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错位“红旗”落地
2008-12-29杨兴国
中国市场 2008年16期
当年许多外国官员来中国的三大心愿就是“见毛主席、登长城、坐红旗车”。
红旗轿车曾在2005年6月份的一次最有价值的品牌评估中,以54.56亿元的品牌价值雄踞轿车行业榜首,然而,耀眼的光环并没有给红旗带来骄人的业绩。
尴尬的处境
2007年8月,一汽轿车发布的半年年报显示,一汽上半年净利润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近60%。和我国汽车市场销售状况渐入佳境极不协调的是,红旗轿车的销量近年来逐年下降。从2002年到2005年,红旗销量由近2.7万辆减少到9000辆,2006年红旗和奔腾一共才销售了1万辆左右,2007年上半年,红旗品牌轿车不足1600台。
新红旗HQ3上市境况也不容乐观,2007年7月,北京一家红旗轿车的经销商反应,“好的时候,红旗HQ3每个月的销量有一两台。”
曾几何时,红旗曾是国人心中尊贵的“领袖车”,而今神秘的面纱揭去,红旗已经辉煌不在。在一汽轿车的一次展示会上,一位国家某部委机关采购官员直率地说:“我们现在基本不再考虑购买红旗车了,觉得它的档次不够。”
其实,这也反映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品牌的错位
红旗轿车从昔日的辉煌荣耀,变为今天的步履艰难,因该说有整个民族汽车工业弱势、自主研发和创新乏力等原因,然而更致命的硬伤还是品牌战略管理的失误,红旗品牌错位,偏离了自己品牌核心价值的主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红旗经不住诱惑,弃“官”从“民”,昔日的尊贵的“领袖车”今日自贬身价,服务于普通大众。为了短期利益,更是进入城市出租车市场,虽然提升了一定的销售量,但看着大街小巷陈旧的红旗出租车,谁还会想到它曾经是集尊贵、权力和地位于一身的“领袖车”呢? 难怪红旗在许多人眼里成为低档货,其销量逐年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品牌高、低档之间的垂直延伸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