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区域特色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

2008-12-24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新课程

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委员会

2002年,宣武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首批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实验。几年来,我们坚持 “政府行为推动、学校主体实施、教科研工作支撑、家长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观念转变和课堂教学”两个基本点,以促进“教师专业长足发展、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工作特色发展、教育管理创新发展”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建立了分层管理、务实高效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宣武课程改革的区域特色。

一、创新管理,精心组织课改实施

1.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实施中小学质量监控方案,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采用教学督导、教学视导、教学行为观察记录、对话交流、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学业测试、自我陈述等多种方法,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学生学业水平等方面进行监控,在全区进行学科质量分析,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估管理。

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加强自我监控。我区出台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各中小学每学年对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区教委及时汇总学校情况,全方位了解区域内所属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年度总报告,制定年度加强与改进教学工作的计划。

建立中学学情测试制度和课改总结表彰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年对新升入初中的全体学生进行包括学习能力和习惯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和测试,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奠定基础。结合我区实际和学校特点,开展了对初中课改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课改总结表彰制度,引导学校对“减负增效”开展研究,关注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研训一体,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通识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全员、全程、全面的培训理念,坚持每年两次组织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以研讨、反思等为主要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育观念。

加强学科培训,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我区将新课程各学科培训纳入“十五”教师继续教育,贯穿于教研活动的始终。解读学科实验教材,进行教法辅导培训和研讨,启动新课程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课,重点解决学科教学落实新课程的具体操作问题。培训所用课时计入继教学分,为学科培训提供了时间、师资和物质保证。

实施教师带薪脱产培训,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5年,区教委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岗位培训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提高专业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施教能力,培养名师专家”的培训目标,分期分批对中小学全体专任教师实施带薪脱产培训。全区共举办了6期22个培训班,培训教师474名,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以校为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推进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施教能力。通过培训,教师深化了对新课程实质的理解,完善了知识结构,通过反思教学行为,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施教能力。宣武区外语实验学校开展的体验性教学活动,北京市育才学校和第六十三中学开展的艺术综合课程的探索,在市区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我区第十四中学、第六十六中学被评为北京市校本培训先进校。

组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总结和反思。我区的具体操作是:文献研究——研讨——制定计划(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校际交流——修定计划——实施——反馈研讨——调整完善方案——实施——形成策略。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初步把握了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通过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课例研究等形式开展个人反思;通过学习型小组建设、教师论坛、结对帮扶、集体备课实现同伴互助;通过专业书籍、文本资料、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实现专业引领,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2007年,我区对校本教研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梳理,编写了《校本教研实施手册》。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特色发展。6年来,宣武区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立足宣南文化,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小学开设了50多门校本课程,中学开设了200余门校本课程。宣师一附小首创的德育品牌——“新童谣文化”,使“新童谣”唱响校园,唱响北京,走向全国,并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三义里小学的“茶艺实践”校本课程、上斜街小学的“空竹”校本课程、育才学校的《走进先农坛》、北纬路中学的“节日文化”、琉璃厂小学的“琉璃厂文化”、陶然亭小学和十五中分校的陶然文化课程等,都形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2008年,康乐里小学和师大附中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校和先进校。

4.专业引领,建立教研工作新机制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年来,我区小学共召开了十届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了全区中小学“智慧教师,生命课堂”系列研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总结推广了名师、骨干教师教学经验,带动全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突出服务功能,教研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实施新课程以来,教研部门将工作重心下移,立足于基层学校实验教师的需要,建立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每所学校均有几名固定联系的教研员,加强对学校的集体视导和学科视导,把研究和指导落到实处。教研模式由原来的教研员唱“独角戏”变为教师合作探究,同伴互助,将校本教研与跨校联合教研相结合,为校际间的联系、辐射和沟通提供支持。

科研导航护航,课题研究带动整体提高。我们倡导所有实验教师在“科研状态下开展工作”。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为支撑,以课题研究带动课程改革实验,让教科研部门为实验工作导航护航。区教委制定了实施新课程教育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等8项大课题19项子课题,各学校根据区里提供的研究课题,确定本校的子课题,制订实验方案并认真实施。教科研室在主持“新课程观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新课程理念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等实验任务的同时,还指导各学校确定子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获得提高。

5.实施课改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开展“三走进”系列活动,扩大课改样本校的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巩固课改样本校开放日活动的成果,我区组织开展了“三走进”活动(走进示范性高中校、走进课改样本校、走进示范幼儿园)。6年来,先后走进了回民小学、北京小学、宣师二附小、白纸坊小学、华夏女中、师大附中、育才学校等40所中小学。通过“三走进”活动,促使学校对本校的课改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其他学校也分享了他们的成果,推动鲜活有益的课改经验在校际间、区域内的共享。

定期举行干部交流活动,实现管理资源的共享。为促进课程改革“领军人”的观念转变,加强校际间的学习和交流,组织开展每年一届的课程教学研讨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题研讨系列活动、教学管理创新征文活动、教学校长论坛、德育校长论坛等,促使各位校长向“进得去课堂、说得出名堂”的专家型校长迈进,确保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以骨干教师为依托,发挥优秀师资在课改中的引领作用。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小学举办了“红烛杯”、“宣新杯”教学研讨活动。中小学共组建了两届“名师讲学团”,成立了14个名师工作室,4个特聘教师工作室,3个校长发展导师团,实施“1-4-1”骨干教师工程,完善了跨校联合教研制度,通过名师下校指导、师徒结对、跨校教研等形式,充分发挥优秀师资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6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教师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逐步形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在2004年、2005年北京市课改表彰中,我区共有5个学校和单位、26名个人荣获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北京小学、宣师一附小、回民小学、第六十三中学等学校的课改工作总结收录全市课改工作汇编中,第十四中学、第六十二中学、分院附中在全市课改总结表彰会上进行发言。□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