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未成年不法行为主体矫正及启示

2008-12-29满占奎胡晓红刘建强

人大研究 2008年6期

  所谓“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具有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进行的对不法行为主体的管理、教育和纠正其不法行为的活动。由于社区矫正在各个国家开展的时间、方式不同,各国对社区矫正的含义及适用范围的规定也不尽相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点,即社区矫正仅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罪犯。根据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定义,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官方对社区矫正所下定义属于狭义的定义, 其适用范围仅仅包括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罪犯。
  随着刑罚人道化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的刑罚体系由原来的肉刑、生命刑为主,逐渐演化到以自由刑为惩罚犯罪的主要方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2],以欧、美为主的许多国家不断探索、实践新的刑罚执行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更加人道且具备更多优点的刑罚执行方式,在许多国家正式实施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法律制度。
  
  (一)英国
  英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1)缓刑,是指对未成年犯判处两年以下监禁刑罚的同时宣告缓期一至两年执行的刑罚方法。如果该罪犯在这一期限内又重新犯罪,则取消缓刑并将原判刑罚与新罪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的一项措施。(2)假释,是指对判处一定期限监禁刑的未成年犯,在原判刑期执行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如果确有悔罪表现,认真接受监管和改造,放归社会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予以附条件释放的一种刑罚措施。(3)保护观察,是指对年满16 岁以上的未成年犯适用的,期限在6 个月以上3 年以下的一项在社区中进行的保安处分措施。(4)社区服务,法官可以判处未成年犯进行无偿的社区劳动,以弥补因其犯罪给社会或个人造成的损害。(5)宵禁,是指限定未成年犯在宵禁令指定的时间段里,必须待在特定的地方,如家里或学校,或者在此期间内不得进入酒吧、舞厅等特定场所。随着电子监控措施的利用,保护观察官可以根据宵禁令的指定,让犯人在手上戴上电子标签,以监控犯人的行动。(6)护理中心, 护理中心适用于10 岁至20 岁的犯人,它要求犯人在某一段时间参加某一具体护理中心的活动。(7)监督,是指把未成年犯交给地方当局或者保护观察官监督。监督主要是针对10到17岁年轻的犯人。(8)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指青少年犯人从判决生效之日起,依照监管人员随时的指示而行事,适用于10 岁至17 岁的未成年犯,为期3 个月。(9)结合矫正,结合矫正是指保护观察与社区服务的结合,即对一个犯人可以同时判处保护观察和社区服务。适用于16 岁以上犯有可判监禁之罪的未成年犯。(10)毒品治疗和检测,是指为了检测和治疗未成年犯对毒品的依赖性,而在指定的期限内,指定有一定资格或经历的人对他们采取必要的检测和治疗措施。毒品治疗和检测适用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期限为6个月到3 年之间。(11)补偿,是指法院判处未满18 周岁的罪犯对法令指定的一个人或数人或特定社区作出法令指定的补偿[3]。
  
  (二)美国
  美国的社区矫正项目种类繁多,变化也大。各州对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不一,或者对社区矫正的理解与看法各异,社区矫正项目的归纳也不同。我国学者刘强研究认为,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项目主要可以归纳为5 种:(1)转向(包括矫正的教育项目、养育之家、社区毒品矫正项目、看护中心以及当地的咨询机构和中心等);(2)缓刑(包括附加的赔偿、社区无报酬劳动补偿有其他治疗项目);(3 )中间的惩罚(包括罚款、赔偿、社区服务、每日报告、强化缓刑和假释监督、家中监禁、电子监控、社区的居住中心、分开的判决等);(4 )早期的释放(包括震惊的缓刑、震惊的监禁、分开的判决、混合的判决和特赦等);(5)假释。
  这些社区矫正项目自然也可适用于美国的未成年犯,此外,美国的一些州还制定了一些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1)对未成年犯的释放安置,是指对未成年犯在从监禁机构释放后的安置,类似成人的假释。确切地说,就是违法未成年人从州的工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