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2008-12-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2期

  实践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好动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的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操作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消除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
  
  一些学生对电脑有一种神秘感,认为电脑是高科技,学习电脑很难。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的。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在笔者所讲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多次组织他们观看主机箱内部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机器,在这过程中,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学生感到硬件的学习并不是想象得那样复杂,反而很有趣。
  
  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计算机教学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电脑可以放VCD、听CD、全球通信,只是讲解,学生印象不深。适当做一些演示, 让学生通过聊天工具与异地的朋友进行交流,他们就真正体验了信息时代的便捷。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晓。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能解决。
  
  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多媒体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赢得了教师的欢迎。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直观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解硬件课时,由于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里看不到最新的CPU、内存条、主板、显示器等硬件设备。教师将收集的最新的硬件设备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满足个体化教学的需要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个体化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学习得更深入,而基础弱的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
  实践教学的实验
  
  1.边讲边练。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师能统一控制学生机,学生练习时才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在讲《Visual Foxpro 6.0应用基础》这门课时就采用这种方法,讲课与上机同时进行。学生先把课本上的例题做完,遇到问题,及时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2.分堂练习。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在机房练习。以Windows命令为例, 教师可以先在有大屏幕投影仪的电教室上课,将Windows命令的类型、功能、格式讲解并演示。第二课时,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让他们上机完成。这样一来,在第一节课上,学生通过听、看,基本掌握命令的格式、功能等;第二课时,通过自己实践,进行巩固学习。教学过程既集中又个别,教师传授了知识,在练习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