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激情”天津
2008-12-29王瀛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32期
天津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同样希望在奥运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拿天津出租车司机老蒋的一句话说就是“天天嘛都不盼,就盼奥运来了能带全家去‘水滴’看场球,过把瘾。”
火热的“水滴体育场”
8月9日,手持中国女足VS加拿大女足的奥运门票,记者心潮澎湃地踏上了“奥运之路”。
座落在天津奥体中心的“水滴”体育场气派非凡。傍晚,前来为女足比赛助威的天津球迷,早在入场前就已经装配一新。他们手上挥舞着五星红旗,身上与脸上都印满了福娃、奥运五环等标志。
他们包含了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各色球迷”,有一家三代扶老携幼的国足“铁杆粉丝”、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助威军团”。
加拿大女足虽然是这场比赛的竞争对手,可是前来“助阵”的加拿大友人在高举自家国旗的同时,也在脸上贴上了中国的五星红旗。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足球爱好者告诉记者,他很看好中国女足,这次是专门来为中国女足加油的。

“你们都别顾着照相,等会该喊的时候还得喊!”一个一身红衣,脸上用油彩涂成一个五星红旗标志的男子操着正宗的“津腔”指挥与他合照的人群。
这名“红衣人”叫梁春鹏,是天津球迷协会的,他们此次共来了二十余名会员,统一身着红衣手拿国旗,一身酷炫打扮,专程为中国女足加油。
梁春鹏向记者介绍,天津球迷协会的会员共有7000余人,都是不同年龄来自不同行业,这些人是因为爱球才走到一起。一位姓胡的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组织到世界各地去看球,这次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终于能让他们“大饱眼福”。
“今天比赛结束,后天我们还会继续随中国女足去秦皇岛。”胡先生说。当记者询问胡先生每年为足球投入多少钱时,胡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今年还没算,去年花了16000元,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看球中得到的乐趣。”
商家“奥运促销战”
奥运进行时,天津的商家们也没闲着。
在水滴体育场记者看到,奥运会纪念品的销售柜台前围满了人,福娃背包、福娃纪念册、奥运纪念文化衫等备受人们青睐。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奥运纪念背包从8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每天没开赛就有很多人前来购买,有时会供不应求。
在隔壁的邮局窗口,记者看到市民们都在排着长队,等待加盖当日的奥运纪念邮戳,奥运邮票、火炬传递明信片、北京和天津奥运赛区场馆明信片早早销售一空。
在天津的步行街“滨江道”上,一些商家早已打出了奥运促销“牌”。一边为奥运加油,一边积极展开“促销战”。佐丹奴把以天津奥运为特色的红色T恤摆上橱窗,“球耀中华”几个大字在红衣上分外鲜明。友谊新天地商场更是打出“为中国夺冠加油,惊喜低折再赠礼”的条幅,将5个约两米高的充气福娃摆在了自家门面吸引顾客,引得来往人群争相与之合影。具有天津代表性的“狗不理包子”,也高挂五星红旗,打出“狗不理创文明奥运,为中国加油”的口号。
奥运足球赛在“水滴”的举办,同样“火了一把”天津的夜生活。酒吧、咖啡厅、KTV歌厅、以及包括24小时快餐店在内的众多夜间餐饮、娱乐消费场所,随着奥运会开幕,这几日都是生意红火。
在友谊路的酒吧街,记者看到,几乎每家酒吧都成了人们奥运的观战场所。酒吧的服务员告诉记者,最近这里的客人大多是来观看球赛的,燕京、青岛等啤酒销量很好,洋酒卖的也不错。在酒吧看奥运,似乎已经成了天津的“时尚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