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2008-12-29朱光福罗小秋

中国市场 2008年49期

  [摘要]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方面大胆实践,成效明显。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育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158-02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目标的有效实现形式。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物流专业大胆实践“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建专业等高职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多种实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1 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工学结合教育平台,是一座校企合作立交桥,需要进行全方位搭建。学院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平台、组织平台、工学结合实训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工学结合教育保障平台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1.1 搭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根据物流人才需求日益细分的现状,提出“一专多向”的专业发展思路,实施“1+X”分流人才培养模式。“1”指1个平台,即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平台;X指多个专业方向,具体包括由学校设计的“菜单式模块”和由用人单位设计的“订单式模块”。其中“菜单式模块”由学校设计,由物流运输管理方向模块、仓储与配送方向模块、企业物流方向模块组成;“订单式模块”由用人单位设计,如港口物流方向、国际物流方向模块等。从第三学期开始按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个性、兴趣选择一至二个“定单式模块”或者“菜单式模块”进行学习。
  
  1.2 搭建高职工学结合教育组织平台
  为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学院积极探索和构建“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建专业的机制,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搭建高职工学结合教育的组织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由重庆市物流协会、市内七家知名物流公司和学院三方组成,负责落实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就业推荐、项目合作等。三方充分利用物流行业和企业的社会资源及学院的办学优势,发挥协会的行业影响和协调作用,形成“三位一体”(“行业—企业—学校”)的产学合作办学模式。
  在三方共建专业的框架下,学院先后与多家物流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与重点合作单位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零缝隙对接,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1.3 搭建工学结合实训平台
  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由各类专业实训中心、实训基地构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校内投入300余万元建成的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功能齐全,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物流操作技能实训平台;通过与合作物流企业在其生产作业场地共建专项物流实训基地,保障了学生练在职场、学在职场。
  
  1.4 搭建高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高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在聚合社会公共资源的基础上为同行和顾客群提供共享型的公共服务。学院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积极为兄弟院校、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学院现代物流实训中心面向兄弟职业院校开放,学院牵头建设物流教育网站,为兄弟院校和物流企业搭建资源和人才供需的平台。
  (2)利用行业搭建平台,与企业密切合作。学院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担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协作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物流协会常务理事,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充分发挥行业的桥梁作用,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学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如协助市教委对重庆市物流类专业基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协助市外经贸委参与筹备重庆市第二届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参加物流发展规划专题研讨等。学院先后被市劳动局确定为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被市教委确定为中职物流师资培训基地。
  (4)加强与香港及境外院校的合作交流。学院多次派人到香港职业训练局、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的物流学院进行考察学习,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专业的教育情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职教经验。
  
  1.5 搭建工学结合教育保障平台
  工学结合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资金、政策等保障措施。
  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目前为该专业已配套投入资金近200万元,规划在二、三期建设中再配套投入600万元人民币;优先资助专业教师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培训;出台系列文件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制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等政策,促使教师回炉到行业、企业锻炼,不断密切校企关系。
  
  2 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思考
  
  高职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搭建和作用的发挥,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尤其学院方在资源的聚合和共享方面要发挥主动作用。学院搭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如下启示:
  
  2.1 增强专业实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聚合效应
  有为才可能有位,有位更需要有为。一个专业的生源规模较大、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师资力量强、实训条件完善,才具备较强的示范辐射能力和社会认同度,行业、企业、同行等相关资源才容易聚合在专业载体周围,形成聚合效应。
  学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载体,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为平台,先后被确定为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和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惠及周边10余所高职学院和市内数十家中职学校,为市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急需人才,学校承建的物流教育网为全市物流教育单位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正因为如此,大批同行愿意支持配合,一些有影响的企业愿意合作。
  
  2.2 构建利益共同体,才能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平台见实效
  合作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教育平台时,除了履行社会职责的考虑外,合作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直接或间接效益,是合作能否持续和见实效的关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必须构建合作利益共同体,让双方或多方均能够在合作中分享更多的利益。
  学院在与相关企业合作时,以企业需求为主,主动提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并付诸实施,在企业业务繁忙需要用人之际,校方积极协调教学安排,协助挑选符合要求的学生,保证企业的用人所需。合作企业在合作中分享到利益的同时也巩固了合作基础、扩大了合作的领域。一些企业在尝到校企合作的甜头后,会主动接洽学生实习或招聘学生的事宜。
  
  2.3 树立错位竞争、共谋发展的指导思想,才能发挥好公共平台的作用
  树立合作基础上错位竞争、共谋发展的指导思想,才能跳出同行相妒的怪圈,主动让同行或顾客群分享工学结合教育平台资源,发挥好公共教育平台的作用。
  一个学校及其某个专业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壮大,只有区域职业教育水平得以提升、行业需求不断增长,才是真正的发展壮大。学院在专业定位方面,力求错位竞争,独辟蹊径,在大家都还没有顾及的“企业物流”领域挖掘空间,在市外开辟实习就业基地。
  总之,搭建区域性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平台,为培养、储备紧缺型高技能物流专门人才、引领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