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敏特体验带来的思考

2008-12-29李佟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5期

  2006年12月,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三小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网络学习实验,到会的有中央电教馆、北京市信息与网络中心和本区内部分承担着重点科研实验任务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这是我区中小学校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研究的第一次牵手,是新课改理念和敏特网上英语学习使大家汇聚一堂。
  我们依据多元智能和语觉论的理论,认为当学生正处于记忆训练的黄金年龄时,应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训练的工具。为此我们确定了在网络实验班运用多媒体促进感知,拓展阅读内容,渗透多元文化,强化记忆训练的目标。敏特英语智能系统在教学内容上随时满足师生的需要,教学环节上应用了科学记忆法,集网络化、个性化、智能化于一体,满足语言学习分化趋势的需求。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平台载入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分层式指导。从教学应试到潜能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技术“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性。
  在实验课上,学生担任英语主持人,教师作为翻译。同学们流畅、诙谐的表达引人入胜。表演的内容涉及奥运知识、生活常识、课文填空,居然还有莎士比亚的经典诗歌。在授课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们突破了英语听说的难关,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单词的背诵、互译中,兴奋地大声说着、唱着。担任此次英语教学研究的王莉老师已经工作十六年了,英语单词记忆一直是教学中困扰她的一大难题。她曾经尝试过大容量单词集中学习的方式,但随着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很难进行随时的发音检测,而如今正如三里河三小徐建华校长所言“教育技术提供的网络记忆训练,让人看到英语教学的希望。我们就是要寻找适当的技术支持,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三里河三小负责教学工作的韩副校长课后一把搂过小吉同学(化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自从小吉的母亲突然去世后,孩子思念过度,出现了较严重的抑郁症,不能正常上课和学习,整天提不起精神来,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在网上前测时,他根本不能通过测评。我们让大学生助教帮助他答题“强行”进入了系统,开始了网上学习。三天后,小吉父亲来电话跟老师打听:“学校在用什么学英语?儿子让我给他买个服务器?”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家长高兴地说:“只要孩子能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我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太谢谢你们了!”从此,小吉的转变牵动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心。我看到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当一个人的大脑受到强烈的刺激后会出现反常的现象,但如果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出现另一种刺激信号后,就有可能得到一定的转化。敏特英语对人脑记忆通道的梳理以及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难道在某种程度上对小吉产生了新的刺激?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应该说自我进步与努力成功的愿望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学习生活的动力。小吉不仅在英语学习上有了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后他以良好的成绩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正常地升入中学。
  看到孩子们的表演,校长的眼睛湿润了,家长的眼睛也湿润了。一位家长走上台激动地说:“六年了,我带着孩子走过无数个英语课堂,买的书堆满了书架,但都跟新的一样,孩子就是不爱学,学英语不张嘴我们家长真是没办法了。现在学校用敏特,我感到儿子的变化非常大,没成想敏特英语让我儿子迈过了英语学习的门槛。”
  这真是:口耳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