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品文章
2008-12-2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5期
吴昊:读了3月份刊载的《让特长生帮你管设备》一文,心中有些话感觉不吐不快。我想文章的作者对于当前中学生的实际现状似乎认识还不够充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未免过于理想化了。
的确,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如果能对这部分学生善加导引,确实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帮助。但如果简单的就文章作者所说的先筛选人员,再进行技术培训,让这部分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话,恐怕会由于操作过于简单,为今后埋下许多隐患。
根据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这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是班里的活跃分子,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就是表现欲过强、遵规守纪意识较差,他们常常把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当作自己游戏的工具和炫耀的手段。如果将他们组织成一个信息技术小组前不对他们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他们很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用公共设备来为自己提供服务。因此我认为如果把这部分学生组织成一个信息技术小组,必不可少的一个培训环节就是对学生进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能忘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学生组织成信息技术小组不是为了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归根结底,还应该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
小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进行实践之前,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因素。一个创意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是否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成长,如若两者都能兼顾,才可以称为好的实施策略。
彭岳:编辑您好,我在3月份的刊物中看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这篇文章,有一些感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对文章中谈到的职业倦怠现象深有感触,职业倦怠的几种主要特点在我身上都有体现。
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这六年里,虽然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技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我的工作热情却明显下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它使我感到工作了无乐趣。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很多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游戏课、休息课,学生这种对信息技术不重视的现象也影响了我对学生的感情。每当看到学生上课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心底就不可遏止地产生了对教学的抵触情绪。
我常常在想,我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每天教着学生不爱学,甚至是在生活中也不太用得上的知识,这样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呢?这样的想法已经困扰我很久了。
读了贵刊的文章,对于缓解我的烦恼的确有所帮助。但是我感觉对于如何克服信息技术职业倦怠的具体办法谈的还不是很充分。其实在我身边,有很多同行有着类似的苦恼。如果贵刊能够多刊登一些这样的文章,为解决我们的烦恼提供一些具体的办法,我们将会感激不尽。
小编:感谢您的回复,使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苦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