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图书与网络阅读现状带给我们的思考

2008-12-29许丽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纸质图书作为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延续上千年了,但是近十几年来,由于电脑尤其是互联网和网民人数的迅猛发展,不断分流纸质图书的消费者群体,以纸质图书作为曾经几乎是唯一的阅读方式的千年概念已经被颠覆了。
  
  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改变
  
  面对信息爆炸的社会现状,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效率也越来越高,同时也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为王”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更多的竞争优势,人们在学习和掌握信息的方式上被迫出现了变化。他们不得不选择使用最快最便捷的知识载体——电子化载体。许多人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去专心阅读厚重的传统纸质图书,开始倾向于浅阅读或者片断阅读,以求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多地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为,现代快速高效的社会活动,要求人们选择所谓的“泛读”而非“精读”的阅读方式。
  
  纸质与电子出版的特性比较
  
  从出版角度来看,纸质书的出版流程繁琐,一部书稿从拿到选题到最终出版经由多个人、多个部门合作完成。一般来说,一本20~30万字的图书出版周期需要6个月左右,然后还需要一些时间,通过一定的发行渠道发行,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
  与其相比,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只需在内容上经过编辑技术处理后,就可以直接与读者见面了。这大大缩小了制作成本,更不会出现纸质书出版后常常要为库存的积压或缺货而产生的诸多烦恼。
  除此之外,它还有携带方便,阅读方便,可以复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量无穷大,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极为迅速等特点,并且多数阅读内容是免费的优势,使大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想要的任何信息。这些特性自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阅读方式转向电子出版物。
  
  纸质书与环保问题
  
  纸质出版物在纸张时代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但是,它的生产原材料依赖于大量的树木,会对地球资源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在纸张的生产过程又对河流、地下水等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这是纸质书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同时,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造纸厂停产、关闭,纸张价格上涨,又导致了纸质书价格的攀升。这也是图书消费指数逐年下滑的原因之一。
  再有一种现象不得不提,一是以对森林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生产出来的部分纸质书,是无人问津的垃圾书;二是人们不再需要阅读的书日益增多,比如,每年大批的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业后,为了节省空间,都会淘汰一些参考书、教科书。长此以往,仅此一项,既是对环境的加倍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加倍浪费。就这一点,对比互联网来说,它除了会对虚拟空间的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耽误你的一些宝贵时间外,绝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在环保问题上,电子书占绝对优势。
  
  年龄与阅读习惯的关系
  
  今天,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阅读纸质书仍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大多不会以互联网阅读替代已伴随他们半生的纸质图书阅读。年龄再大者,比如60岁以上人群,能够娴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并不在多数。这部分年龄群的多数人在今后的阅读方式上,仍然会继续选择纸质出版物。当然,按照自然规律,上述人群会越来越少,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现代社会更多强调的是知识,而不是文化等现状,导致了现实学习的快餐化。“新新人类”有知识的越来越多,但有知识又有文化、愿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越来越少……无论是互联网迎合了新新人类,还是新新人类推动了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