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2008-12-29季剑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7期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必然的优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具备一桶常鲜常活的自来水”。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校长要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学会思考、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这一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增强信息素养 提高反思技能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完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具有危机意识,主动、自觉、敏感地捕获新的信息,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其次,学校应提供现代化设备,加强图书馆建设,丰富信息资源,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以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与观念。另外,针对目前教师对信息“重检索轻利用”的现状,学校要有意识地训练教师的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创新的技能。比如,给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如何鉴别、选择、整理、运用信息进行信息创新,如何写教科研小论文,提醒教师把获得的信息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感知力与洞察力,培养他们从细微处发现有用信息、见人之所未见的能力,激发教师的批判、反思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策略的灵活运用、反思水平的提升,才能由“教书匠”逐步转变为“学者型”教师。
  
  借助网络平台 促进双重反思
  
  首先,撰写教育教学日志是教师反思的重要方式。
  我校在加强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较为注重教育现代化的软件管理,积极参与并开展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型教师群体形成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为了加快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步伐,自2004年起,学校为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博客。教师可以在其中记录自己的学习研究、教学经验与思想变化。打开我们的校园博客,“教育叙事”、“相知如心”、“漫卷诗书”成了教师撰写教学日志的广阔平台。我鼓励教师将鲜活的“育人故事”、“教学偶得”、“读书心得”等,在博客中记录、呈现、交流。《“青松”的故事》就是一位名为“飞绪”的班主任以故事连载的方式记录了教育一位名为“青松”的特殊学生的酸甜苦辣历程;《“灰色孩子”小陆》真实地展现了名为“风铃”的英语教师对这位“灰色孩子”帮教的喜与忧、笑与泪……为了更好地激励全体教师参与博客建设的热情,每学年,我校都开展“博客之星”的评选,将教师的优秀周记结集出版,并命名为《一言集》,在上级部门组织的校刊评比中连年获奖,给予了教师精神上极大的慰藉。可以说,教育教学日志生动地再现了教师教学中欢乐与忧虑的事件。通过关注这些事件,让教师认识、验证自身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不足与成功,进而扬长避短,改进教学。
  在Blog中,教师还可以记录一些成功的教学设计过程,便于以后运用到相似的情景中,也可以记录一些失败的教学片断,回溯反思,并将修正的方案运用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如此不断重复,还可以记录平时的学习思考片断,使思维的动态性得以保留与展现。我校不断加强校本教研,把常年开展的“一课三议”或“三课一评”的常规教研活动过程展示搬上教师博客平台。在这里,不断呈现出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动态;在这里,教师教学创造的思维火花交汇、碰撞、闪亮;在这里,有争议有夸赞、有困惑也有分享;在这里,有跨学科的研讨,也有反思的无限延伸;在这里,能清晰地看到青年教师成长的足印,更能闪现出教师们反思意识的强化,反思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加强网上交流,促进教师的人际反思。
  群体的反馈引导能使教师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个体所能为之的限度,而社会性反思交流是促进反思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网上交流缩短了信息传输和人际交流的时间和距离,使教师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和共同体的成员加强交流,让教师得到支持反思的多元化知识和分布式知识。这些知识促使教师注意到自身和他人的新观点,同时也使教师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更加可视化。另一方面,公众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思考的评价与判断,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反思与修正自己的行为。
  我要求教师在网上利用“问题探究”、“微型案例交流分享”、“科研沙龙”、“成果总结展示”、“家校路路通”等栏目开展社会性反思,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反思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诊断策略,从而在群体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水平。
  在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校长要更加注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反思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师自主、自觉的反思,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对于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