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
2008-12-29胡小勇吴心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期
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让教师的授课更加生动,周老师的教学实例对我们有所启发。
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形象生动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时空限制。教师精心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能够把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地有机整合起来(如图1),能形象生动地呈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呈现的学习内容。

1.多媒体课件呈现虚拟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是有限的、抽象的,而学生的生活是无限的、具体的。在该教学设计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创设了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情境:在“准备知识”中有钟面上关于5的倍数问题情境,买门票时用到的关于5的计算知识的生活问题;在“重点难点”中呈现用5根小棒摆出三种图形供学生选择,为学生编口诀提供生活情境;在巩固“5的乘法口诀”时,虚拟了“自动售卖机”对口令买食物的生活游戏情境、电话转盘的生活计算情境,帮助学生熟记和理解口诀;在指导学生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时,网站呈现“小白兔拔萝卜”的童话故事情境,生动地激发了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欲望,还有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停车场”、“买东西”、“折纸”、“春游坐船”等生活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供了生活图片库,启发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2.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习空间
基于“资源”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研究性,也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与创造的精神;对教师而言,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创造充分的条件。本次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在本专题学习网站“学习资源”一栏,向学生提供了“本地资源(图2)”、“远程链接”、“搜索引擎”、“实验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了“搜狐”、“雅虎”、“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推荐了“听、读学习乘法口诀的软件”、“乘法口诀积木”、“教材投影片”、“用Excel两步制作乘法口诀表”、“乘法计算器”等五种实验工具,这样的学习资源选题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拓展资源内容健康、合情合理,突出专题特征,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
在本课的“重点难点”学习中,让学生根据电脑虚拟的小棒图自主合作地编口诀、记口诀,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实践显示,学生对此种学习方式表现出了很强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解知识点,而是引导、答疑和解惑,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教育理念。
在“练习测试”阶段,教师在“游戏乐园”中,为不同基础和学习进度的学生,提供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数学游戏,供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通过“学习扩展”栏目,提供课外学习资料和辅导,帮助他们运用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要借助主题学习网页随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个别化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自主地探究情境化的数学知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互动
传统课堂中的以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为主。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交互,还可以在网络课件与学习内容方面进行交互,通过BBS论坛系统、E-mail、聊天室系统、公告板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与教师同步或异步交流。教师可以发布信息、参与学生的讨论,或对学生讨论中的观点加以点评,个别化辅导,为学生解惑答疑,并在师生交流中抓住机会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延伸成探究学习的主题。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本课中的专题学习网站设置了“讨论区”,供学生在网上讨论问题、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站《5的乘法口诀》开设的讨论区中,提出合作讨论的主题“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事物是用上了‘5的乘法口诀’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从“家长的话”、“老师的话”、“同学的话”中,大家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得到共识,升华认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成长小脚印”中发表。
评价方式多元化、人性化
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民主化、人性化的过程。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对”与“不对”来评价,或者以“分数”高低来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单一又冷漠,无法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凸显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人性化评价。
在《5的乘法口诀》的专题网站,支持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在完成“准备知识”、“重点难点”、“知识探究”、“练习测试”时,主题学习网页随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个别化辅导,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如图3),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问题进行反思。

在主题网站“练习测试”栏中,给学生提出了实践活动,建议学生用相关的小知识和图片制作成数学电子报,或者写数学小日记,上传到作品展示区。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存放在知识库内,与其他学习者共享。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把学习成果发布,进行展示。在本课设计中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除了通过制作展示成果的网页外,更多的是在班上举行信息发布会,让学生把自己寻找到感兴趣的信息,以及自己浏览网页后的体会,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论或进行演讲交流;还可以举行展览会,在橱窗内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完成的作品图片、评价的文字。
总之,在本案例的教学中,确定了知识迁移、启发探究——自主合作编口诀、记口诀——练习测试、巩固口诀——拓展延伸、自我反思的教学流程并进行实施。学生在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着令人惊奇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达到了“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