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合作教学

2008-12-29迟翠辉尹宜梅高传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2期

  分层合作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和知识层次,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组成若干小组,各类学生合理搭配,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现就具体实践谈几点体会。
  
  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办法
  
  1.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动态分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差异、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层次确定后,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
  2.分层确立教学目标
  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例如,在“Flash动画制作初步”单元教学时,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能够利用Flash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动画”的教学目标;而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制作出画面美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影片”的教学目标。
  3.优选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
  如在学习《让文字更漂亮些》一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以“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展示学生自己输入的文字和范例文字。提问:观察这两篇文字,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对比,激发学生修饰文字的欲望。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
  合作尝试效果。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合作尝试如何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其他的效果。找出问题,互相讨论。
  学生演示成果。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原有的基础,完成本层次水平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反馈评价、拓展。先请学生介绍自己使文字变得漂亮的方法,让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对作品设计过程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创新精神。
  这样,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索,学生知道了让文字变漂亮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及教师适当点拨的方式,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表现,适当调整学习进度及不同层次小组的人员。
  
  分层合作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客观制定教学目标
  要客观、公正和科学地把握学生层次。分层要采用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要向学生讲明分层的目的和意义,告诉学生要向着哪些方面努力,就能跳跃到更高层次。
  3.优选课堂教学方法
  没有兴趣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游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