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疑力求“巧”、“妙”、“高”

2008-12-29高益文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7期

  摘 要:教师设疑督促学生思考求解答,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有效途径之一。疑问务求“三好”,即问得“巧”,问得“妙”,问得“高”。设疑把握住了重难点,问题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谓之“巧”;设疑形成了求知的梯度,问题让大多数学生“跳着摘果”,这可称之为“妙”;所设疑问有较新的启发性,其思考求解的过程即是认识历史,解读历史和借鉴历史的过程,留给学生宽广的创新空间,这方能称其“高”。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行为;引导参与;疑问梯度
  
  新课改要求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怎样让学生更主动、更深入地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善设疑、设好疑来促思导学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可见发现问题之重要。我以往教学中讲解教材知识点太多,学生在被动接受中求思解疑的欲望被压抑,长此以往,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不断衰退,于是课堂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角戏。通过认真的反思,经过参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在校本教研中,我开始转变教学行为,探索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新途径。在备课环节中,我将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整合研究,精心设计成若干疑问,在设疑过程中与班情紧密配合。教学实践证明:问题设得“巧”,设得“妙”,设得“高”,学生就能被吸引而产生去寻找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的愿望,就在产生求知求解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对以上三点是这样做的。
  
  一、把握重点,“巧”问解疑难
  
  教师深研教材后,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寻找与重难点相关的“触发点”,这样容易设计出促使学生迅速抓住教材主要内容因而产生成功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体验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愿意积极争取回答,从而参与积极性高,活动效果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疑问重在问得“巧”。即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设出两个问:1.秦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中,哪些在今天仍起重要作用?2.你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怎样评价,说明理由。学生要知道中央集权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仍起重要作用,就必须从教材所叙述中去归纳,梳理,这个过程便把握了课堂教学重点。学生要对“焚书坑儒”谈看法,摆理由,便会主动地对教材上的资料进行取舍、归纳、提炼。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学生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后仍无法统一,但有学生已认识到秦始皇提不出统一全国的思想,总相信武力解决一切。用武力来对付思想潮流既残暴又难以达到控制思想之目的,就只能是“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就成为这个杰出人物不幸的一面。我欣喜地赞赏了这个学生的看法和理由,并顺势补充:所以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评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始皇确实欠缺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才能。这节课后,我反思总结,设疑“巧”,契入点佳,学生为解决疑问就会主动去把握重难点。
  
  二、难题善于分解,“妙”问成梯度
  
  对于课堂教学中许多难讲和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将一个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这些问题形成逐步加深的梯度,这样让大多数学生顺着降低的梯步攀上来,通过动脑思考和教师引导即可向上继续探究。例如七年级《历史》第7课《大变革时代》,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我国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较难,所以我联系学生实情将此问分解成4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出现了哪两项最显著的进步?2.为什么这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可称之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学生一读教材很容易答出“铁农具和牛耕”这两项变革,从而参与到第2问的思考中来,我引导学生将铁农具和牛耕与石器、骨器及铜器农具相比,有哪些优势,对经济起什么作用等。多数学生思考后回答出:铁农具更坚硬、更锐利,因而效率更高,为开垦荒地、开发山林、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牛耕中的铁犁、铁铧代替了石耒骨耜,利用畜力省力而效高,使精耕细作取代了粗放耕作,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都显著提高,所以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这时期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和蜀郡沃土天府便是明证。这时顺着疑难梯度提出第3问: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是怎样产生的?第4问:为什么说商鞅变法对封建制度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由于有了前两问的铺垫,对后面的问题学生参与的劲头更高了。他们利用教材所叙和历史资料,互相启发,很快抓住铁农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看到有利可图,便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他们就转化成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就成为农民,新兴的地主阶级就这样产生了,随着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他们便要求确立适应封建生产力发展的统治制度,于是各国便先后掀起了变法运动,商鞅变法便是最突出的代表。商鞅变法为什么对我国封建制度的建立起了关键作用,同学们经过深入思考后也将原因归结为三条:第一,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二确立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制度——实行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这样的变法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光使秦国国富兵强,而且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要求。所以这样的变法就成为封建社会形成的关键因素。以上问题,将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分解成适合学生思维的梯度提问,起到了引导学生参与并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
  
  三、疑问含有新启发,“高”在识鉴历史
  
  提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寻解、去惑,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培养起初步的创新思维,那么提问本身就应含有创新元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一目时,设计这样一问:“现在世界上存在着霸权主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诸子中有人来到现代,他们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这下可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仔细地去掌握诸子的主张和观点。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同学说是孟子,还举出孟子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因而反对一切战争的例子;而另部分同学则认为应该是墨子,因为墨子主张“非攻”,更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这样会有创新元素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更有效地引起同学们思维上的碰撞,通过比较鉴别,认识霸权主义是“以强凌弱”的侵略行径,是不义战争。又例如提问:“诸子百家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你认为哪些学派的观点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有用?写出具体一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结合本班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欲望很强,从选举临时班委中的热烈情景中就能感受到。这个问题既是一堂历史课,又是一堂班会课。总之,它确实能启发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认识历史,借鉴历史。(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