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核心价值观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实践与探索

2008-12-29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党委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8年10期

  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广电通讯)是一家集卫星通信、城域网通信、政府对口支援远程教育和远程培训、远程医疗会诊和公共应急系统、语音集成与企业信息化咨询业务为一体的IT企业。几年来,党委围绕企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结合IT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员工群体的特质,精心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积极探索走一条适合IT企业党建工作新路。
  公司党委工作的对象是平均年龄在33岁以下,且文化程度在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群体。由于公司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学业背景,他们不同的人生成长轨迹,以及所受过的不同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得他们各自的人生目标定位不同,价值取向也不一样。这个群体的员工特质可以概括为:一方面,他们年轻且具有较高的知识与技能,比较自信,喜欢尝试,善于表达;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富有创新意识,价值取向比较务实;追求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他们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比较功利性,缺少社会责任感;把知识作为追逐年薪的标准,把技能作为提升自身价值的筹码;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的自由度较大,比较排斥企业的制度约束;崇尚做“社会人”、“自由身”,跳槽频繁,很少有企业的归属感。员工群体不同的价值理念该如何引导和培育,形成核心价值观?这既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一、坚持传统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
  
  公司1999年成立初期只有20余人,平均年龄28岁,员工们凭着对公司的热情、对股东的责任、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投入到创业工作之中。先从“三网合一”找切入点,继而又以宽带接入为突破口,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产品,相继开发成功智能小区信息系统、流媒体视频点播系统、Cablemodem等产品,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创业时期的员工用自己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人品与项目同优,员工与企业共赢”的绚丽篇章,凝聚成今天广电通讯的核心价值观。后来,公司经历了重组整合和培育主营业务两个阶段,形成了“三网、二集、一化”的主营业务格局,员工人数也不断增加。但是,公司当初的创业史和价值观并不为今天所有员工所了解,不少员工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缺乏切身体验和感受,思想呈现出多元格局。党委把“人品与项目同优,员工与企业共赢”核心价值的宣传、培育作为重点工作,使这一核心价值观渗透每个员工心灵。从员工入职教育入手,在每年反复宣传,强化“创业史”教育,让新员工与老员工一起肩负起公司发展的历史重任。通过“创业史”的教育,全体员工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转化为员工群体的共同感受,达到了普遍认同。
  在员工普遍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公司党委深化价值体系,提出“做有价值的员工”、“做有价值的业务”、“做有价值的企业”等理念,并且渗透于形势任务教育。党委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每年开展2次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使全体员工明确公司经营的任务和战略发展目标,共同为之奋斗。2004年公司实施业务整合、资产重组的重大改革措施,做到了不断不乱,实现了平稳过渡,与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党委根据公司的“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动员全体员工继承和发扬“一次创业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投入“第二次创业”,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广大员工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坚持创新工作载体与激发员工社会责任感相结合
  
  从IT产业青年员工为主体的实际出发,公司党委把青年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重中之重,运用适合青年员工特点的工作载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近年来,主要是组织三项活动:
  一是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使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感。根据党委的倡议和部署,2004年开始,公司开展和实施了援助甘肃定西地区贫困学生的“爱心助学五年行动计划”,帮助他们完成九年的学业。在爱心助学活动中,公司员工共结对资助贫困学生89名,四年间,员工累计捐款达到11.5万元。随着西部地区教育“两免一减”政策的落实,党委在原来的“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又向甘肃定西地区十所希望小学增设了由员工捐款而设立的“寒窗奖学金”,对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且学习努力、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奖学金。“爱心助学”活动的开展,使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中养成。
  二是组织义务献血活动,使员工体验奉献感。公司党委号召员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青年员工踊跃报告参与,每年都超额完成义务献血指标,公司连续数年被徐汇区评为义务献血工作先进单位。现在公司义务献血无需多做宣传,员工把献血作为向社会回报的一次机会,并且从中体验什么是奉献和付出。
  三是组织抗震救灾,使员工提升使命感。“5·12”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后,当地通信线路全部中断,公司党委迅速作出响应,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抢险工作中去。广电通讯在第一时间对接并调通了德阳地区卫星应急传输设备,使德阳当地的灾情能够及时向外传送;第一时间开通沪川远程会诊系统,成功实现了上海华山、胸科、瑞金、儿科等医院对四川阿坝州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援助,争取到对重症伤员的抢救时间。与此同时,四川卫生厅、上海卫生局、四川电信纷纷向广电通讯提出要求给与卫星通信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紧急援助。接到求援指令后,公司党委和行政即刻作出决定,选派党员技术骨干和积极分子4名员工组成第一批赴川支援队,携带背袱式移动卫星设备,在8小时内赶到地震灾区。尔后,为了加强抗震救灾一线的力量,广电通讯再派出二批共9名员工救援队伍,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金刚同志亲自带队,奔赴四川灾区,到现场指挥协调一线抗震救灾的通信保障工作。参加抗震救灾的员工不顾余震风险和山石坠落、山体滑坡带来的危险,他们携带背袱式移动卫星设备,巡回工作在绵阳、映秀、德阳、什邡、师古等十几个重灾点,保障了卫星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5月24日下午,前方队员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工作现场荣幸地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中央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闻晚报等十几家媒体争相报道广电通讯的这一义举。这些日子里,不管是在灾区一线救灾的员工,还是在公司的员工,都升华出一种全新的使命感:广电通讯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畅通”的重任,我们必须当好信息畅通的坚强卫士。
  
  三、强化党员价值观与树立党员表率形象相结合
  
  员工队伍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最有效的是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形象引领和感染员工。公司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炼出“三有三好”,即有理想、品质好;有责任、形象好;有能力、业绩好的党员标准要求,得到了党员的一致认同,并成为党员价值观的具体实现目标。
  一是以“党员示范”为抓手,树立党员形象。公司党委广泛开展“党员形象示范”活动,通过党员身份亮相(见胸牌)、党员承诺上网、党员言行举止公开接受群众评议等方式,使党员形象得到了提升,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相继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企业科技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事实证明,党员的承诺都是兑现的,冲在最危险的地方都是共产党员,职工群众对党员的先进性形象是认可的。在白玉兰远程网的建点项目中,凡是离上海最远的地方、最艰苦的工作环境、最困难的地方,都能见到公司党员的身影。负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程项目的预备党员朱捷同志,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独自坚守在远离上海的新疆工地上,其入党转正的审批程序是采用远程视频支部大会形式完成的。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斗争中,奔赴地震灾区的13名员工中,有10名是共产党员。
  二是以“能力建设”为导向,提升党员业绩。公司党委始终倡导“业绩至上”的理念,引导党员以工作绩效来证明党员的价值。近年来,公司党委提出,党员要成为公司发展所需要的“最佳人力资源”。各党支部把提升党员综合能力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党员的能力建设。网络应用分公司青年党员带领青年技术人员成功开发出“HIV-97远程医疗咨询系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这项技术被评定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上海科技网公司员工在党员带动下,齐心协力,成功地将一个纯科研实验网建设成为一个准运营级的宽带商用城域网络。卫星网络分公司的党员个个都是业务骨干,他们群策群力,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成功地开发出了“移动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满足了政府等方面的应急需求,成为中国卫星通信业界后来居上的佼佼者。
  
  ■ 责任编辑:姜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