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形成策略探究
2008-12-24黄旭升
黄旭升
目前,主题的形成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个合格或者有价值的活动主题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要求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水平,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和活动环境资源的提供等。一般说来,开发一套较完整的活动主题资源,需要3~5年的运作周期。有效地利用全国各地已有的活动主题资源,根据本地区、本校及学生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改编,是形成一线教师可利用活动主题的主要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形成,主要经过发现、确定、生成、完善等几个阶段。
一、问题的发现、提出与教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一种探究学习方式,内容指向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应该是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有一部分对于成人来说已经解决,但对于学生仍然有很强的探究意义;也有些确实是没有人涉足过的,而又适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提问题不是困难的事情,而会提问题却相当有难度。会提问意味着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可行性、有社会意义,这样的要求对于学生很难。因为无论成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完成一个任务,即如何去解题,而不是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者。所以,目前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或任务下思考、分析,对产生的小课题开展活动。问题来源于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中感受、观察,积累相关经验。
1.问题的来源及特点
就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状况看,大量的任务型问题和部分学生自己提出的自主型问题共同构成了问题群体。
任务型问题一般不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它们有的是学生现有活动材料中的;有的是学校根据总体教育教学计划提出的;有的是学科课程延伸出来的,这部分问题提出的主动权在教师,然而并不是说教师直接把问题提供给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营造相当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对某一个事物产生兴趣,进而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很多版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都是在总结、精炼已有活动后编写的,其中的活动主题一般都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是任务型问题的主要来源。
自主型问题一般由学生主动提出来的,有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的是学生不解的,等等。自主型问题一般也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提出。“是什么”的问题较容易解答,一般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就可以找到答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就要通过学生较深入地研究才可以解决。目前,鉴于综合实践活动尚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也较大,“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单独作为主题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查询资料、整理资料的技能,而且一些文化类活动内容也比较适合这个层次的问题。另外,“是什么”也是可以与其他两类问题共同解决的,它一般还是后两类问题解决的前提,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先弄清楚“是什么”,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为什么”、“怎么办”。
无论是任务型问题还是自主型问题,它们的产生都有共同特点。首先,任何类型问题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可能提出问题。第二,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学生在他们的生活半径之内可以接触到的,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的问题。第三,这些问题都是要由学生提出来的,即便是任务型问题,教师在操作的时候也会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等办法实现这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这个过程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内化、认同过程。
2.问题的提出及发现
教师,一方面要做学生提问的指导者,另一方面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如果一味片面地追求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找不到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把时间浪费在过多的争论、筛选上。其实,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开展研究的问题,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这时候就应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地感悟,自主地发现问题,如讲一个小故事、放映一段影片、转述一则新闻报道、做一个小实验、重现一种现象等。有些问题可以开门见山地送到学生面前,难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开展活动。
3.问题的有效指导策略
我认为,教师应当在活动前进行尝试,找出活动的主要脉络,体会活动中的重点、难点,梳理出学生在活动中涉及的三维目标框架,成为一个真正的先行者。北京市西城区进步小学的教师在指导《圆形剪贴画》活动前,剪了上百个圆形纸片,反复实验,用心思考其中的奥妙,不仅掌握了圆的基本变形技巧,还发现了遮挡、拼插等技法,最终总结出变形的内在规律,为有效地指导学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师进行活动尝试等于在确定本活动可预设的部分。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即对学生的能力在哪些方面进行培养。其次,要明确学生开展活动的自身基础。这是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基础,兴趣、情感基础,身体条件,家庭及生活环境等。另外,教师要对活动主题本身进行分析,如可以分解为多少个可活动的小主题,通过哪些步骤可以完成活动等。
教师可采取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提问:(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心里多问“为什么”、“怎么办”;(2)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感知社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有兴趣的社会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3)定期开“问题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交流问题的机会。
二、活动主题的生成
从主题结构上,活动主题可分为系列主题和单一主题,它们之间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单一主题是从总主题中派生出来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系列主题是由单一主题构成的。目前,在不同地区、学校,这两种主题都普遍存在。系列主题比较适合针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活动,尤其是能配合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某类事物或现象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或者从不同深度去研究。单一主题是以某个主题为独立单位开展活动的。它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及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
1.主题在探讨中共同确立
学生发现的问题有些是可以直接作为活动主题,有些问题可能范围过大,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实践,寻找切入点,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活动主题;还有些问题不适合学生研究,或是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或是社会价值不高,就不能成为活动主题。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确立主题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分析问题过程。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搜集一些资料,或者作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目的是让学生科学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再认识,因为前面我们说过很多“问题”是教师预设的,通过一定情境让学生“发现”的,这其中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都不足,需要通过一个实践过程来再认识这个问题。有位学生曾向教师提出学生加餐奶盒值得研究,上面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教师认为主题太小、太单一,可是这个学生锲而不舍,联合其他学生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不仅说服了教师,还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支持。可见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活动主题,要有一个分析、论证过程。在对所要研究问题进行调查后,学生自然会有所取舍或调整,在这个阶段甚至可以召开“问题分析会”,让学生进行充分论证,从而最终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在活动中不断生成
很多主题是在活动中得以不断地生成与修正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预知活动中将要遇到的所有情况,更不可能无视活动中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出现,所以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新的活动主题,是本课程的一个特点。这种生成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活动中认为先前的预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有扩充活动目标的必要,于是拓展活动,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内容。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对活动本身或学生基础不够了解,导致预设不到位;或者是教师主导意识过于强烈,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把活动搞得包罗万象。此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慎重,应侧面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新加入内容的需要和兴趣;还要注意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等;事后要积极反思,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以便重新审视整个活动。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主题。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同样要慎重,首先要表扬学生这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然后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新问题,确定它是否可以作为新的活动主题或小主题。例如,在《地名有学问》的活动尾声,有两组学生分别提出了《立交桥冠名权》、《地名与公交站牌》等新的活动主题,引起了班内学生的共鸣和研究兴趣,觉得主题贴近生活、有实际研究价值。
3.主题在反思中进行完善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做好反馈、反思工作。要向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和相关人员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自我反思。尤其应注重对活动主题形成的反思,对比预设情况和实际情况,对比确定的主题和生成的主题,对比预期效果和最终结果,从整体上明确本活动主题的优劣,进行有效地增删,最后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主题。例如,西城区德外二小的教师在两个学年中,经过不断地反思、调整,将一个原来只有2~3课时的《我为卡通狂》的主题,改编成了历时两个月的《班级吉祥物》主题。她剔除了原主题中针对卡通画的设计任务,只保留了对卡通形象的了解部分,引入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任务情境,形成了项目设计任务,指导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推荐、评选全过程。教师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建立在细心的观察和对学生调研基础上的,反思是调整的基础。
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的教育,自身缺乏内在的知识、能力基础,执教有相当大的困难,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和积累过程。小学生对此课程也是初步接触,因自身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所限,活动或研究多以模仿和体验为主。基于上述的现状,对于活动主题的确定,我有三条建议:一是借助已有的活动资源,例如,活动材料、校本课程、专题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台阶,借此一步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把握能力;二是教师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发挥自身多种角色的作用,与学生共同成长;三是学校应有课程整体规划,每学年统一整理、优化活动主题,逐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