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教育技术资讯榜

2008-12-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学校视频网站分享课堂教学经验
  
  学校中的视频分享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教师认为通过与同行的视频分享,有机会了解并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学生认为视频分享网站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出口。不过由于一些面向大众的视频分享网站的内容良莠不齐,致使许多学校限制了在校园中对YouTube等网站的访问。鉴于此,一些为学校服务的视频分享网站开始浮现出来:TeacherTube为教师提供了分享视频的场所,School-Tube则是为学生提供在线发布学习作品的地方。为保证内容安全,这两个网站有严格的隐私声明和公共认证条款。SchoolTube 会监控网站发布的视频内容,以确保其对于学生来说是安全的;而TeacherTube只允许从事教育工作的注册用户上传视频。
  视频创作和分享让学校教育变得更丰富。虽然很多学校仍在付费使用探索教育频道(Discovery Education)上面的流媒体视频,不过免费的、基于Web2.0的互动视频分享更能激发师生的兴趣。休斯顿市盖勒公园学区的教师这几年一直使用TeacherTube上面的视频用于教学,有时甚至还把观看一个视频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布尔逊高中的学生把制作的校园每周新闻节目发布在SchoolTube上与朋友和家人分享。一些高年级学生开始喜欢上通过创作分享视频的方式来学习,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则是帮助他们理解相关限制条例,识别哪些内容可被用于展示分享;而TeacherTube和SchoolTube也在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以便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分享资源。
  来源: azcentral.com
  关注指数:★★★★★
  资讯评价:在数字时代,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教育也需要张开技术的风帆,以适应正在崛起的数字原住民学生。
  
  K-20教育憧憬
  
  美国软件和信息行业协会(Software & 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缩写为SIIA)最近推出一个大胆创新的教育倡议《K-20教育憧憬》,并计划联合SIIA下面的教育软件公司为给教育机构提供技术使用指南服务,目的是帮助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有效地把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和决策制定活动中,为学生创建真实的“21世纪学习”环境。
  《K-20教育憧憬》不仅是一份倡议书,还为“21世纪学习”带来的教育行业大范围的系统变革定义了清晰目标和标准。倡议书概括了学校使用教育技术应达到的七个目标:帮助学校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学生信息支持平台,深化学习和激励学生,推动交流和协作,经济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我表现力。而评价学校则从下面五方面展开:在教学中使用何种21世纪工具;是否让所有师生都能随时随地访问;是否采用差异化学习选项和资源弥补成绩差距;是否使用基于技术的评价工具;以及是否使用技术促进学校管理。倡议呼吁教育行业相关人士——包括教师、管理者、大学领导、企业行政以及政策制定者——为让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中茁壮成长做好准备。
  注:在美国教育中一般将基础教育称之为k-12教育,同时又根据学习年限区分为K-4,K-8,K-12;因此,将与大学的教育的合作称之为K-20教育。
  来源: 美国软件和信息行业协会
  关注指数:★★★★
  资讯评价:随着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的普及,世界正在变平;展望21世纪学习,教育系统的变革正扑面而来。
  
  生物识别技术进入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系统开始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处理日常事务,比如点名或出入验证,这样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和高效。
  生物识别技术是用一系列方法来测量和分析人类特征(比如指纹、视网膜和虹膜、声音模式、面部模式),达到唯一识别效果的技术。在学校最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扫描识别。通过一次初始扫描学生指纹完成建立记录后,所有学生即能使用指纹识别来为午餐付费或到图书馆借阅。生物识别技术增强了学校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半数的西弗吉尼亚学校采用指纹识别技术。
  不过随着技术的广泛使用,一些家长和市民担心隐私和身份盗用等安全问题。比如学校没有相关规定明确哪种信息可以被采集,保存多久,谁有权限访问,也没有具体措施来确保数据储存的安全。爱荷华州曾有法律禁止在学校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亚利桑那州也有类似的法律。不过爱荷华州正在重新审视这部2005年发布的禁令,打算重新允许学校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支持者认为信息安全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原始指纹图片没有被保存。扫描后指纹通过特定模板被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当学生再次接受扫描时,接收的信息同样被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并与原始生成二进制比较完成识别。而这些通过特定模板转换后的二进制代码没有包含足够信息使其能被还原成学生真实的指纹图片,所以不怕被盗用。
  来源: stateline.org
  关注指数:★★★
  资讯评价:新技术总是在争论中进入学校,也总是在争论中普及,这样才使技术成为减负增效的利器而不是负担。
  
  美国K-12学校拥抱教室声音系统
  
  技术专家们发现,在整个华盛顿地区,教室声音系统让师生的课堂互动更加容易。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当学生们开始他们的探究活动,教室便成为一个嘈杂的场所。在这个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教室空间内嗡嗡作响的课堂上,是粗暴地打断学生们的学习活动让教室安静,并听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行?
  一种红外麦克风配件能让教师轻易地提高声音,帮助忙碌中的孩子们听得更清楚。这种设备大约像手机般大小,可以用绳链挂在教师的脖子上。而整套系统则包括四个天花板上的扩音器、师生用的麦克风以及相关的支持器材,装配一间教室总价大约为1800美元。
  这类声音系统早已在大学演讲厅和听力障碍的班级使用很久了,但在对于K-12学校还算是新事物。研究表明,麦克风和扩音器组成的声音系统对大多数学生都有帮助,而不仅局限于有听障的学生。
  教师们注意到,由于害羞的缘故,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声音非常小。那么声音系统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们克服胆怯。例如,使用麦克风让学生们在学习成果展示和回答问题时能有更好的表现。
  目前,所有亚历山大学区的小学教室都在使用这种声音增强设备。而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这项应用得到了长时间服务于学校的听觉矫治专家的支持。目前该地区所有的幼儿园教室都已经安装了这套设备,今年准备进一步在所有小学一年级教室中安装。未来的一年内,学区计划花费一百万美元在所有教室中安装这种教室声音系统。
  来源: Techlearning.com
  关注指数:★★★
  资讯评价:不一定需要高科技,只要实用,也会为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