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被大学破格录取的10大牛人

2008-11-28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蒋方舟校门特长

张 坤

一、蒋方舟:“90后美少女作家”,已出版9部作品

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并在2008年1月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7月初,她接到清华大学的电话,通知她于7月15日到搜狐网站参加关于自主招生的访谈。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为此蒋方舟凭借自己少女作家的优势被清华破格录取。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的清华大学,为什么要降60分调档来录取蒋方舟,这显然是清华大学看重了她7岁开始写作、高三毕业就已出版9部作品的辉煌成绩。这种录取方式既是对传统的以分数为唯一参考数据的高考录取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现在大学对特长生的青睐。

二、潘立群:2006年获得最佳国际项目奖

2006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年度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中,山东师大附中高三学生潘立群发明的可解决交通中色觉障碍的交通信号灯,获得“最佳国际项目奖”,从此他获得了“创新少年”的美誉。然而同年高考成绩发榜后,潘立群却仅取得了总分379分的成绩,只获得了填报专科院校的资格。在其他十余家知名院校对他关闭本科大门的时候,山东大学在最后关头破格录取了潘立群。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不休的今天,山东大学在最后关头破格录取了潘立群,显然这个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它向我们揭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走进大学校门的唯一路径,我们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自己的爱好。“天生我材必有用,用人所长必有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潘家武:69岁参加高考,勤奋精神感动学校

2006年,69岁老汉潘家武参加了全国普通高考,最终却以183分的总成绩名落孙山,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却感动了全社会,省内(云南省)的西南林学院成教院决定破格录取他到该院园林园艺专业,家人原想支持他上大学,可老人意在攻读政法专业,最终放弃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目前风行全国,深入人心。活到老、学到老既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时代的要求。潘家武老人69岁仍然参加高考,这不仅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勤奋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一个学习型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四、张亚超:被清华破格录取

在距高考第一场考试开始只有几个小时的时候,张亚超面对宿舍外行窃的小偷勇敢地冲了上去。在搏斗中,他不幸被小偷用酒瓶砸中头部,血流满面。但是为了圆自己的清华梦,他忍着右手右臂及脑震荡的伤痛,完成了全部科目的考试。遗憾的是他的总分未达到报考的清华大学分数线。清华大学在经过认真调查、严格考试后,利用自主招生政策破格录取了他。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如何选择,这不仅仅决定个人的前途和身家命运,还与社会相联系,与道德相联系。在关键时刻,张亚超想的不是自己如何来应付考试,而是舍小我,顾大家,勇斗小偷。他的这种选择让我们很多人深思,也让我们很多人汗颜。张亚超的可爱不仅仅表现在这一点,还有他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圆自己的清华梦,他忍着右手右臂及脑震荡的伤痛,完成了全部科目的考试。这一点又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看来,清华破格录取他是录取对了。

五、何凯琳:香港中文大学最年轻的学生

2007年8月香港会考发榜,何凯琳摘下“8A”及中文科“5*”佳绩,以14岁之龄成为最年轻的“九优状元”。香港中文大学于8月21日宣布以特别生形式录取何凯琳,她无须完成中六预科课程,可直接于9月入读中大先修课程,2008年入读医学院。何凯琳继成为历年最年轻的九优女状元后,成为中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学生。

★一个年仅14岁之龄的学生成为最年轻的“九优状元”,我们读了这则材料在为之羡慕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现在多大了?我们14岁时在做什么?何凯琳的事例给我们深深的启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成就人生的辉煌。我们不能老是认为人生之路还很长,等到以后努力来得及。如果真等到以后的话,你会发现你已经落后了,跟不上了。

六、叶子:钢琴弹奏出辉煌人生

2006年叶子在世界三大钢琴比赛之一的舒曼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夺冠,并被德国舒曼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使他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少年大学生。自此,12岁的叶子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俗话说得好啊,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叶子被录取的关键是在世界三大钢琴比赛之一的舒曼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夺冠,一个12岁的少年就取得如此的成绩,后面辉煌的道路已向他招手了。叶子的被录取不仅证明人有很大的潜力,应及早挖掘,还表明了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专一。试想,少年叶子既攻音乐,又攻绘画,又攻排球,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吗?

七、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抗震英雄感天动地

4名四川少年因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表现杰出,作为保送生分别被四所高校录取:四川北川县中学高三学生申龙被北京大学录取,四川北川县中学高三学生王佳明被清华大学录取,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学生欧阳宇航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四川理县中学高三学生张博被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而他们却弃学救灾,反被大学录取,这其中的道理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的,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我们从这4位抗震救灾小英雄身上可以找到答案:人才德为先。这也启示我们考生,考大学,要先学会做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成才铺平道路。

八、陈易希:充满天分被录取

香港应届会考生陈易希,2005年因发明“智能保安机器人”夺得美国英特尔公司举办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二等奖,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将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易希星”以资鼓励。陈易希2006年会考期间被香港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直入科大电子工程学专业就读。香港科大发言人强调,破格录取陈易希非因学术成绩,而是因为他于科学研究和发明方面充满天分。

★看到陈易希,让人不禁想到爱迪生,这两个人可以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遭遇却完全相反,一个被大学破格录取,一个被赶出校门。这两个人的故事给从事教育的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都有特长,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发现他们的特长,并培养其特长。那种扼杀特长,一味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对人才的摧毁,这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九、金靖:用围棋敲开了北大校门

金靖从7岁起开始学习围棋,初二的时候,他被评为专业初段。高三时,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在全国录取围棋生,金靖报名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为此,北大降分将他破格录取。

★又是一个破格录取的考生,录取的原因也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这些事例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有特长即为优秀的事实。那些为了考试、为了上好的大学而对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忍痛割爱的学生们当醒醒了。我们应依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十、白浪:小学直接跨入大学校门的奇迹

白浪年少时顽劣不堪,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在家。然而在摄像机里他却隐约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2007年,他自任导演自掏腰包,发动全家上阵,拍摄了一部让周围人叫好又叫座的“本土电影”——《红裹肚》。从此,白浪成了陕西汉中地区的传奇:他被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教授相中,创下了从小学直接跨入大学校门的奇迹。

★从小学直接跨入大学校门,看似荒诞,其实又在情理之中。白浪的成才告诉我们,顽劣不堪并不意味着不可救药。其实,如果换种思维来看这个问题的话,你会发现白浪的家人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自任导演自掏腰包,发动全家上阵”,一个少年从哪儿自掏腰包?全家是那么容易发动的?这里其实少不了他家人的全力支持。看来,一个人的成才,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作者单位:安徽界首顾集中学]

猜你喜欢

蒋方舟校门特长
风雨中陪考
国内“奇葩”大学校门盘点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蒋方舟:逆风成长
别让校门隔开知识与生活
一兜橘子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