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ICT试验床项目效果分析及启示
2008-12-04马元丽费龙
马元丽 费 龙
摘 要:ICT试验床项目是英国教育部为调查研究信息通信技术(ICT)对英国学校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影响作用,以更为有效地促进政府教育改革计划,于2002-2006年间发起的一项测试研究活动。本文主要通过对项目评估组于2007年6月发布的最终评估报告的介绍分析,探讨研究本项目从管理实施特点到评估内容、方式所带给我们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ICT试验床项目;英国;评估;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11-05
一、项目介绍
ICT试验床项目(ICT Test Bed Project 2002-2006)是由英国教育部(DfES)启动并投资、英国教育通信技术署(Becta)负责具体管理及运作的一项为期四年的教育技术应用成效研究项目。它是通过对教育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一定时期内对学校教学、管理及发展的影响作用所进行的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本国政府的教育改革计划。其重点关注目标在于如何运用ICT提高标准与绩效,特别是在学校工作改进、学生成绩达标以及教学品质提升领域;如何促成更有效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如何帮助教师将时间充分用于核心教学工作;如何促成当地学校间更有效的相互协作以及如何改善学校、家庭及社区间的链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等。[1]
在2002-2006四年项目执行期内,英国政府共投资3400万英镑,为指定的30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测试学校(包括22所小学、5所中学和3所大学)配置了高标准的ICT硬件设备及相应软件设施。这些测试学校分别集中于伦敦东部的巴金-达格南(Barking and Dagenham)、英格兰北部的达拉谟(Durham)以及伯明翰西部的桑德维尔(Sandwell)等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包括大伦敦区的一所大学、三所中学和六所小学,中部伯明翰地区的一所大学、一所中学与七所小学以及英格兰北部乡村地区的一所大学、一所中学和九所小学。[2]项目为所有测试学校提供了从基础设备到无限网络的全面完善与更新,其中包括为每位教师及技术支持人员提供一部便携式电脑;确保每一个教学场所都有属于自己的交互式白板或其它演示技术设备;确保学生在校内外环境中都可进行所需的计算机访问;为每所学校提供高级管理信息软件访问以及专业发展培训访问;为每门课程、主题及活动提供本课程领域内最好的ICT教学资源;雇佣专门技术人员为学校及地方提供包括人员技术培训在内的技术支持等。
通过政府的这一系列技术支持与投入,项目管理与研究者希望从一个纵向的角度,观察、分析英国这30所经济落后的学校在2002-2006这四年内教学与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具体变化。
二、项目效果分析
为鉴定试验床项目具体效果,在英国教育通信技术署(Becta)的主持之下,由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多位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并于2007年6月发布了最终评估报告。报告分别从教学成绩改进、领导力与管理、员工职业发展、机构协作、学校与家庭及社区的链接等五个方面对ICT教育应用绩效实施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ICT的推广应用,为30所测试学校在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的提高与改变。
图1 测试学校、比较学校3-6年级英语成绩合格百分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2002-2006)
图2 测试学校、比较学校3-6年级数学成绩合格百分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2002-2006)
图3 3-6年级科学课测试学校、比较学校及全国平均成绩比较(2002-2006)
1.对教学成绩的影响
评估组通过分不同学段,将测试学校、比较学校(Comparator Schools,选择了20-30所条件与测试学校近似的学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方式来观察、分析其成绩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现,项目进行四年来,测试学校第一学段(Key Stage 1,即小学1-2年级)和第三学段(Key Stage 3,即中学7-9年级)的学生成绩未发生明显变化,第二学段(Key Stage2,即小学3-6年级)和第四学段(Key Stage4,即中学10-11年级)成绩改善明显。
第二学段的测试学校学生初期的英语、数学、科学成绩以及基于英语、数学、科学三科成绩平均的学校平均分(Average Point Scores,APS)均不如比较学校。但在项目进行四年间,他们的各项成绩得到明显改善,到2006年,其英语成绩合格率不仅超过比较学校,甚至已基本达到78%的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数学、科学成绩也进步明显,相对于比较学校的略微下降,测试学校数学、科学成绩合格率从2002年时的明显落后到2006年已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图3),学校平均分(APS)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图4 GCSE获得5个或更多A-C等级(包括数学和英语)的学生人数百分比比较(2006)
图5 6种成熟度模式分数比较(2006)
除了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外,研究人员在一项重点针对两所学校进行的特别定性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技术投入课堂教学之后,3-6年级男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较之以往单一依赖书本学习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调查结果明确显示,他们的写作成绩大幅提高:与2004年的99.1、2005年的99.3相比,2006年,其中9名男生中有5名超过了平均为100的男生CVA(Contextual Value Added 情景附加值)分数——即在进行学校排名、学生进步程度评测时,将包括学生性别、年龄、特殊教育需要、种族和家庭背景等在内的九项考虑因素纳入综合考评后所得出的分数;女生的同期CVA分数2004年是100.2,2005年是100.4,2006为100.5。这也就是说,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产生了男生学习进步率高于女生的结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收获。
第四学段的成绩变化,测试学校和比较学校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课程考试中获得5个或者更多A*-C等级的学生人数比例上。英国学生在14岁之前必须学完所有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参加第三学段的考试,然后用两年时间选择学习5-10门包括数学、生物、技术、外语、体育、历史或地理在内的GCSE课程,16岁时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分为A*、A、B、C、D、E、F、G等八个等级。得到5个A*-C结果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两年,通过三科(或以上)课程的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后即可升入本科学习。ICT试验床项目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测试学校获得5个或者以上A*-C等级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8.8%,领先于结果为35.89%的比较学校(见图4),这一结果的产生与ICT的教学投入与使用是分不开的。
综合以上数据及信息可以看出,项目进行四年来,技术为测试学校教学带来了较大改变,特别是对3-6年级阶段学生的成绩促进明显。专家组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1)演示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师生互动
所有测试学校课堂都引进了演示技术,包括交互式白板、数据观察仪、图形书写板(用以连接计算机与数据投影仪到大屏幕上)等。其所具备的形象、直观、即时反馈、学生参与互动等特点,对教学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如它可以用来将分组讨论的情景向全班同学重新展现,鼓励同学相互评论与争论;可以向全班同学显示显微图像,使大家都能参与对目标的分析,让许多教师的讲课方式从传统的传输式转变为多提问、多关注学生认知的互动式教学。
(2)ICT的有效利用增加了学生在课程内的自我选择,促进了个性化学习以及学习者导向教学的发展
从3-6年级以及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数据成熟度模型(Maturity Modelling)分析中看到,学校在促进个性化方面表现出的更大成熟度。ICT帮助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兴趣、需要的课程选择以及更深入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控制感、参与感与选择权以及自我认知、理解意识;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路径的选择,尽管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清楚意识到这点;角色扮演录像可帮助老师分析学生行为举止得失,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我分析,增长在自我批评以及处理同学意见方面的经验。ICT还能让学生有更多关于如何提交作业以及采取什么学习活动方面的选择,如使用文字处理及演示软件,他们可以轻松地用动画、短片以及照片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使用文字处理程序中“track changes”工具修改与评论学生作品。
(3)技术能易于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目标设定、教师更具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作出个别反馈,推动学习性评价的更有效发展
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实践注重课堂互动与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学习性评价过程。如教师在使用文字处理器中的“track changes”工具评价学生作业时,软件可通过颜色的自动变化,清晰地记录学生作业、老师评论以及学生修改的整个过程;教师可在其中制订一系列目标,并针对它们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的跟踪评价。
除此之外,电子注册系统的使用使一些学校的出勤率有了3-4个百分点的改进,行为管理系统对学生行为举止及出勤情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专家同时提醒学校,为抵御病毒、垃圾邮件以及弹出窗口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学校需要采取适当安全措施,需要制定网际协议保护学校及学生利益不受侵害。政府也应通过相应政策方案的制订对学校进行保护、支持,从而使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最大的学习利益。
2. 对领导力与管理方面的影响
(1)技术的投入使得学校的机构成熟度水平明显提高。所谓成熟度包含着能力的一种增长潜力,同时也表明组织实施过程的实际水平。2002年,英国ICT测试学校的机构成熟度水平普遍还较低,而项目进行两年以后,由于新技术在工作实践中的融入,机构成熟度明显提升,到项目结束时,测试学校普遍达到成熟度最高水平,其分别通过技术(Model 1)、课程(Model 2)、领导与管理(Model 3)、劳动力(Model 4)、机构内部联接(Model 5)以及外部联接(Model 6)等六种模式表现出来。得分最高的是技术与劳动力发展模式,较低的是内部联接与外部联接两方面。由于项目为测试学校引入了重要技术资源,这就使得技术模式的快速发展是可以预期的,而劳动力的迅速发展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变化直接导致学校员工技术能力发展的需求(见图5)。
电子成熟度的加强对每所学校成绩表现有重大影响,二者息息相关。从当前各模式表现来看,领导与管理以及课程方面的成熟度是学校成绩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支持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2)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大量的ICT执行管理工作需要一项长远规划。部分学校因为采购方案制订方面经验的缺乏以及硬件和系统发展的不成熟,导致早期无线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学习平台等方面一些困难、问题的产生。学校管理者需要多了解一些先期类似工作的经验与例证,不要贸然制订规划。那些管理工作稳定、良好的学校相比那些只是在ICT上高投入的学校来说成效更高,初始执行策略的制定应首先围绕对管理机构的检查以及全面、高度的技术支持。
学校需要从一开始就将构建资源及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纳入其改革管理策略中去,可持续性意味着教育改革中ICT的长期渗入。在所有学校ICT投资预算中技术设备都被列为优先,而在基础设施建立完备之后,许多学校起初担心的项目结束后持续投资无法进行的问题并未发生,这主要归功于后期ICT设备投资负担的减轻以及政府各种新的资金支持政策的持续性。
(3)现有的数据库访问能进行较好的数据分析,让评估与规划更为系统、一致,但还是有必要确保所需分析数量不能超负荷。ICT让规划设计更清晰、更公开、更便于分享与监控,它对于规划的一致性以及课程追踪具有积极影响,因此特别受到中小学校长以及学科负责人的肯定。而随着学校及部门评估信息分析能力的明显改进而带来的量的增长,有时也会因导致更多评估的产生而增加教师的压力,再加之学习平台为学生家长所带来的越来越便捷的评估信息访问以及对其它教育部门或机构教学资源的访问,这些ICT所带来的数据传输与收集的便利必然导致学校与其它机构间的数据流增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数据流量的监控以防止负荷过量。
(4)管理信息系统(MIS)使得领导者通过改良的数据分析更好确定学校内部各种不同需要。为测试学校安装、启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支持中学以及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小学更多应用分析式、回应式的管理方法。而对部分规模较小的小学而言,MIS系统中只有部分因素对他们有用,如档案记录、注册登记以及学生数据资料的储存分析等。
3.对员工职业技能发展的影响
ICT在把新技术带进所有测试学校课堂的同时,促进了一种新的资源与材料共享文化的产生。共享服务器区域和虚拟学习环境让教师在搜索、储存、创作及再利用教学资源与学习计划时十分便捷,改变了旧有工作实践;随时随地的资源、信息交流与分享有助于其开阔视野、丰富教学思想与手段。信息化教学管理技术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教学管理时间,使他们能将有限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更多投入于教学工作本身,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所带来的演示技术的教学日常应用对测试学校教师ICT技能的提高帮助很大,交互式白板以及带数字投影仪的视频展示台在教学中受到普遍欢迎。充分可靠的专业人员技术支持使得教师技术技能得到不断提高,技能的提高又增强了他们在课堂中使用技术的信心。但专家仍然提醒学校,平等、持续的职业技能发展培训对增强教师员工的ICT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4.对跨机构协作的影响
通过ICT加强测试地区各学校间协作与利益共享是本项目的主要关注目标之一,但从评估结果来看项目进行四年来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很小。有效的跨机构协作离不开共同一致的目标与上级领导。在此之前机构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彼此磋商、联系并建立信任,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合作目标以及责任区分管理方法。对合作间出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有效交流是跨机构协作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5.对家庭及社区链接的影响
超过90%的ICT测试学校学生与其它学校学生一样可以在家中或住所周边图书馆进行互联网访问。各年级学生都有报告说他们在家做作业时会用到电脑,特别是10-11年级高中阶段学生会定期使用计算机完成家庭作业。ICT让家长通过学校网站或学习平台共享学生评价信息、支持学生学习变得非常便捷。学校也更多利用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以便快速获得他们的回应。对于那些在家中无法访问互联网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将学校的便携式电脑定期借给学生带回家使用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但这仍然伴随有其它问题。不断增长的家庭ICT访问也增加了学校互联网的运作难度,使连接非常耗时,学校在此需详细规划。那些试图为学生提供家庭计算机借出的学校已发现这是一项并不轻松的工程,家庭搬迁或儿童离校时的计算机收回以及清洗检查工作,极大增加了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包括提供家庭计算机软件使用许可证以及更新防病毒软件的成本费用都不可轻视。即使说向学生提供自带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可为学校节省一些费用,但机器回收成本依然很高。再者,提供学校与家庭的连通也有不少障碍。许多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没有固定电话,而依赖于移动电话,使用移动电话连通这些家庭,同时使用电缆连通其他学生家庭,这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学校为此所要承担的费用也很高,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全面合理的共同解决方案。[3]
总体来看,技术应用在英国测试学校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定问题与局限,但研究结果证明它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确实是具体而有效的。项目所带来的大量的软硬件投资、持续的专业培训以及用以帮助其实现最有效ICT应用的外部支持等都使得学校受益匪浅,为他们所希望实现的教学改革推进、标准提升、机构间有效合作以及教师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项目经验与特点
英国ICT试验床(2002-2006)是一项立意较高且带有一定探测性质的研究项目。它提供出比以往研究更为全面的相关ICT与学校发展、教学实践、学生成绩等方面关系的详细认知,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出关键、有力的证据,帮助其确切掌握、了解优质的ICT资源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改善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及机遇,以期通过ICT的普及应用,最终实现缩小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教育程度差异、实现全民公平教育与同等发展的长远目标。这些同样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的问题与困扰。如何利用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英国ICT试验床从项目制定、实施到评估研究、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方法对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与项目投资都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主要体现为以下特点:
1.项目规划周密、管理实施完善
本项目是由英国教育部(DFES)启动主持、并授权英国教育通信技术署(Becta)具体管理实施的。Becta是负责英国教育信息化实施与发展的主要机构,它的责任就是负责政府信息化策略的统筹分析及制定更新,指导帮助地方教育部门、商业合作伙伴、学校以及学习者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设施及其功能改善教学、学习与管理。为此,Becta发起、组构了项目专家管理团队,配合当地教育局以及测试学校,共同承担了本项目的日常管理与执行工作,并成立以布里斯托尔大学Angela McFarlane教授为领导的项目委员会小组(Project Board Sub-Group)负责整个项目过程的检查、监督。参加项目的每所学校事先必须就其将如何参与项目以及具体所希望从中获得哪些效益做出详细规划,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与成效检查,周密、完善的组织与管理,使项目得以有效、顺利实施。
项目在规划之初就有着自己明确、独立的目标,即用以支持政府的学校改革议程。而同时作为英国政府整体教育规划的一部分,ICT试验床项目又能够和其它机构、部门的计划相互融通、支持。如有了国家学习网(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的硬件投资计划、新机会基金(New Opportunities Fund)的教师培训支助计划、学生计算机(Computers for Pupils 2006-2008)计划等项目计划的配合支持,测试学校及地方教育部门原本所担心的项目结束之后的学校后续技术及资金支持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这里便显现出了项目规划的缜密性与前瞻性。
2.专家实地研究、评估方法科学
为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估,Becta专门建立了顾问委员会定期对项目提出建议或意见,其成员除教育部人员之外主要由Becta、国家计算机教育咨询协会(NAACE)、国家学校领导力学院(NCSL)等富有学校评估以及ICT项目指导经验的外部团体组成。评估初始基准由伯明翰大学制定,以后四年内的具体研究评估由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负责。
评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由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定性研究(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以及性能基准测试(BenchmarkingPerformance)等方式构成。
所谓定量研究就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如评估报告中所列的多种测试学校、比较学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图表数据变化分析就是通过定量研究所得。除此之外的本项目的定量数据还来自通过成熟度模型追踪学校四年来各方面电子成熟度的变化,以及对教师、学生、家长技术使用经验及意见的年度调查等。而定性研究通常是“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以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探索性研究方法。[4] 如本项目评估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包括课堂观测,文档分析,采访当地经理人、校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形式)所进行的研究分析即属定性研究。
行动研究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它是将研究人员与实践者结合起来,“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甚至家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了解实践工作和相关情境,使实践工作能够付诸实施而有成效。” ICT测试项目在执行期间,来自ICT测试项目学校的超过90名的教师员工,就是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共撰写了116篇反映自身如何运用ICT创新教学工作的报告,为项目评估提供了依据和启示。而性能基准测试是目前用于检测和预测用户计算机系统性能最主要的技术,其结果可作为用户系统配置计划的主要决策依据。
以上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英国ICT测试项目评估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3.评估细致、客观、理性,成果丰富
四年来,专家组共研究撰写出量化技术调查报告27篇;《全班显示技术的影响》、《三所继续教育学院中的领导力与管理》、《学生对教育ICT效果的感知》、《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学习环境》、《ICT在拓展学习与评估中的作用》、《学习平台案例研究》等定性报告10篇。行动研究报告共118篇,其中116篇是测试学校教师对自己ICT教学实践体会的报告,另两篇《行动研究报告跨个案分析》及《对参与教师行动研究影响的评估》是评估团专家对这些文章经验的分析总结。
在通过大量调查、采访、观测所得的详尽数据资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专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客观、理性的阐述。既积极肯定了ICT为测试学校所带来的提高与改善——如ICT测试学校3-6年级的成绩改善明显突出、机构电子成熟度产生明显提升等,同时也不忽视所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或疑惑——如7-9年级学生成绩表现在测试期间没有明显不同、网络连通以及学习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等。在此基础之上,专家还在评估报告中向测试学校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意见或建议,指导其建立长期的ICT应用管理计划及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利于学校能够长期受益于技术所带来的改善。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缩小“数字鸿沟”,改善边远地区教育落后状况做了许多努力,同时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技术投资与各种项目资助。如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负责实施的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等,其对于促进我国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面对如何促进与完善后期此类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如何执行以达到最佳效果、如何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英国ICT试验床项目在管理及评估中所呈现出的这些经验及特点,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ICT Test Bed Evaluation.Introduction[DB/OL].http://www.evaluation.icttestbed.org.uk/.
[2]ICT Test Bed Evaluation.ICT Test Bed Project: Final report[DB/OL].http://www.evaluation.icttestbed.org.uk/files/test_
bed_evaluation_report_2006.pdf.
[3]陈向明.定性研究方法评价[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 :62-68.
[4]教育ABC.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理论[DB/OL].http://www.jiaoyuabc.com/kt/Html/19302007060617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