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弱势者代言

2008-12-29

中国市场 2008年16期

  一、茅于轼:政治好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日前撰文指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财富、自由、对内和对外开放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和政治方面摆脱了毛泽东时代的不自由大为相关。今天中国所谓的问题,从道德滑坡到发展道路其实都与政治相关,其求解在于能否还权于民,用法制保护每个中国人平等自由的权利。
  茅于轼指出,在一党制之下,经济可以取得成就,但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政权是为了极少数人的,一旦发生了冲突,老百姓的利益就没有了,只有执政者的利益。你不能够碰它的利益。但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它不完全是共产党的问题,实际上跟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都有深切的关系。因此,不能说共产党一还权于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中国就民主化了。在中国,上下关系深受传统的皇帝和臣民关系的影响,要改变它,绝非短时之功,好几代人都在努力。(摘自:《绿叶》2008年3月11日)
  
  二、陈志武:中国到了非民主不可的时候了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日前总结了中国因缺乏政治民主所造成的三大损失:第一是有形的制度成本很高。他指出,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73%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产品,行政开支只占10%,而中共政府开支只有25.5%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教和科研事业,行政开支却占了38%,养着庞大的官僚队伍。第二是各类行政管制、审批,逼着企业、个体户、大小单位、个人,甚至大学教授,都去跑关系,“跑部钱进”和事事要审批迫使体制内外、大官小官、是官非官每天要花几小时泡饭局,耗费青春,拖延企业发展。 第三是由于对契约权益、对私人产权保护不可靠,执法机构缺乏公信力,要么使许多创业和交易无法做,要么就交易成本特高,抑制民间创业倾向。(摘自:中国学术论坛2008年3月5日)
  
  三、温铁军:中国的改革收益与成本不对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日前表示,任何国家的改革都既有改革收益又有改革成本。成本大于收益的,就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情况在于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执政党十六大以后的改革和以往改革相比,其实是在接受了既往改革的收益的同时,试图化解以往改革带来的成本,防止改革失败的可能最终演变为事实。f83ccbb7e68e3a7d3e2d94f71ce21be5因此,当前是这样一种必须承担已经产生的制度成本的条件下的改革,而不是90年代的改革。那时,似乎只要改革就产生收益,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改革是能够产生增量的。然而,即使按照这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到90年代中期前后,这种改革带来的增量就已经很难继续产生了。(摘自:《南风窗》2008年3月3日)
  
  四、赵晓:房地产带来全社会最大的不和谐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日前表示,房地产调控政府承认的确要搞社会保障,住房全世界都是两个轮子走,一个是市场化的轮子,一个是社会保障的轮子,我们只有一个市场化的轮子没有另外一个社会保障的轮子,所以出了问题。2006年政府承认我们要两个轮子一起走,但是这个轮子目前存在问题,政府承认它要请客,但是它不想买单,想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来让市场买单,此路不通。他进一步指出,政府和谐社会的做法是给农民农业税的免除,给他一些好处,但是做得很不够,甚至有点“虚伪”。因为你已经把农民的家都抢光了,还给他一袋大米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必须回到产权的基础上,土地产权从来都是中国所有问题的命根子,今天也是这样。中国的改革无论是房地产改革还是城市化改革绝不可能避开这个问题。(摘自:赵晓本人博客2008年2月22日 编辑: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