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态度决定专业命运

2008-12-04杨绍山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年11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信息技术教师

赵 雷 杨绍山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生存环境差、专业成长难的困境,但与其过多的归咎于客观因素,不如找找自身原因。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信息技术教师能否与新课程共成长,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生存态度。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存态度按递进关系,可分为夹着尾巴做人的入道态度;谦虚进取的教学态度;脱颖而出的学习态度;清醒本分的专业态度;天降大任的学科意识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生存态度;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76-02

一、引言

2008年8月13日开始,山东省教育厅利用网络平台分两批对全省10万高中教师进行新课程全员培训。在研修学习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对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化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反思。其中笔者提交的研修作业《生存态度决定专业命运》受到指导教师和课程团队专家的推荐,引发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老师们发帖评论说,“这是咱们信息技术学科的镜子,老师们该醒醒了”,“其中有两条说得是我啊,深感汗颜!”……。为此,笔者不安之余,亦沉重亦幽默地声明:“本文谈得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现状,老师们千万别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也许会有老师看了不舒服,但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正视现实、瞄准目标,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在学校取得一席之地。同样,信息技术这个弱小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努力。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学科现状的思考,探讨了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从“入道”到成功的必经之路。

目前,山东省高考改革加入了基本能力考核,信息技术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也有了一席之地,但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抱怨说,自己的生存状况没有任何改观,更谈不上专业发展,有的甚至苦守初级职称十年还看不到希望在哪里。这当然有很多客观因素,如所占高考分值比例太低、学校领导不重视等。但与其过多的归咎于客观因素,倒不如找找自身原因。与怨天尤人的牢骚相比,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却能抓住机遇,在各种学科活动中取得佳绩,连大学科的老师都自叹不如。这些老师不但顺利晋升职称,或担任学校重要职务,甚至有的老师还成长为学科专家,可谓“虽身在信息技术这个小天地,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因此,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既有小学科的劣势,也有大学科不具备的优势,我们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妄自菲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工作、生活和专业发展的态度。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信息技术教师能否与新课程共成长,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生存态度,可以说,生存态度决定专业命运。笔者把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生存态度分为五种,同时由于这五种态度对一个教师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因此也可视为信息技术教师发展五步曲。

二、夹着尾巴做人的入道态度:付出一点勤奋,收获一份认同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要上课,又要维护机房、管理多媒体教室,有的甚至还得给老师们做课件、拍照、干教务等。借用某老师的一句经典名言,“只要和电有关的都是我们的工作”。虽然很累,但只要是在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我们都应竭尽全力干好。工作勤奋,得到学校和领导的认可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学校,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被安排干日常事务,根本没有上课的机会。借用伟人教育子女的一句话“要夹着尾巴做人”,年轻教师不能好高鹜远,应该以百倍的勤奋赢得学校的认同,进而走向教学岗位。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也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三、谦虚进取的教学态度:听进一句批评,赢得一些反思

有的老师虽然有了上课的机会,但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又不虚心,觉得这个上课不行,那个能力太差,总之对谁都看不上眼,更听不进一句批评的话。如果以这种教学态度,再优秀的教师也要退化成平庸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学习、借鉴本学科老师的教学经验,还要经常走出去,到其他学科组听课、取经。在日常教学和研讨活动中应该善于倾听别人的建议甚至批评,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日积跬步,以致千里。谦虚谨慎、审视自我,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本分,更是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四、脱颖而出的学习态度:学习一点理论,写出一点东西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想超凡脱俗、崭露头角关键是自己要有足以吸引人的内涵。无论再忙碌,都别忘了学习,特别是学习教育理论,多关注新课程发展动向,勇敢地拿起笔写点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哪怕你干得是多么不起眼的工作,只要捧出一篇发表的文章,都会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因为,你不但是一个会教课本的好老师,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学研究者。这就是教育科研,一点都不神秘,只要坚持学习,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人人都会成功。排除繁杂事务的干扰,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用审视的眼光看教学,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就完成了一个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蜕变。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教师不但自己感到生活有品位,克服了职业倦怠,找回了职业幸福感,还会让同事和学校领导刮目相看。做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脱颖而出的敲门砖。

五、清醒本分的专业态度:分清工作主次,着眼专业发展

听到有的老师抱怨整天不是给这个修电脑,就是给那个装软件,总之没时间研究教学。那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既然上课,那就是教学第一位,次要事务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如果分不清主次,即使你废寝忘食的忙,恐怕也出不来成绩。什么是成绩?教师的本分是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比什么都重要,在教学业务评比中获奖就是最大的成绩,也是对一个老师最大的褒奖。如果没有时间研究教学,等到论文评选、优质课评比等业务活动时,只能眼看着机会擦肩而过。做一个有心人,权衡轻重,分清主次,着眼发展,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六、天降大任的学科意识:树立“维权”思想,共推学科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维护教师的学科地位,保证教师的专业生存和发展。针对亟待解决的教师专业化问题,有专家提出:“新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具有承担这一责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而推动学科建设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础。我校早在2000年就根据新颁布的国家课程计划设立了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教学研究和教师管理,可以说对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综观全省信息技术学科的整体现状,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和教师生存环境令人堪忧。很多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信息技术教师职责不明确,很多人兼职电教、教务等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充当了万能油的角色。

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整天被各种与教学不相关的事务淹没而不能专心教学,又谈何信息技术学科地位、教师专业成长!这虽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这一问题主要源于学校工作长期的惯性,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建设认识不足。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教学骨干,应该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前提下,多和学校领导交流、沟通,自下而上的施加影响,争取学校的认可和支持。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和其它学科平等的工作环境,为的是能专心做好教学,但这点基本的权益若想得到保障,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集体努力。教师的集体努力、课改专家的关注、教育行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推动信息技术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信息技术教师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