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全球升级全中文上网将梦想成真

2008-12-29宋雪莲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29期

  
  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启动“由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域名全球升级行动”:“.中国”将于2009年正式进入全球互联网。 据该中心副主任李晓东介绍,升级行动主要内容为:至“.中国”域名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之日,所有“中文.cn”域名的注册用户,将自动获得对应的“中文.中国”域名,无需另行申请注册;在“.中国”域名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后,所有自动获得的“中文.中国”域名,将全部同步升级至“中国域名”全球根域名系统注册库,从而可被全球互联网用户直接访问。
  比如,从2009年开始,您只要在地址栏里输入“北京大学.中国”,就可以像现在输入 “pku.edu.cn”一样,直接访问北京大学网站了。这无疑是互联网历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攻克互联网的最后“堡垒”
  
  “从10多年前中国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互联网上就只剩下域名这一个堡垒了。”李晓东告诉记者。
  “域名是什么?”李晓东自问自答道,比如上新浪网,域名对应的就是新浪网的IP地址。因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作为路由寻址用的数字型标识,人不容易记忆,因而产生了域名这种字符型标识。“而在互联网成立之初,所谓的域名是不存在的。”李晓东告诉记者。
  1997年6月3日,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正式拥有了专门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职责的机构。但那时,互联网在很多人眼里仍高高在上,网民只有区区的62万,大部分人是拨号上网。
  那时,英文不好的人上网意义并不大,因为当时没什么中文网站。而这样的不便,对世界上的非英语国家也是同样的。对此,负责在ICANN(注: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中推进国际化域名工作的中国专家代表张健表示,对于非英语国家,各国网民在上网时因为语言使用的不便,给互联网的更广泛应用带来了明显的制约,这让各国的网民都在期待新的国际化域名 (简称IDN,也称多语种域名),“例如含有日文的为日文域名,含有中文的为中文域名”。
  2008年6月27日,ICANN巴黎年会上通过一项重要决议,“.中国”作为首批新设的非拉丁语系字符顶级域名之一,将于2009年正式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cn、.com、.net等英文域名后缀之外,国际互联网上将首次出现“.中国”这样的非英文域名后缀。2009年,中国域名将正式融入国际互联网,作为中华文化在网络上的国家象征登上历史舞台。
  “毫无疑问,使用中文域名将极大地方便13亿中国人口中的2.1亿网民上网,这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弥合数字鸿沟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李晓东指出。
  
  “中文.cn”域名同步升级
  
  信息产业部公告明确指出,中国域名是在互联网上标识中国的中文域名,而.cn域名是在互联网上标识中国的英文域名。
  早在1990年11月28日,我国就注册了国家顶级域名.cn,但当时我国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因此暂由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直到1994年5月24日,第一台中国国家域名.cn根服务器才落户中国。当时的.cn域名也只有几个。2000年,CNNIC推出“.cn”、“.中国”、“.公司”、“.网络”为后缀的中文域名服务,走出了从根本上汉化互联网的关键一步。到2006年,.cn域名突破180万。
  “但‘.中国’域名的访问曾经需要客户端支持。不过,在‘.中国’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之后,即可实现浏览器直接访问,令访问更加便捷。”李晓东说。
  期间,CNNIC在网易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万多受访网民中,79.4%的网民会注册中国域名。新浪网调查显示,61.22%的网民认为中国域名“将便于对网址的记忆和查找,很快能推广”;55.1% 的网民认为中国域名“将加速扩大中国在国际互联网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扩大民族品牌影响力有间接的作用。”
  .cn域名升级.中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抢注潮,以及给原有的.cn用户带来哪些损害,都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据悉,一个新域名后缀公开注册之后必然带来注册剧增的问题。欧盟委员会统计表明,欧盟的顶级代码“.eu”在向欧盟居民开放注册后,100分钟内注册人数高达30万。
  对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江表示,此次CNNIC的升级行动,所有“中文.cn”的注册用户会自动获得对应的“中文.中国”域名,“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而CNNIC称此举是为了避免“中国域名”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后有可能形成的抢注高潮,保持现有注册用户的升级权利,防止抢注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与会的中国万网副总裁周锚也表示,此举可很好地保护现有“中文.cn”注册用户的品牌权益,避免未来不必要的品牌纠纷。
  
  “利好”中国企业
  
  “以各国用户自己使用的语言接触互联网,将具有容易记忆,容易使用,消除域名意译或音译书写引起的混乱状况,拓展和保护各个实体的网上品牌形象,确保各民族品牌和各民族语言一致性的作用。”李晓东告诉记者。
  之前,我国国家域名与国外域名之间的争夺一直存在。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初期,应用的.com域名,在网民心中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为国家.cn域名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基于对国家互联网战略资源部署的长远考虑,CNNIC对国家.cn域名的推广没有一刻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