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时新素材及运用点拨
2008-11-28薛海潮
薛海潮
尊重的“旁观”
《新京报》9月10日:残奥会开始以来,两幅画面定格在记者的心头。
画面一:残疾运动员坐着轮椅费力地入场训练,旁边的志愿者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提供帮助。这位志愿者后来解释其原因时说:“运动员没有向我提出要求,出于对他们的尊重,我当时没动。”
画面二:在北京某大学体育馆,因为一份材料需要运动员签字,一位残奥会工作人员给一名运动员递过去一支笔。这时,他突然发现这名运动员的十指只剩下了指根。“我当时犹豫了一下,但出于对她的尊重,还是把笔递了过去。谁知她用指根夹住笔,很快就签完了字。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这位残奥会工作人员说。
【分析品悟】按惯常的方式,当我们看到残疾人“不方便”时,常常会“亳不犹豫”地施以援手,甚至完全代替他们去做事。这种做法的动机值得称道,大多源自对残疾人的同情。就残疾人内心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希望社会把他们当正常人对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志愿者和残奥会工作人员的“旁观”,正是出于对残疾人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尊重与认同。
【适用话题】旁观、同情与尊重爱的方式
充满牛奶的池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让人挖了一个池子。池子挖好后,国王发出告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杯牛奶,晚上拿来倒进池子。”这样的话,第二天早上,池子里就会充满牛奶。国王准备用这些牛奶来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
一个男人在准备牛奶的时候想:“反正每个人都要倒一杯牛奶到池子里,我可以倒一杯水在里面,而且又是在晚上,没有人会发现。”于是他趁着天黑,端着一杯水倒进了池子后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国王来到池子边上的时候惊呆了:池子里全是水!每个人都像那个男人一样想:“我不必倒那一杯牛奶,反正其他人会倒的。”
【分析品悟】本该充满牛奶的池子,却全是水。这绝非仅仅是水的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们自私心理的汇聚。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人们都抱着一种自私与侥幸心理的时候,当人们都将美好的希望寄予他人的时候,许多事情会使人们目瞪口呆。
【适用话题】自私量变与质变小节与文明自己与别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可怕的“虚假安全”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分析品悟】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你通过重重困难,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因放松警惕而放慢你的步伐。记住,没有取得的成功,便不是成功。
【适用话题】谨慎与放松功亏一篑心理祸患常积于忽微
最佳状态
《于丹〈庄子〉心得》: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成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
斋戒到第五天,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彻底忘记名声了。
到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我就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分析品悟】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得更好。
【适用话题】最佳状态静心名利忘我
尊重选择权
片段1:一位美国官员在我国南方某城旅游。陪同人员说,今天我们去郊外看一个古庙,去时走一条路线,回来走另一条路线,因为两条路线风景不同。美国官员很高兴这样安排。到了那古庙玩了许久,回来时这位官员发现走的仍是去时的路线,很不高兴。陪同人员解释说:“你玩得太累了,另一条路线太绕,路程要多半个小时,所以还走来时这条路。”谁料这官员听了很恼火。陪同人员很气恼,认为这美国人不懂好意,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回来后,同去的一个外国人对陪同人员说:“你不知道美国人的习惯,事先定好的,他们不喜欢随便改动。如要改,应当与他商量。把两种办法都告诉他,由他自己选择。他们不愿意别人替他们选择。”
片段2:美国爱荷华公园,见一妇女拿一件风雪衣与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儿说话,着急又认真,说个不停。过去一听,原来这件衣服一面是绿的,一面是红的,她非要孩子自己确定是红的朝外还是绿的朝外,她不替孩子决定。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后来这小女孩儿做了决定,妈妈很高兴,因为孩子已经能自作主张了。选择是我的权利——这一观念西方人从儿时起就深入心灵了。
【分析品悟】对西方人来说,选择权是他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东方人则重师长的裁定,服从于官方的意志。西方人认为,不侵犯别人的选择权,是对别人权利的尊重。中国人总是客气地说:很好很好,都行都行。往往心里不满意也不好意思说。中国人勉强自己,也正因为由别人代替自己选择惯了。
如果与别人同做一件事,商量好了,不能说变就变。你改变,是你重新选择,这就势必构成对别人的侵犯。在西方人与人之间这是绝对犯忌的,比如失信、失约、说了不算等。不只是你的人品有问题,而且是侵犯了别人。
【适用话题】选择与尊重依赖越俎代庖主见文化差异
藏獒用死维护尊严
藏獒,贵为狗中之王,一派王者风范。某地的一只藏獒却因一时失宠想不开,竟选择咬舌自尽。
主人老潘追悔莫及。四年前,老潘当起了藏獒养殖专业户,这只叫“金刚”的藏獒是他抱养的第一只。四年过去了,“金刚”长成了一个“帅小伙”,在40条狗中显得格外出众,透着王者威仪,典型的“吊嘴”像双下巴一样肥厚。“它在我面前非常乖巧,在同类面前就是另一副模样了,老是寻衅找是非,一天不打架,太阳就不下山。为了把它培养成种狗,平时我也特别宠它,仗着这一点,它更来劲了,整天想着当狗王。”老潘对“金刚”又爱又恨。一天早上4点钟,老潘起床上厕所,狗圈里又传来打斗的声音。老潘果然没猜错,在一群狗的包围圈里,“金刚”两只前爪摁着一条狗,眼神充满杀气,浑身亢奋地颤抖着。
老潘站在一边看得正出神,一道黑影扑来,只感觉左小腿揪心地一阵疼痛。“金刚!”老潘大喊一声。“金刚”被震住了,意识到咬错了对象,乖乖跑回了墙角。老潘随手扯起一根绳子,就把“金刚”吊在了电线杆上,又找来一块木板,冲着“金刚”的屁股一顿抽。其实,老潘还是舍不得痛下打手。
中午下班,看到主人回来的“金刚”眼神里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呜呜地低声叫唤,似乎在讨饶认错。老潘不理,又走了。晚上,老潘远远地看到电线杆上的“金刚”一动不动,这才慌了,冲过去使劲扳开“金刚”的“吊嘴”,锋利的牙齿已经咬穿了舌头。
【分析品悟】都说“人活一口气,树争一张皮”,没想到连狗都那么犟脾气,都那么有尊严。其实,身为狗中之王,藏獒的自尊心很强,“金刚”更不用说了。你以前一直很宠它,突然间当着那么多狗的面,对它又打又骂,它在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认为你不喜欢它了。没有主人的宠爱,没了狗的尊严,它宁愿选择一死了之。
【适用话题】尊严宠爱教育分寸(尺度)生命与尊严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解放路实验学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