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变革与精神价值追求的变迁
2008-12-16刘源源
刘源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革,社会历史发生了巨大变迁,社会精神价值追求也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合理性和务实性的特点。探寻中国社会精神价值追求变迁的轨迹及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精神价值体系的走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当今社会精神价值追求,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精神价值追求;变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141—03
随着我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发生一系列转变,同时引起社会精神价值追求产生变化。探寻中国社会精神价值追求变迁的轨迹及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精神价值体系的走向,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开展。
一、我国社会精神价值追求的变迁
1.主体自我意识增强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①建国之初,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决定了革命集体主义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价值追求,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牺牲小我的精神为社会所褒扬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种观点在这一时期基本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为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往往走向极端,个人利益被忽视甚至被挤压。而这种绝对的、近乎极端的集体主义精神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初期却成为了束缚人们追求合理个人利益的思想障碍。
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本质上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必然会冲击旧的社会精神价值体系。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人们的思想逐步获得解放。特别是由于“左”的思想与政策逐步被摈弃之后,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有所触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变化。一方面,社会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仍得到认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西方思想文化不断涌入,精神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开始出现。人们不再认同那种绝对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的片面的思想观念,逐渐调整精神价值追求,在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前提下,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力求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门日渐放开,“西风东渐”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在纠正了“左”的偏差时,又出现了“右”的干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悄然蔓延甚至泛滥。利己主义盛行使社会缺乏责任感和正义感,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使社会缺乏互助与温暖,自由主义无法规范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社会缺乏诚实和信誉。这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精神障碍。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引起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精神价值追求引上健康的轨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相对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诉求也日益迫切。实践也一再证明,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不可以缺失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主义为主流的价值取向比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更符合现代化的性质,更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时代呼唤着集体主义精神价值的回归。但是不同于建国之初那种被扭曲的“集体主义”,而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尊重国家社会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即始终倡导坚持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但与此同时,更强调这个集体主义必须是包含了个体切实利益在其中的真正的集体主义。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和谐思想与竞争理念融合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和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比如,儒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提倡“非攻”、“兼爱”。可见,追求和谐,崇尚和美是自古以来人们比较注重的精神价值取向。但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因此,不可避免的具有历史局限性。比如:只崇尚道德价值而否定功利价值。强调和谐而忽视竞争,乃至倡导无原则的“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把竞争与和谐对立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又出现了否定和谐的“斗争哲学”。宣扬“不斗则修”、“不斗则垮”,把主张和谐视为“折衷主义”予以否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传统的保守的思想观念遭到了强烈的冲击,勇于竞争、开拓进取这些在传统社会中比较淡薄的观念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竞争观念的确立与增强,在市场经济中正发挥着积极而有成效的作用。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方面是优胜劣汰,激励人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过度竞争”,乃至出现“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把竞争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之上。这种不择手段的竞争扭曲了竞争的正确涵义及其真正价值,反而导致社会无序,进而破坏社会和谐并最终使所有人受害。不正当竞争不仅损人而且也不利己,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把竞争与和谐统一起来,把竞争作为“另辟蹊径”,而不是“打击”同行的手段,摈弃“同行是冤家”的旧观念,消除“小人同而不和”的现象,要以“君子”之风树立竞争与和谐相容的理念,把和谐与竞争融于一体。经过多年的努力,以竞争促进和谐,以和谐引导竞争的新观念正在形成。许多企业在竞争中建立了和谐的合作关系,又在和谐的合作中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活力。实践证明,把和谐与竞争结合起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3.由狭隘到宽容的转变
中国社会的精神价值追求由过去的狭隘转向宽宏大量和兼容并包。改革开放以前,如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单一性一样,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也比较单一,强调一致性、同一性,凡事强求一律。排斥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价值取向,甚至把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价值观念统统视为异端,加以讨伐和批判。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题的,首先是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使人们摆脱了凡事都要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的禁锢,在社会精神价值上也出现了尊重个性、允许差异性、包容多样性的新气象。对不同观点的包容,甚至对“另类”在不违背主流和原则的前提下也给予宽容。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做到“兼容并蓄”,克服了以往社会精神价值取向的狭隘性,树立了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允许和宽容不同观点的价值观,极大地活跃了思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古倡导“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不仅对内大力倡导宽容,对外更是大度。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处理国际关系就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在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中,既主张牢记历史教训,更注重面向未来。这种价值观使我们的大国风范大大提升,赢得了世界的赞扬。为改革与建设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但要指出,我们讲的宽容不是绝对的、无原则的。对内要以宪法、法律、道德以及情理为准绳,对于那些有违人性、有违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行,不主张无原则的宽容,否则就会成为纵容。对外讲宽容一定要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以不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为底线。宽容不纵容,以博大的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共生理念,倡导宽容的精神价值追求,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营造精神氛围,这也是为了尊重绝大多数人的诉求和利益。
4.幸福观的嬗变
幸福观念是人们精神生命的核心,也是任何时代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追求。人生以追求和实现幸福、快乐的生活为己任,对更美好、更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的匮乏,人们往往把物质生活的改善作为幸福生活的重要甚至第一标准。连姑娘找对象都把“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作为婚嫁条件。改革开放初期,在解决温饱的过程中,人们还是把物质生活的改善视为幸福的标志,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成为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虽然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精神生活却依然贫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逐渐发生新的变化。现如今,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需求,在物质生活需要普遍得到满足并日益富裕的前提下,当代人更倾向于追求生活的质量,注重精神生活的幸福,努力寻求和营建生命赖以依托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人们对一些城市生活幸福指数的关注,以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反映了这种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的幸福观,让人们的幸福生活既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有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升华。此外,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仅使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频繁和密切,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人们在关注个人幸福的同时,开始关心他人、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幸福,这就把个人的幸福与社会整体的幸福统一起来,人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不忘去关心帮助他人,再创造幸福去惠及他人和社会,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慈善事业即是很好的明证。
二、我国社会精神价值追求变迁的主要特点
人的精神价值追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神价值追求与社会变迁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精神价值追求的变迁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精神价值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特点。
1.多元性
建国初,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政治一元化管理,导致了全国人民精神价值追求的高度一元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们开始否定和拒绝单一的精神价值追求,精神价值追求的多元化日益明显。有人以集体利益至上,有人以个人利益为标准;有人注重社会整体秩序的维护,有人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有人重义轻利,能够存义去利,有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有人以为国家民族事业奋斗终身为价值目标,有人以自我奋斗、自我幸福为价值取向;有人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人选择一种游戏人生的生活主张。总之,在当今社会,绝对一元的精神价值追求已不复存在。这种多元化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社会格局息息相关。多元精神价值追求并存的格局一方面给社会带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活跃、主体作用的增强,另一方面,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容易出现困惑,在进行价值评判的时候,更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导致真假是非难辨、善恶美丑不分,造成社会现实生活的无序与混乱。
2.开放性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中国人的精神价值追求由原来的保守逐渐走向开放。首先,在对世界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方面。我们曾长期把西方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划等号,对其采取一概拒之门外的“封闭”政策。一提起西方的精神价值观念就斥之为“精神垃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洋为中用”的前提下,大胆吸收与借鉴西方精神价值体系的合理成分,重视人性关怀,尊重包括对动物在内的生命的爱护。特别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无论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还是体育场馆水立方、鸟巢的设计,包括开幕式、闭幕式的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吸收了西方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先进成果。中西合璧使北京奥运既充分展示中国特色,又鲜明体现世界潮流,赢得了世界好评,成为迄今为止最精彩的奥运,令世人叹为观止。其次,表现在对国学各种流派的开放。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打碎“左”的精神枷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对传统精神价值体系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久被批判的“孔孟之道”重新面世,曾一度被斥为“封建迷信”的禅学也在“国学热”中登场,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重演。同时,在开放中与世界接轨,以世界先进文化丰富中国文化,让古老的中国文化绽放出时代光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不等于放开,开放是一种现代的、宽广包容的心态,放开是一种放任的、听之任之的态度,对于良莠不齐的精神价值追求,应该区别评价与对待。
3.务实性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精神领域也充满“大而空”的东西,缺乏求实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总结了历史的教训,面对现实,在精神价值的追求上不再崇尚理想主义的“大而空”。既倡导树立远大理想,又引导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工作,不好高骛远;既倡导艰苦奋斗精神,又关心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不做生活中的“苦行僧”;既反对见义忘利,又敢于言利,鼓励谋取正当利益,不做“耻于言利”的谦谦君子;既坚持集体主义,不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事情,又主张争取和维护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不做“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来客”;既倡导无私奉献,也鼓励合法致富;既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宏伟战略目标,又从当前利益考虑,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不再坠入想入非非的空想的浪漫主义迷雾。这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一个鲜明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价值追求的核心和主旋律。那种认为改革开放导致人心不古,市场经济引发道德沦丧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价值追求也在发展中提升。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1页。
责任编辑:思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