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使用教学光盘资源提升农村课堂实效

2008-12-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运用视频技术教学魅力
  
  随着视频技术水平的提高,视频技术在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师资培训、职业教育等多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视频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概括为:全程授课式,主要指视频技术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中的全程授课应用,如电子授课、视频会议等;课堂辅助式,指教师在课堂中灵活穿插运用视频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如在微格教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自主学习式,指教师、学生运用视频技术进行自我学习的方式,如视频点播系统、移动视频学习等。
  当视频技术已经给中小学教学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视频技术为教学添彩?在本专题中,我们将从“农远工程中的视频光盘教学”“现代化教学中的多样化视频技术应用”“卫星远程下的直播课堂”“网络视频下的互动教研”几个层面为您介绍先行者和研究者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科学使用教学光盘资源提升农村课堂实效
  周 磊 江苏省无锡市电化教育馆
  
  农远工程三种模式中的视频光盘教学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是江苏省在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一次创造性的探索。涉及的教学资源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24门学科,以英语、音乐、美术以及小学语文中的汉语拼音等农村师资相对比较薄弱的课程内容为重点。整套资源光盘既不是面向教师播放的教学录像,也不是供学生自学的同步课堂,也不同于以素材形式组织的资源平台,它是可以直接进入课堂、可以在农村教师密切配合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创新型教学资源形式。
  无锡市的广大农村教师自然也享受到了这一为民工程的好处,他们在实际应用中体会颇多。
  
  为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工程,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2007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正式组织实施的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是在全省选拔组织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24门学科的优秀教师,制作的总课时为2000课时的面向农村中小学生播放的课堂教学光盘。本次制作的教学光盘格式主要为DVD和PPT形式的CD-ROM。无锡市电教馆参与制作了小学品德和信息技术共计100节课程,之后又全面负责教学光盘的配送和应用研究,在农村学校采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应用教学光盘上积累了几点经验。
  
  ● 精心制作,为农村教师呈现优质资源
  
  为实施好这项工程,江苏省教育部门通力合作,由教研部门负责落实学科目录、主讲教师、教案课件等,并在拍摄现场、后期制作以及对即将出版的母盘进行监督。全省电教系统、教育电视台分9个制作部门,按照省统一的拍摄制作要求、背景制作要求、课件制作要求,在演播室内分学科安排拍摄工作。无锡市电教馆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使用了400平方米的大型演播室,对教师和课件进行三机切换。在拍摄前,对教学课件中的视频、图片、文字、声音提出具体要求,对主讲教师的电视稿本、镜头语言、动作、服装、站位等提出建议。在拍摄时,编导和学科专家现场监督,及时提出问题并当场解决。当所有课程拍摄结束后,把素材导入非线性编辑系统,精心进行后期制作,并根据教学稿本从图像、声音、文字上进行严格校对和把关,避免优质资源中出现错误。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突出操作的特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别开新河地采用了PPT形式,这样,现场教师就可以灵活地选用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设计的小游戏等,根据自己的上课要求,重新制作课件。
  
  ●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套教学光盘在设计上,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充分考虑到光盘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在教学设计初就明确了光盘主讲教师和现场授课教师的职责。首先,主讲教师要根据课程大纲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用精致的课件来呈现教学内容;然后在光盘授课中,现场教师和学生要完成光盘主讲教师设置的互动任务,如回答主讲教师的问题、参与讨论、做一做、写一写、完成家庭作业等。但我们在光盘的实际应用中发现,机械地配合光盘主讲教师的要求,而不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和现场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因素,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现场教师的主导性,明确指出现场授课教师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运用教学光盘,有所选择地播放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完成主讲教师设置的学习要求。在授课前,我们要求教师至少把教学光盘观看两遍以上,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取适合教学的内容,做好主讲教师授课的内容记录和播放的时间记录(以便在课堂播放时灵活运用DVD机遥控器播出恰当的内容),从而有机利用光盘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
  
  ● 因材施教,发掘学生主体能动性
  
  由于主讲教师在教学设计或授课时(拍摄现场一般不出现学生),往往以他们熟悉或他们教授的学生为授课假象主体,并且每一门学科都有几位主讲教师,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就会出现一些差别,使授课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每一所农村学校。这就要求我们的农村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握教学节奏、教学内容的呈现时机,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堂反应,灵活地实施教学。特别是在主讲教师在授课中提出教学要求后,要实事求是地考虑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或降低或增加难度。小学一节课为40分钟,初中一般为45分钟。为了给现场教师和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时间,我们把光盘教学的时间一般设为20分钟,并一再要求现场教师在实施光盘教学中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听课反应、现场问答、讨论、作业反馈情况为根本,或重复播放学生一次性还不能理解的主讲教师的授课片段,或跳过一些在课堂内难以做到的要求。并且,为了让学生充分投入主讲教师的授课氛围中,现场教师在课堂交流中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场景,发掘每个学生闪光点。
  
  ● 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借助光盘中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其传达出的教学思想,可以进一步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同步提高。现在农村小学三至六年级已全部开设了英语课,但仍有不少是非专业教师,教学中常出现科学性错误;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大多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特别在村小,很多任教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自己连汉语拼音都发不准,严重影响了学生母语学习的效果。现在,名师标准、到位的范读、范唱、范做,都随着教学光盘直接送到农村学校学生的面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一些学科师资不足的矛盾,教学光盘的珍贵性可想而知。为此,我们提出光盘保存得当、使用细心、教师在用中学等一系列要求。学校也制定光盘保存、教师借用的方法制度。根据省教育厅统一规划,本次免费配发的优质教学资源按小学每校一套、初中每校三套的标准发放。考虑到DVD、CD-ROM等光盘载体的局限性,长时间的使用或使用不当会致使光盘读取失效,我们建议学校在使用前最好做好光盘的复制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习内容上传到学校服务器,以便教师大胆、经常性地使用。
  一年来的应用情况告诉我们,只要以人为本,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光盘,必将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义务教育阶段高位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