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2008-12-16关付新
关付新
摘 要:当前,影响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减缓、务农收入不高和城乡差距过大。基于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根据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民收入;农村改革30年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067—04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业进入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新阶段。现阶段的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影响农业与农村发展,更深远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不仅需要“农内”措施,还必须有“农外”协同。客观要求从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转变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和增收方式。
一、影响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民收入问题
1978—1998年,中国农业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之前,在没有解决农产品短缺的条件下发展数量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主要是“多产多销,增产增收”。1998年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以后,开始发展质量农业。这两个阶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前者是以增长和提高速度为手段,后者以发展和提高质量为措施。
1978—2008年间的不同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的表现各有所不同,导致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存在差异。根据对全国农民增收状况变化的分析,总体上可以把我国农民增收问题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收入水平问题、增收速度问题、收入结构问题和收入差距问题。
1.农民收入水平问题: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虽然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提高农民收入的任务仍很艰巨。农民收入长期滞后,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大,中西部地区的18个省(市、自治区)农民收入问题非常突出。中西部地区面积、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占全国总数的82.2%、55.3%和61.2%,但其农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农民增收速度问题:增长速度较低且放缓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低且放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民人均增长速度较低,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1978—2007年间有20个年份,农民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低于城镇。二是与农村改革初期相比,农民增收速度降低。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实际增长速度只有2.1%—6.8%。
3.农民收入结构问题:务农不富
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上升;农业收入比重下降,非农业收入比重上升。在这种变化中,除东北地区之外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越高、工资性收入越低,农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水平就越低。这表明,农民“离农(农业收入)”“离家(家庭经营性收入)”趋势越强,收入水平越高。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务农不富”的问题。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加快专业化程度,培育适应市场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职业化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水平。
4.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过大
多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城乡的城乡差距更大。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l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因为城市在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的福利是农村居民所无法相比的,如果考虑这些因素,城乡实际收入水平则差距更大。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很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
二、在统筹发展中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
1.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仅是农民收入问题,而且是城镇化问题。只有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才有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城乡差距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行政体制原因、市场机制原因、历史原因等。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水平和投入力度,加强农业与农村发展,在巩固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基础的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条件。二是政府调整资源要素收益分配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劳动收益的分配向农民倾斜,让农民提到公平利益,在创造城镇化和谐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门路。三是政府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升农民素质,在为城镇化准备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2.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提高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
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首要任务是缩小中、西部地区农民与东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其次是缩小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成因,有区域发展政策的原因、地理条件原因和历史原因等。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提高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中央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政策,落实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政策内容,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为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奠定基础。二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二、三产业,在提高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变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三是调整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补贴,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维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
3.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产业差距,提高务农农民收入
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农民收入的水平和收入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产业差距,提高务农农民收入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创造条件,缩小务农收入与非农收入的差距。二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在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的同时,提高农民的获利能力,扩大盈利空间,使初级生产活动中的农民得到公平利益。三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畜牧业,种养结合,实现农产品综合利用,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四是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提高从事种植业农民的收入。
三、实现协调发展的农民增收措施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根据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成为必然。政府要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要采取更多的“惠农”政策。在当前的条件下,政府可采取的措施,需要多方兼顾,标本兼治。
1.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农民增收措施
一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民增收创造外部条件。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外部条件。城市的就业开放程度增加有助于提高非农就业比例,从而增加农户的非农业收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靠工资性收入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作用,提高非农就业机会,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和农业部门转移出来,在城市和二、三产业部门就业,对于扭转农民收入低速增长态势,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有着积极意义。只有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劳动力才能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通过城市化才能提供较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尤其是就业发展潜力最大的第三产业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发展和扩大。
二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农民工的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建立农民转产创业保障机制。建立农民转产创业基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开展农民转业技术培训,减少农民损失,促进农民顺利转产转业。
三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随着城市的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改变用途带来的增值和收益,要分给农民一部分,给予农民以公平的补偿。要完善征占农民土地的补偿机制,无论是公益性还是盈利性用途,均需按所征占土地的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保机制,将农转市地增值收益的一个比例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允许农民在土地按规定转为盈利性非农用途时以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参与利益分享。
2.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农民增收措施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程度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并且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这三大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除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发展政策外,加快农业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措施。
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提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民收入奠定基础。要全面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同时鼓励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要继续推进扶贫工作,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搞好农村扶贫开发,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效增加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区农民收入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大政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对农业的服务;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维护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促进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三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农业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业收入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民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大于东部地区。全面取消农业税相当于增加了农民的纯收入,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行也对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补贴的力度要有所增加。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和社会公正的角度,国家的直接补贴应将重点放在对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粮农、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方面,使粮食直补成为真正的“粮补”,而不是执行中的“地补”和“人补”,扭转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的状况。
四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村土地资源太少、农业劳动力太多,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是农村居民增收难、增速慢的主要根源。在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和农村外部转移的同时,要优化农业和农村内部土地和劳动配置。土地和劳动是农民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农民增收的现实基础,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明晰农民地权的基础上,加速农地的市场化流转,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得到合理补偿,让获得土地的农民安心经营。实现农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减少兼业农民,促进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3.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的农民增收措施
社会经济和农业与农村的发展,表现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在发展中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需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提高农民收入中促进发展,需要以农民增收措施促进结构变化。发展取向是国民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农业专业化家庭的经营性收入比重得到提高。
一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打牢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只有降低国民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政府才有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业才有条件实现现代化。
二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社会分工,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推动城乡经济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增值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三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对生活要素的吸纳能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是发展畜牧、水产业产品生产,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吸纳能力。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要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对种植业产品品质进行调整,压缩粮食棉油产品生产,扩大名优和专用性产品生产。
四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配置效率。要适当减少粮棉油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增加畜牧、水产以及园艺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东部沿海发展地区要适当调减没有比较优势的粮棉生产,增加资金和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生产,发展创汇农业和现代化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中部和粮棉主产区地区应在稳定粮食棉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西部地区则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在大力发展不同区域特色产业的同时,实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恢复和加强农业生态建设。
五是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和农业支持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巩固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幅度增加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粮棉生产基地、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农村能源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强退耕还草、围栏草场、人工种草、治虫灭鼠的草原保护工程,加强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加大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甘峰.“发展”的起源、变迁与政府转型——以“社会的经济”为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
[2]龚宏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社会协调论与人的全面发展论的辩证统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2).
[3]唐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5).
[4]农业政策与法规司课题组,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政策法规调整[EB/OL].http://www.sxny.net/html/xcx/zcfgView/200603142004.html.
责任编辑:晓 立
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的研究
2008年11月中 州 学 刊Nov.,2008
第6期(总第168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