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作剧小吃店”淘金70万

2008-12-29

中国市场 2008年37期

  
  2003年春节,平日喜欢搞恶作剧的陈静因为图一时开心,捉弄了男友一番,谁知,这次恶搞给她带来沉重的后果是男友提出与她分手。
  之后,因为心情不佳,陈静无心工作,竟然炒了老板的“鱿鱼”。她躲在租来的小屋里,整日都觉得忿忿不平。一天晚上她听收音机时,节目主持人刚好谈到恶作剧,当主持人说到“其实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搞点小恶作剧有助心情放松,使人欢畅大笑”时,她心里一激灵:搞恶作剧并非都惹人厌嘛,只要搞得妙,说不定还能赚钱呀!现在的城市到处都有酒吧、网吧、什么吧的,不如我就开间笑吧,专卖恶作剧!
  说干就干。为了租到地段好的场所,她跑遍了市区,找好房子后,陈静给“笑吧”起名叫“开心笑吧”小吃坊。开张大吉那天,门口的招牌上醒目地印着几行大字:为了让大家开心大笑,凡进本吃坊的顾客,只要讲一个无伤大雅的有关恶作剧的笑话,或者做一个恶作剧,逗大家开怀大笑的,免费提供饮料和食品!欢迎光临!
  其实,陈静的灵感来自美国生意人的经营之道:用看似吃亏的点子诱人们多消费,最终算起来还是自己赚了。当然,她的“笑吧”不是真的出卖恶作剧,而是经营一些茶水、酒水、咖啡、饮料以及小吃等等。凡是来“笑吧”吃东西的客人,只要讲一个有关恶作剧的笑话,或者做一个恶作剧,就可以给他提供免费饮品,她相信这一招肯定可以吸引很多顾客。而顾客们又不可能全都讲笑话或搞恶作剧,只要消费的人多,即使有一部分是免费的,她依然有赚头。
  当天,这幅奇特的招牌和装修清新浪漫的小吃坊就吸引了许多顾客。自然,借饮食看热闹的人多,而为了免费大快朵颐而说笑话、搞恶作剧的也不少。一个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男青年是和他女朋友一起来的,他笑眯眯地说:“请大家跟我朗诵一首诗好不好?‘暗石竹,暗石竹,暗石大春竹’。”众人不明所以,跟着他读了起来,读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男青年说的是:“俺是猪,俺是猪,俺是大蠢猪!”大家乐坏了,“轰然”大笑起来!就这样,男青年和他的女朋友有了一顿免费的丰盛午餐。此情此景让许多人跃跃欲试,但大部分顾客的现场发挥不太好,只能乖乖地掏钱。一个月后,陈静盘点了一下,发现除去各种开支后,她竟然净赚了8000元!
  2004年6月的一天,当一位顾客讲了一则笑话后,陈静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既然这些恶作剧笑话和小恶作剧那么逗人喜欢,有些还是顾客即兴编出来的,如果征得他们的同意,把它们收集、改编成笑话或短信息,投给一些有此需要的报刊或网站,不就可以一箭双雕吗?
  从此,陈静每晚就在灯下整理白天顾客自编的恶作剧笑话或小恶作剧,全部写成文字。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就寄给全国各地的报社杂志,特别是一些小报小刊,连一些内刊也没放过。没想到稿件统统被采用了,每条最少都有10元稿酬,多的还有40元呢!半年后,陈静竟从中获益差不多两万元。
  2006年3月,陈静和男朋友刘奇重新编写这些从“民间”搜集来的恶作剧及恶作剧笑话,整理成本后,寄给了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的负责人看到这本笑破肚肠的“整人”笑话后,当即决定出版。于是,这本后来叫做《笑掉小牙》的恶作剧笑话出版后,销售得不错,陈静从中又赚了一笔。
  2006年秋天,对于陈静来说这也是个丰收的季节。她盘算自己的资产加上出书所赚的钱,此时已达50多万!到了2007年6月,她和刘奇再次盘算了一下,两人总资产已达到70多万元。(摘自:《大众商务·小投资》2008年第5期)
  点评:经营之道,不在于以短视的目光斤斤计较,而在于能以长远的眼光作出判断。“恶作剧小吃店”首先是一种吸引人的新奇事物,其次也是店主与顾客之间的一种心理博弈:从表面上来看店主是要吃亏的,然而从长远来看,顾客搞恶作剧的现场发挥肯定不能总是如人意,顾客也不大可能总是冲着“免费”二字光顾该店。比较可能的情形也许是:顾客喜欢上了小吃店的快乐氛围,而人气的聚集和口碑效应却会让小店的生意更加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