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科举探幽

2008-12-05探索·发现

走近科学 2008年12期
关键词:贡院科举制科举考试

探索·发现

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废止了100年,却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它究竟是怎样的制度,当今的人们又该如何评价它的是非功过呢?

3000多年前,为治理庞大的帝国,选拔官员和人才成为历代中国帝王最操心的大事。除世袭外,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举荐。

然而,世袭和举荐的公正性总是不能令人信服,以至官场结党营私、贪腐舞弊之风盛行。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场变革终于出现了。推动这场变革的人,是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的隋炀帝杨广(图1)。

(1)隋炀帝

对科举起源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应该以进士科的创办作为起始的年份,也就是隋炀帝大业元年。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士。

考试科目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是在规定时间里举行的固定科目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定科目的考试。

科举制度重才学而不重门第,把读书、科考和做官统一起来。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公开、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所以在一开始起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成为读书人奋发学习的巨大动力。

隋代的科举制还是雏形,学生参加考试要受出生门庭、官员举荐等限制,但它的创建还是大大削弱了官僚贵族世袭的特权。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取消了考试资格,为普通百姓敞开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大门。

有一次,唐太宗站在大雁塔上,看着前来赶考的举子们,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意思是所有的人才都被我笼络住了(图2)。

(2)唐太宗李世民

但科举制在唐代也仅仅只是确立,当时真正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

一些才子考试因为不对考官的口味而不得志,韩愈多次在“制科”考试中失利,一连考了4次才得到认可。

杜牧的经历更让人啼笑皆非,考试之前,杜牧将自己的新作预先送给考官看。考官看后竟然说:你的诗写得相当好,可惜送来迟了,前3名已经有人,你只能委屈当第4名吧。

考试还没有开始,名次却被预定好了。这样一来,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性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了。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科举考试公平性方面作出重大改革的是宋朝。

宋太宗开始实行“糊名制”。糊名就是把卷首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便于识别考生身份的内容封盖或裁去,让考官无从知道自己所判卷子的考生是谁(图3)。

(3)糊名试卷

即便如此,还是有漏洞,因为考官还可以通过字迹来猜测考生。

怎么才能防范这一漏洞呢?

这就要求将考生的考卷重新誊录。考生的卷子是用墨书写的,为了区别,就找人用红笔来抄写,抄录的卷子称为朱卷。这样一来,考官只能见到考生的朱卷,而见不到考生试卷上的笔迹了(图4)。

(4)朱卷

宋太宗又规定,主考官在考前实行封闭,接到任命立即进考场隔离,这叫“入闱”,到考试公榜后才能解除隔离。

在宋代,还出现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之后逐步形成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格局。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科举制情有独钟,他将科举考试作为一项国策确立下来。从此,科举制度形成了规范化,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所谓三级考试,第一级是童试,通过童试才能成为秀才;秀才通过省的乡试可成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取的就是进士。

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看起来很平常,却有着600年的历史。1421年,明朝皇帝在这里建成顺天府直属学校。从那以后,科举考试就与学校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必须通过学校取得学生资格。

当时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叫童生。童生不分年龄,就像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的周进,50多岁了还是个童生。

古城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当年,生员们就在这里参加3年一次的乡试。

在阆中的学道街上,有一座建于明代末年的建筑,这里就是当时举行乡试的场所 “川北道贡院”。明清时期,阆中曾一度作为四川省的临时省会,10多年间,在这里一共举行过四科(注:一科相当于1届)乡试(图5)。

(5)川北道贡院

江南贡院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贡院,清代中国的状元有一半以上是从这个考场里走出来的。

南京,明朝初年的都城。这里的江南贡院就是当年举行会试的地方。

江南贡院占地数万平方米,仅号舍(注:单人考场)就有20644间。号舍空间窄小,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每次考3场,每场3天,共计9天7夜,考生都在号舍里度过。

上海嘉定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科举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收藏的最珍贵文物是一件衣服。

这似乎是一件古人穿的普通麻质坎肩,但那些看似衣服纹理的,其实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字。原来,这是当年一位考生的作弊工具。

博物馆收藏的一本古代科考作弊书籍,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它仅有一个火柴盒大小,每个字只有一只蚂蚁的脑袋大,一只蚂蚁就可以盖住8个字,然而却包括了整个四书的内容和注释。这本作弊小书居然是制版印刷的,文字清晰规整,装订考究。书商专门从事作弊事业,可见作弊的盛行(图6)。

(6)图组:(6-1)用于作弊的坎肩;(6-2)用于作弊的书籍

官府对作弊处罚相当严厉,考生一旦作弊将被革除一生的功名,还要捆绑示众。官员参与舞弊,便撤职罢官,抄没家产充公,甚至砍头(图7)。

(7)江南贡院用来监视考生的“明远楼”

对作弊最痛恨的莫过于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亲自制定措施来杜绝考场作弊。比如规定砚台不能太厚,毛笔必须雕空,考生带进去吃的糕点要切开检查,鞋跟也要查看。

乾隆整顿考场纪律的效果又如何呢?

因为检查过于细严,耽误了时间。快到中午了,入场的考生还没有几个。乾隆急了,下令把考生通通放进来。为防止有人有备而来,乾隆当场即兴出题,结果2000多人交了白卷。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休宁县有着一个特别的名字——中国第一状元县。从宋到清,这里总共出了19个状元,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这些状元的产生,流传不少趣事。

按照程序,殿试前10名的考卷要送给皇帝钦定状元。有的皇帝完全凭心情和喜好来决定名次。有一次朱元璋梦见一只大铁钉,第二天,考官把殿试前10名的试卷送给他瞧,他翻看到前面几份试卷考生的名字直皱眉头。最后,发现一个考生的名字叫丁显,心中大悦:原来昨夜梦见大铁钉是上天给我的暗示,于是就点了丁显为状元(图8)。

(8)朱元璋

正榜进士在名义上都是皇帝的学生,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

明清时期,朝廷为新科进士举行国家庆典,规模最大的是金殿传胪仪式。仪式在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紫禁城太和殿举行,皇帝和众大臣都参加。首先宣读所有及第进士的名字,随后,仪仗队簇拥着身披红花,骑高头大马的新科进士们出发前往天安门,张贴皇榜,并沿街欢庆游行。

殿试放榜是写在黄纸上的,所以称为“金榜”,金榜题名被古代读书人视为平生最大的荣耀。

在嘉定科举博物馆西展厅的中央位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金榜。

它是科举史上最后一科科举考试的大金榜和小金榜,是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殿试放的榜(图9)。

(9)图组:(9-1)、(9-2)金榜

金榜公布殿试成绩,分为三个等级,叫作三甲,一甲只有3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从第四名至100名左右称为二甲;余者称为三甲,约200人左右。

江南贡院有2万多人参加考试,最后录取100多位,录取率很低。

虽然考试如此残酷,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每当临近考试,场面热闹非凡。

然而,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靠几篇文章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八股文似乎成了科举的同义词,八股文的出现与朱元璋的愤怒有关。八股文的形式其实在唐代就出现了,但把它确定为考试的标准文体是从明代开始的。

据说这缘于一个故事。

一个叫儒太素的官员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万言书,结果朱元璋读了4个小时还没读到正题。朱元璋忍无可忍,命人将儒太素打上100大板。

朱元璋觉得问题出在文章的形式上,于是,命人寻找一种简洁明了的文体来规范公文的写作。于是八股文出现了。

“股”,本是指人的双腿,这里其实是寓意一种文章的体裁。它要求考生用比拟、排比或对偶的手法形成一节文字,而且整篇文章必须有八股这样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八股文”。

八股文对字数有明确的规定,明代限300字,清初限450字,乾隆以后增加到700字。

八股文取士形成之后,许多应试者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八股文”。

八股文统一规范文体,易于判卷。但以这些所谓正统的诗书礼仪来作为考试的内容,显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其实,今天的人们对科举制还有一个误解,以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八股文。实际上,当时各级科举考试的内容,第一场考八股文;第二场考两种官场应用文,一种是往来公文,一种是根据案例撰写司法判案文书。第三场考策问,涉及到国计民生问题,要求给出对策。比如,丰收了谷贱伤农,该怎么解决?还有每一级考试都涉及到农田水利问题(图10)。

(10)清代科举乡试题目

今天,人们对科举制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但它遭到的最大质疑,是在于忽略了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历史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因八股文写得不好,终生不得志。《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一个例子,他直到71岁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蒲松龄的遭遇是否能说明科举制的不公正呢?

“学而优则仕”刺激了更多人去读书求学。科举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中国人极其推崇文化知识,赞赏勤奋刻苦的品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很多学者认为,由于教育是被牢牢绑在科举战车上的,读书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上,而忽略了其他的知识和能力,导致科举制的弊端越来越大。

专家认为:这恐怕不是科举制本身的问题,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进入社会上层的渠道太狭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得天下的读书人都挤在科举考试这条独木桥上。

这种弊端到中国近代表现得尤其突出。

近代学者魏源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他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可是他本人屡次落第,直到52岁才在显示皇恩浩荡的“恩科”中了进士。

晚清状元张謇名留青史,并不是因为他的八股文做得好,恰恰相反,是因为他适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成为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家。

科举制也对中国周边的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朝鲜半岛更是不间断地将这一制度延续了900年之久。

当科举制达到顶峰时刻,一位西方传教士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就是利马窦。中国的科举制度令利马窦着迷不已,他说:“国家主持的考试将给每一位有知识的人提供参政的机会。这是一种公平的竞争。”

对于习惯官爵被分封和世袭的西方人来说,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种充满了智慧的制度设计。从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英国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就达100多种。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

现在西方行政学的教科书里,谈到公务员制度,都追根溯源承认是中国的发明。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礼仪最大的贡献。

1904年夏天,一个叫刘春霖的年轻人幸运地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状元。但刘春霖没有想到,他将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图11)。

(11)刘春霖

在近代世界文明大潮中,当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科举制如同所有旧的传统制度一样,在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批判。

1905年9月2日,张之洞、袁世凯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皇帝,请求废除科举。随后,慈禧太后发出上谕,从1906年开始,一律停止乡、会试。

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就这样嘎然而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它所延续的1300多年中,共选拔出800多位状元,10万以上的进士,举人的数量达百万以上。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李弘祺认为,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失败的制度。

科举制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但它曾经充满智慧思想的设计,为人类社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中国人作为这一制度创造者,没有理由淡忘这段历史,失去这份记忆。

猜你喜欢

贡院科举制科举考试
古代的考试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科举考试”
“科举”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贡院:一场梦一场空
贡院墙根街下的科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