑:张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