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因为洞悉所以专注
2008-12-29赖珍琳
中国市场 2008年37期
他上遍所有最火的财经与时尚杂志,在百度的“李彦宏吧”上,文章篇数超越所有中国的CEO。
他一贯以克制、内敛、新锐的形象示人。
面对时常突如其来的鲜花和掌声,他总能不为所动;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和各种论坛会议的邀请,他总是极其谨慎地婉拒,算是曝光率最低的大牌之一;面对外界的猜测和质疑,他总能以一名理科生的理性逻辑来解析释疑;无论面对诱惑还是困难,他总能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转,理智得像一台服务器。
自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百度就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则传奇。上市首日股价飙升3.5倍,收盘价122.54美元,打破Google上市当日的价格与升幅,缔造了“百度神话”。而创办人李彦宏的一切,在中国也成为一则不可动摇的神话。
他上遍所有最火的财经与时尚杂志,在百度的“李彦宏吧”上,文章篇数超越所有中国的CEO。外界对他的形容词汇总是离不开相貌英俊、人品谦逊、气质儒雅等赞扬词汇。到任何地方演讲,都有热情的粉丝跟着进洗手间索取签名。
台湾之行
7月,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受台湾财经杂志《今周刊》之邀赴台湾最负盛名的大学台湾大学演讲,他成为了台大50多年来迎来的首位祖国大陆的最重量级全球商业领袖。
29日晚,李彦宏在台大发表演讲,在演讲后的问答中,台下听众与李彦宏互动热烈,问题不仅涉及“百度”的成长经验、海外市场开发、互联网技术的未来趋势等专业问题,还有人讲述了使用“百度”的感受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有不少人问及李彦宏个人的人生观、财富观,显见台湾社会对“百度”、对李彦宏都并不陌生。
记者在演讲现场也感到非常意外,听众与首次来台的李彦宏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距离感。“‘百度’的标志是不是应该更新?”“‘百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您谈谈‘海归’的创业经验”……听众的提问很踊跃也非常细致,连递话筒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抢着提问。
最有趣的是,一位年轻人对李彦宏说:“我在美国留学时,200多块(美元)买进‘百度’股票,400多块时卖出。我要谢谢‘百度’帮我挣到最后一学期的学费。”
其实,就商业层面来看,李彦宏完全没有动机来台湾。百度在台湾没有办公据点,也不曾雇用任何一位员工,联络管道完全是靠朋友帮忙。百度海外扩张的据点,一直放在超过一亿人口的日本,两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从来不在考虑名单上,他没有理由在这时排开行程,花上整整五天的时间,冒着台风的风雨来台走一遭,就算要考察,目的地也应该在日本,而非台湾。
爽快允诺成行的背后,李彦宏只提出两个条件,第一、希望见到马英九;第二、想去一趟日月潭。想见马英九,理由很容易想象,一个是台湾新任领导人,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两人同样是美国海归派,一样是浓眉、大眼、直鼻的帅哥,光是站在一起照相,那画面就值得回味!至于想去日月潭,原来是工程师的天生性格使然,原来,行程确定之前,他花了一些时间上自家搜索引擎,查了台湾的资料,惊觉在百度的统计中,查找“日月潭”这个关键词的次数,竟然超过了“台北”,于是他决定到日月潭走一遭。
在《今周刊》安排下,他如愿与总统马英九、台湾产业人士,如网络家庭董事长詹宏志、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等会面;他也游历了日月潭与101大楼。尤其是与马英九会面显得相当轻松,李彦宏畅谈了自己从硅谷到北京创业的心路历程。两人还谈到彼此家世与背景相似之处:同样都是留美“海归”,都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两个女儿。
几天的近身观察下来,记者似乎找到了李彦宏想来台湾的“真正”原因:他想要用自己眼睛“搜索”在百度成千上万笔资料中找不到的台湾印象。
专注源自于“愿意放弃”
任何人说起李彦宏的成功之道,总是离不开两个字:“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他从19岁上北大开始接触信息搜索技术,到创立百度的21个年头里,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搜索领域。因为专注,他第一次在中国留学生聚会上看见妻子马东敏,就认定她是一生伴侣,热烈追求后不到四个月就闪电结婚,如今育有两个女儿。
与李彦宏共事最久的高层主管、百度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说,2000年10月,百度进行第二次创投融资,拿到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当时正逢网络泡沫化,百度也还没开发出营利模式,外界觉得百度只做搜索一定做不下去,很多人来找李彦宏谈各式各样的合作,甚至连生物制药的公司也来敲门。李彦宏对这些人只提一个问题:“这件事和搜索有没有关系?”当对方答道:“没有关系!”李彦宏就说:“那请回吧!”
一直到现在,李彦宏和主管们讨论新业务时,也一定会问:“这件事和搜索有没有关系?”
任旭阳又说了一则小故事。百度在那斯达克上市一个月后,公司举行全员大会,当时所有人都被成功冲昏了头,觉得什么都可以做,当每个人都兴致高昂地谈论各种可能性时,李彦宏对全体员工说了一番话。
他说,“我有一块钱的时候,我投入搜索;我有一个亿的时候,我投入搜索;当我有一百个亿的时候,我还是只做搜索。”接着他说明,搜索是全世界最火的产业,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软挤破了头想进来,还不见得有机会,百度已经在这个产业最核心的位置,为什么还要往外走?
李彦宏说,一般人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有2亿用户的公司,每天要面对多少诱惑。这样的诱惑,连Google也抵挡不住,从搜索核心技术,走向了多元化开发平台,购并YoutTube、DoubleClick、Postini,布局在线文书软件、手机操作系统、虚拟实境、户外广告与硬件产品,几乎所有能想到的科技市场位置,Google都插上了旗子。
但在百度,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围绕着搜索而生的:贴吧,能辅助网友交换讯息、增加搜索的网页数量;C2C拍卖平台,能帮助消费者搜索到想要的商品。“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一件,一做就是八年,而且还会再做下去。”李彦宏甚至明确地说,虽然无法预测十年后的百度会推出什么服务,但营利模式一定还是“搜索付费(Pay per search)”。
冷静者才有正确判断
成功者的坚持叫做执着,失败者的坚持叫做固执。当外界赞扬百度的专注策略时,更重要的是,李彦宏凭什么这么有信心?凭什么敢持续坚持?
凭着入微的观察力搜集情报,而后做出正确判断,是李彦宏的特长。
1987年,来自山西阳泉的李彦宏进入北大,他选择了信息管理系。“在那儿,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很精采。这让我逐渐形成了不轻信、不跟风的思惟方式。”李彦宏说,北大的四年求学让他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李彦宏大二时,正逢八九学运风起云涌,那时校园里最有名的学生,是像吾尔开希那样的学运分子,而李彦宏只是静静旁观。他亲身感受到六四事件之后的北大,气氛如何从相对开明回到极端保守。他没有向同学发表过对学运的意见,只说了一句话:“中国十年内都不会再有学运。”如今看来,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百度前任副总裁梁冬接受访问时曾说过,李彦宏很喜欢给人提问。“坦白说,我们公司里的人是有些害怕他,他太理性了,他老是问一些让人一下子无法回答的问题。”梁冬还说,李彦宏学习能力非常快,“第一次跟他说那些他不了解的东西,你还可以夸夸其谈,但第二次就没办法糊弄过去了,他逼迫你(员工)一直要跑在他前面。”梁冬说。
在公众场合中,李彦宏的眼睛永远是忙碌的,耳朵永远是张开的,不错过任何一个讯息。例如当他接受《今周刊》邀请访台,且与台湾网络界人士会面宴席时,Yahoo!奇摩总经理洪小玲坐在隔壁,李彦宏不太发言,只是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问她台湾电子商务的景况与产值,问台湾网友的网络行为模式,十分专注。
搜索引擎及社群联结,创造了百度王朝,如果下一步,他能仿照百度发展过程,把自己脑中与台湾的情感联结,扩大到社群,那互联网的力量,也许真能在两岸人民互动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摘自:台湾《今周刊》2008年第607期 编辑:何乐)
点评:张朝阳之于搜狐,李彦宏之于百度,丁磊之于网易,马化腾之于腾讯,甚至陈彤之于新浪。这些企业领袖,在某种意义上,都已化为了时代的符号。谁将是中国互联网的王者?人们是不是还习惯于腾讯的QQ、百度的搜索、新浪的新闻、盛大的游戏?也许仅走过十多年光阴的互联网世界还难言成败,但是“雅虎们”成长的烦恼也在告诫这些网络掌门们,没有什么不可以超越,若没有了创新和开辟新业务的洞察力,市场将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