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8-12-04杨海茹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校本教研

杨海茹

摘 要:教育Blog是教师通过撰写网络日志实施自我学习的一种网络学习、交流、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师们关注和应用的网络资源。本文对中学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Blog;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06-03

引言

Blog作为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互联网第四个里程碑,和WIKI技术一同作为开放性的社会性软件正在被广泛地使用和推广。[1] 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Blog技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教师个人可以用它来进行学习、教学、科研、个人知识管理的活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还可以一起协作,形成特定的Blog群——教育Blog,它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师们关注和应用的网络资源。但是,现代学校教师认识和了解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体现教师教育信息化,从而为教育工作服务等,确实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Blog概述

1.教育Blog的内涵

Blog这个名称最早由约翰·巴杰在1997年12月提出,因为拥有Blog的“零进入壁垒”(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其爆炸性地生长起来。Blog常被意译为“网志”,音译为“博客”,其定义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2]

教育Blog是教师通过抒写网络日志实施自我学习的一种网络学习、交流、教学的方式。应用教育Blog可以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达到叙事研究的目的;可以在教育Blog里将学生作为个案,在记录中自省、提高自己;可以通过教育Blog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间互动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教育Blog上传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或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其他教师共享、交流、切磋,甚至可以获得专家的指点,从而明确新的教育教学方向。可见,教育Blog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网络工具的变革,而是一种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变化,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2.教育Blog的特点

教育Blog从属于Blog,除具有Blog的特点外,教育Blog还具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对话方式看,教育Blog使教师们从早先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教师们则愿意在教育Blog这块属于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这里表达、交流与收获;从技术角度看,教育Blog的开放性在技术上支持教师个人表达,使“自己作为教师主体的话语权真正回到了自己手中”(黎加厚语);就经济意义而言,教育Blog是免费的社会性软件,没有给清贫的教师制造尴尬的麻烦;对于学校来说,要取得自己的Blog社群的管理权,也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3]

3.教育Blog的意义

教育Blog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非实时、开放、自由的真正对话,更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教育Blog促进了传统教研工作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激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Blog为教师继续教育开辟了更为有效的形式、途径和发展空间;教育Blog有利于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型团队,从而形成和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Blog促进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如中国教研网的开设为广大师生提供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4]

二、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现状调查

从全局来看,教育Blog在我国的发展与研究是迅速的,但是目前教育Blog的大量推广和使用更多地集中在中东部如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区,其他如西部地区发展并不太好。教育Blog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

1.调查研究情况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希望全面地了解教育Blog在教师中的应用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推广教育Blog在教师中的应用提出针对性策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发展新型教育教学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教育Blog的区域性发展。本次调研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我市某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总共下发问卷4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高一教师16名,高二教师19名,高三教师5名;男性教师20名,女性教师20名;其中20~30岁教师16人,30~40岁教师15人,40~50岁教师9人。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教育Blog的了解、掌握、应用效果、以及教师如何看待教育Blog与校本教研等几方面的内容。

2.调查数据统计

关于教师上网的地点,据调查,70%在家,20%在办公室,这表明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没有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网络环境,缺乏应用教育Blog的有效平台。

关于教师了解和应用Blog的情况,只有50%的教师了解教育Blog,大部分是20-29岁的青年教师;了解教育Blog的教师中,有30%的教师每周至少访问一次他人的教育Blog,5%的教师每天至少访问一次他人的教育Blog;在访问教育Blog时,也只有40%的教师偶尔会对他人通过Blog发表的文章进行评论。可见,教师了解和应用教育Blog的意识不强,发表观点还很勉强。

在对教育Blog和校本教研的关系上,60%的教师认为关系密切,可以方便大家进行交流协作,有效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效果,但是40%的教师认为缺少平台和网络技术的掌握,不习惯网上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学成果。可见,教师缺乏应用教育Blog的信息素养。

3.影响教师参与教育Blog的原因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对教育Blog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结合我们访谈的结果,得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学校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导致难以形成教育网络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平台,没有相应的教育网络硬件配置和软件购置与开发就谈不上教育Blog的应用;二是缺乏教育网络技术,尤其是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技术;三是教学时间节奏紧迫,就算拥有自己的Blog,也不会有过多的时间精心撰写内容;四是教师对教育Blog的有效性应用不够,教师缺乏网络上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和自信;五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观,只看教师所教学生的分数成绩,教师应用Blog辅助教学所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和奖励。[5]

三、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效果不佳、学校支持度不够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仅供参考。

1.加强教育Blog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教育Blog是一种教育网络技术,要发展好教育Blog,我们必须搞好教育网络技术软硬件环境建设,这是学校教育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持和帮助,需要政策的导向。学校应重视多媒体综合室、电子阅览室、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室、学科功能室等教学环境建设。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校园网的建设,从而为教师们提供良好的运用教育网络技术的硬件环境,另外学校如有条件可以开发本校特色的教育Blog平台,供全体师生交流协作。

2.加强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意识

意识、态度是行动的旗帜,知识是行动的源泉。所以可以聘请在教育Blog上活跃的专家、优秀团队来对学校老师进行关于应用教育Blog的讲座或者动员大会,目的是改变大家传统孤立教学的观念,鼓励大家进行网上辅助教学、网上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和信心。

3.加强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技能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教育网络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并不高,如果不知道What、How、又怎能知道Do呢?我们可以让在教育网络技术方面做得非常优秀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或者选派教师定期到校外参加教育网络技术培训,也可以直接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和交流,使之达到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良好效果。

4.改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发展性、真实性的评价,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然教育Blog对教学有意义,那么学校关于教师应用教育Blog的方式应给予肯定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鼓励教师更好地发展性地应用教育Blog辅助教学和自我成长。

5.强调教育Blog应用与校本教研的结合

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以学校的特色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人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已不符合现在的要求了,基于博客的校本教研不仅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而且可以吸纳、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和介入教学全过程,在互助中使教育研究回到教师手里,同时也使教研走出校本的瓶颈。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让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反思中提高、发展,拓展了校本教研的空间,有效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6]

教育Blog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对于解决教育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很有帮助,Blog作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新工具,具有适合教师终身学习、能方便地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充分地实现知识共享和交流等特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7] 因此,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中学教师也应该好好应用教育Blog来辅助教学、自我反省,向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DB/OL].http://www.bokee.com/idea/Blogbook_040714/.

[2韩颖.Blog文化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江西),2004(11):24-25.

[3]李光良,王迎军.教育博客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6(6):21-22.

[4]黄好胜.博客文化与教育信息化[J].大众科技,2004(8):53-54.

[5]邵秀蔚,王彬彬,李绍杰.以教育叙事博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7-49.

[6]丁玉祥,基于区域性教育博客平台有效推进校本教研[J].中小学电教,2006(6):14-17.

[7]蒋妙龄.教育Blog与教育教学的关系[J].上海教育 (上海市),2006(8):53-54.

猜你喜欢

教育网络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5年度教育网络舆情概述及特点分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常态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融合模式
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演变分析
教育网络舆情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权重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