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几个做法
2008-12-29李军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8年10期
上海农业科学院是一个高知识群体比较集中的、本市唯一的地方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8个专业研究所、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47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7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在读硕士、博士2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65人。近年来,我院针对高知识群体的自身特点,从关心他们的业务进步、职称晋升、家庭困难等切身利益入手,紧紧围绕他们的思想变化,坚持标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在“引导、培养、关心、考察”等四个关键的环节上下功夫,使一大批高知识群体加入了党组织。截止到2007年底,我院在职党员309名,其中硕士、博士学历105名,本科学历73名,本科学历以上的占57.6%。党员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75人,占24.3%。目前,我院知识分子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一是进行启蒙教育,在引导上下功夫。针对高知识群体的实际情况,我院构建和实施了“引导工程”,在高知群体中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吸引”。首先,我院先后组织了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会、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共建科技合作和政治思想教育基地、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赴革命圣地井冈山等的学习考察等系列特色活动,受教育人数200余人次。其次,下发《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郑培民》、《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程》等学习材料到各基层单位的每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手中。通过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树立共产党员的形象,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食用菌所、园艺所党总支推行的“青年职业生涯导航”,生物所党支部开展的共产党员“拼搏、创新、团结、奉献”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壮大了积极分子队伍。
二是定期组织培训,在培养上下功夫。为了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我院构建和实施了“培养工程”,坚持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党员的着力点,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变“坐等成熟”为“培养成熟”,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院所二级党组织把高知识群体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放到整个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主动选送高知识群体入党积极分子赴市委党校、市经济工作党委党校学习,二是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和著名专家来院授课。培训内容结合发展党员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用鲜活的案例来宣讲党的基本知识,做到理论灌输不枯燥无味。培训结束时,采取讨论题开卷、应知应会内容闭卷两种考试形式,检查学习效果。结业式上,选出学员中的典型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学习体会。三年来,我院共有20多名高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由于学习时间、内容、人员做到三落实,保证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三是注重排忧解难,在关心上下功夫。在工作中,我们不仅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更注意在生活上爱护他们,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党,在感情上亲近党,在行动上靠近党。建立了院所二级党组织与高级知识分子联系制度,每个党委(总支、支部)成员都联系若干名高知人才,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了解其思想工作情况,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如作物林果所前年从日本引进了一名归国博士,党组织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工作上信任他并为他配备了数十万元的科研设备,并帮助承担市级的攻关课题;在生活上关心他,给他住房补贴购置新房,帮助他把家从日本搬回来,为他解除后顾之忧。生态党总支有位归国高知入党积极分子,由于所承担的国家攻关项目实施基地主要在江苏无锡,这位同志长年工作在外埠,经常放弃休息,顾不上家庭。为此,院所领导多次到无锡他家里看望慰问,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政治上帮助他,向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还推荐他为闵行区政协委员。在党组织的感召下,这位在海外留学多年的博士,在来院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愿望。
四是加强实践锻炼,在考察上下功夫。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运用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之中,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积极分子,特别是到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使他们靠得住、有本事。作物林果所、园艺所、食用菌所、生态所等多名博士、青年科技骨干积极投身于共产党员工程、党员科技入户、科技结对等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摆正了钻研技术与政治进步的关系。2006年七一前夕,3名奋战在科研、科技产业第一线的青年科技骨干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同时,我们更注重考察他们在艰苦环境、条件和服务“三农”工作中的表现。今年初,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科技扶贫的活动中,许多高知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要用所学的专长去服务“三农”,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作出新贡献,用自己实际行动去实践“三个代表”,去接受党的考验。特别是在我院农业综合实验基地、崇明工作站等建设中,10多名青年科技骨干不怕辛苦、不怕困难,艰苦创业,敢于迎接挑战,主动奔赴科技第一线,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和动人的场面。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度保证上下功夫。一是建立教育机制。目前,我院已经建立高知政治培训制度、党政主要领导与高知谈心交友制度、党委领导成员直接培养高知入党积极分子制度等。高知识人员无论是否递交入党申请书,所在党总支(支部)负责人都亲自逐个与其谈心;对重大课题的主持人、权威专家、学术骨干等重要的业务骨干,不但所在党支部负责人亲自做工作,所在单位的党总支(支部)书记也亲自做他们的工作。必要时,院党委指派专人出面做工作。经过这样深入细致地做工作,一些原来有顾虑和想法的高知人员有了改变,最终站在了党旗下。2005年,食用菌所一位有博士学历的高知人员,工作表现突出,有入党的愿望,但又担心入党后开会多影响自己的业务研究。所党总支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门家访,多次与其交心谈心,并指定党员联系人,专门做他的工作,送他到党校学习。同时,业务上给他压担子,帮助他把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这位高知人员很快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今该同志已经成长为一名所级党员领导干部。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为提高高知群体的入党积极性,我院建立了培养高知入党积极分子与各级后备干部相结合、与科技队伍人才建设相结合的制度,建立重大政治活动、业务工作决策、民主管理邀请高知参与制度等。工作实践中,我院注意克服以往工作中“重业务、轻政治,重学历、轻素质,重能力、轻品质,重人缘、轻正气”的“四重四轻”现象,在重大政治活动、业务工作决策、民主管理时邀请高知参与,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