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教学

2008-12-29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10期

  摘要:针对当前科学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重活动形式轻思维方式”的现象。本文以“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教学为例,谈以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并力争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遵循学生的思维轨迹,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分子;活动;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课程将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在许多热热闹闹的课堂中,我们却发现探究过程被异化为仅仅是形式与程序,教师着眼活动却忽视思维。导致学生在手动的同时脑却未动。事实上,科学探究过程应该是一个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更是无法分割。因此,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集中在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起点在哪?思维进行的方向怎么样?各层次的学生能够适应怎样的思维梯度?学生的思维是否沿着预设的思维轨迹渐进?若有偏离,教师该作如何调整?如何把握引领提升思维的契机?现以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物质的构成》一课中“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促思维的尝试。
  
  一、在活动中尊置学生的思维起点
  
  教学片段1:画画中流露原始思维
  师:你认为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是怎样由一个个水分子排列构成的呢?请你画一画!
  学生纸笔作图,绝大多数的同学在纸上画了大小、疏密不同的圆形,也有同学画的是实心点。
  师:请你们各自说说为什么画这些圆形?或者为什么画这些实心点?
  生1:我用圆形来表示水分子。
  生2:我用实心点来表示分子。
  师:请说说为什么画得密密麻麻?或者为什么画得稀稀落落?
  生3:我认为水可能是由很多的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连成的。
  生4:我认为水分子不会是挤在一起,应该是彼此之间有空隙的。
  分析:学生画图显现出学生关于分子构成物质时“分子间有无空隙”的真实猜想,同时画一画也是每一位学生构建各自心中分子模型的过程。
  
  二、在活动中遵循学生的思维轨迹
  
  教学片段2:生活体验中启迪思维
  师:你看看老师老师手里的两个量筒,里面装的黄豆或者芝麻,它们是紧挨着还是彼此之间有空隙的?试一试将25毫升黄豆与25毫升芝麻混合,是50毫升吗?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学生们边嘀咕着“是!……不是!……”边将黄豆和芝麻混在一起,为了混合均匀,没忘了将量筒上下颠倒了几次。“我说肯定会少点去,芝麻钻到黄豆的空隙里了呀,果然只有47毫升了!”
  分析:课本上“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设计精巧,现象明显。但对初一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铺垫与思考直接进行该实验无疑是直奔主题的假探究。因为学生本身并没有进行这个实验的需求,他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黄豆加芝麻”的活动中,“彼此之间有空隙会导致混合后体积减少”的体验可以为学生设计、理解“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搭设一个思维阶梯。
  教学片段3:尝试设计中思维碰撞
  师:水分子之间到底有没有空隙?你能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水、酒精、烧杯、量筒、细玻璃管”,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关于“分子间有无空隙”的假设吗?
  这个问题下去,学生的神情就不象刚才那么轻松而有把握了,每个小组都讨论开了,不时地对着实验器材比划着……
  分析:作出“分子之间有空隙”的假设后,最想做的就是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将面临两个问题:其一,通过怎样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其二,怎样进行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第一个问题学生从“黄豆加芝麻”的活动体验中曾经得到启示,第二个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片段4:设计评价中思维创造
  师: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5:象“芝麻和黄豆”那样,把水倒进酒精,看看总体积有没有减少!
  生6:倒哪里?你该不会是想倒进小烧杯吧?
  生5:烧杯是有刻度的,就不必多此一举倒进量筒了!
  生6:肯定不行!你看看烧杯的最小刻度,那么大的一格,太不准了。
  几乎所有的小组都表示赞同用量筒去量比较准确,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反对意见。
  生7:我觉得用玻璃管更好!
  生9:好什么!玻璃管没有刻度,你怎么读出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生7:我们可以在水里刚加进酒精时做个记号,混合后再看看液面浅下去没有。
  生10:不用作记号,加酒精一直到满,混合前后就很容易比较的。
  生11:我也赞同用玻璃管。体温计就是因为玻璃管极细,液体体积的细微变化就能引起液面显著的升降,它的准确程度才比常用温度计高的。
  分析: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层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初一学生不可能立即设计出如课本介绍那般精巧的实验。较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借助量筒将“酒精与水混合”测出他们的总体积比较前后变化,这是合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尝试着用细玻璃管设计实验。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情,以“量筒有刻度,玻璃管无刻度”、“量筒粗,玻璃管细”为切入点,引导生生互动质疑,对两种实验方案优劣进行评价。这样的思维碰撞,使学生经历了“努力跳一跳”并且成功地“摘到了果子”。
  
  三、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5:实验反思中思维拓展
  各组实验在有序地进行着,突然听见有一组起哄:“老师,他在捣乱!用酒精加酒精!”
  走近一看,果然是个小捣蛋鬼,总喜欢抢器材,和同学唱反调,刚想严肃批评,转念一想:“将错就错!”
  师:刚才××同学是想用实验回答“为什么一定要用酒精与水混合?用酒精与酒精混合可以吗?用水与水混合可以吗?”大家认为呢?
  分析:这一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激起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经过小组交流,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实验验证,从而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隙不一样大,两者混合后总体积才会减小”,大小不同的黄豆与芝麻同时被学生抽象为大小不同的两种分子模型。
  教学片段6:模型选择中思维提升
  师:这三张图片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请你仔细观察:分子变了没有?变的是什么?你认为哪个图片用来表示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最合适?
  生12:物质的状态虽然变化,但分子还是同一种分子,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
  生13:可以查资料确定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是三者之中最大、最小还是居中的?
  师:不查资料,能不能结合平时的体验推理出来?
  学生讨论……
  生14:象海绵那样,最容易压缩的,空隙就是最大的。气体是最容易压缩的,打气的时候,车胎里可以压进去那么多的空气。
  生15:瓶子里多装一点水都不行,一定会满出来的,固体也压缩不了。所以,分子之间空隙最大的图片表示气体模型。
  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宏观现象,模型图片的选择促使学生思考:“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是大还是小?有怎样的宏观实例可以说明?”,从而完成了“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这一典型思维方法的提升。
  科学思维作为一种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方式,它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程,并非一节课所能解决,但只要教师关注学生每节课的思维进程,并利用各种教学活动促其有所感悟。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将提升到一个个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