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策略分析

2008-12-29季江松张婵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目前,在各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例如:在语文的整合课堂中,为整合而整合的观念和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的技术水平掌握不理想,以致课堂中很难有效地使用技术来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主体是语文,而非技术,而有些实践行为“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等。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课堂中,笔者认为整合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整合的效果流于表面形式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尤其是在教学重点、难点、情境创设等方面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帮助功能。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有些教师把课堂上所有应该说的和要讲的内容全部打在幻灯片上,幻灯片上布满了文字,此时老师仅仅扮演点击者,作为“放映员”,而学生却是“观众”,这样一种整合其实是很表面,很肤浅的,并没有把新型理念落到实处。
  2.整合的预设目标过于理想
  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的预设目标过于夸大求全和理想化。例如,对某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就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目标理想化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目标的理性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一节课的学习是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的。
  3.教学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然而,在许多整合课堂中评价的应用却失效或仍是老办法,没有体现新型评价理念的作用。
  
  4.教师角色的定位模糊或不当
  在语文整合课堂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注重教师控制的现象,教师为了学生考出个好成绩,“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加快了课堂的“灌输”速度,变“人灌”为“机灌”。使得学生一节课下来,难以消化“信息量过大”的语文课堂知识;另一种是片面追求学生自主,强调对学生“放飞”,注重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等,这样的课堂上往往造成一种“堂上乱哄哄,堂下无动于衷”的现象。在热闹之后,更多的是沉寂。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语文学科;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语文学科,而不是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最重要的就是找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寻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解决策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解决策略有以下几大方法(见表1)。
  1.整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新课标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把握了方向,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2.正确处理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定位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过程中,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是我们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在整合过程中起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以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为主出发,根据教学需求考虑对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要避免盲目借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整合要注重效果,保证整合的有效性。
  3.整合实践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应当体现在如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求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掌握重点、分析难点是课堂中的重中之重。重难点的分析,重难点的掌握,要求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一课时,许多学生对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也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其文化内涵了。因此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资料,上课时一一展现给学生看:北京最长的胡同、最窄的胡同、最古老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通过这些感性材料,学生们的想象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了,而对于胡同文化方正、封闭、保守等特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在点评中竟然还结合本地的地域、人文环境,提出了“船家文化”“茶楼文化”“榕树头文化”等新概念,提出了许多新奇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可见,本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将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情感培育等多种目标相融合
  在语文整合课堂中,往往会出现预设目标过于理想化,为了防止目标过大,过于理想,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将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和情感培育相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注重结合好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放在获取知识上,还要包括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5.关注教学过程和营造教学环境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相联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将技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通过将教学任务情境化,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如在讲授《祝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