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学生谈心的艺术

2008-11-26李恩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周记心灵师生

李恩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金科玉律。”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消除和减少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里接受教育,在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了解学生是前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了解学生的方式很多,我认为,与学生谈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谈心是师生心灵的碰撞,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学生思想抛锚了,需要谈心;学生考试成绩滑坡了,需要谈心;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了,需要谈心;学生成绩进步了,也需要谈心;师生关系要融洽,更需要谈心……谈心是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也是每个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日益发展,高中生的思想已不再“单纯”,学生是复杂的群体,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成绩各有差异,教师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学习情况和某些生活行为方式,才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心不同于谈话,谈心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要想提高谈心效果,必须讲究艺术。

一、平等待生,与生交心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进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谈心应是人文的,最好能用朋友式的口吻交谈,以体现相互平等的原则,不要摆出师长架子,不能板着面孔训斥和作长篇累牍的说教,应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同时还要以“心”换“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学生才乐意打开心扉,向教师倒出心里话,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及时确切地教育和引导他们。教师的话能入学生的耳、入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我曾找过一个学生谈心,此学生入学第一次段考成绩很不理想,因此他很自卑,上课情绪不佳,更难见他脸上的笑容。我找他谈话时,起初他顾虑重重,欲言又止。在我的耐心启发、诚恳鼓励下,他才打消顾虑,鼓起勇气问到:“老师,如果我努力了成绩还不好,你会不会看不起我?”我微笑着说:“怎么会呢,老师从来没有看不起学生,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听我这么一说,他似乎还不太放心,再追问了我一次,我又一次肯定地回答了他。这下,他脸上才稍微有点笑容,脸上的疑虑也才渐渐消除了。我们又推心置腹地谈了好长时间,最后,他信心十足地向我做了保证。我觉得我们这次的谈话是愉快而有效的,因为从那以后,他开朗了许多,学习的信心足了,成绩也在慢慢提高,我很欣慰。有教师的推心置腹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教师启发、引导、教育学生才有针对性,也才能收到良好的谈心效果。

二、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谈心的目的是要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征各有差异,存在的问题也因人而异,谈心内容自然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忌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如,学习成绩好但又较自负、自傲的学生,他们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对他们可采用提醒暗示的方式,在肯定他们的成绩、优点的同时,用含蓄的语言旁敲侧击,促其自省,提醒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对基础好但上进心不强的学生,采用“激将法”,激他们发奋,激起他们的斗志,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尽最大努力挖掘出他们最大的潜能,让他们赶超优等生;对成绩差且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采用“激励法”,发掘其闪光点,激励其上进心,树立其自信心,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开启其动力点,促使他们向中等生乃至优秀生看齐。总之,谈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现状,设计出科学的谈心内容和方法,不能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力求达到预期的谈心效果。

三、耐心细致,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有个过程,学生的认识也如此。要想让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变,有时并非谈心一两次就能奏效,要求教师要耐心细致,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对那些起点低、基础较差、纪律较松散的学生的教育,教师的耐心细致更加显得重要。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我曾与这样的学生打过交道,谈心许多次。我采用关爱式的谈心方法,态度诚恳,话语亲切,仔细询问他的所思所想。起初,这个学生不太愿意合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前进的动力,但我有足够的耐心。在以后的多次谈心中,我关爱加鼓励,先结合该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找出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他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循循善诱,讲透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关心、爱护、鼓励、帮助他,是真心实意为他好。后来这个学生松散的纪律有所好转,学习态度也在改变,虽然学习成绩一下子还提不上来,但只要我们不放弃这样的谈心教育方式,我相信这样的学生是能教育好的。

谈心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方法,有时不可能期望通过一两次谈心就能解决全部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效果就失去耐心信心,要继续谈,不断改变谈心方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细致地做引导教育工作,争取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然后向教师倾吐自己的想法、希望。唯有这样,谈心教育才真正地有效果。

四、巧选时机,讲究“火候”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学生也如此。并非每时每刻都适宜找学生谈心,谈心是需要时机的。不然,你冷不丁地叫着一个学生:“来,到我办公室谈谈心!”学生会感到突然,而且会觉得很别扭,谈话也可能会很尴尬,因此捕捉谈心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处在心理不平衡以致剧烈冲突而又积极渴望解决矛盾之时,就是最好的谈心良机,须趁热打铁,速战速决,不可拖延;而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他们谈心往往“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同时,谈心还要讲究“火候”,对较敏感的学生,点到即可;对好面子吃软不吃硬的学生,略微旁敲侧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即可;对吃硬不吃软的学生,可以“刚”克“刚”,要谈到他心服口服。总之,学生不同,性情各异,机智地选择谈心时机,讲究火候,谈心才易取得成功。

五、借助周记,心语交流

师生的谈心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也可以采用书面式的间接交流。书面式的间接交流是一种心语的交流,是心灵的无言沟通,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对一些不善言辞,有胆怯、害羞、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的学生,采用书面语言的谈心方式,无疑是一种较成功的谈心方式。我就曾利用写周记的机会成功地跟许多学生进行交流。在周记中,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向老师倾吐心里话,写心中难言之语,抒心中难抒之情,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气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看了这些周记,回复的评语首先是感谢学生对我的信任,然后根据各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灵的对话。我的真诚换来的是学生的真心。通过这种方式,一些学生的心结打开了,心变得释然了;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消除了,变得自信开朗;一些学生变得有爱心了,懂得为别人、为班级、为老师着想;一些学生心胸变得开阔了,不再因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种谈心方式,有时更便于师生的心灵交流与沟通,更易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自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谈心效果。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谈心是达到心之相交的一个途径。与学生谈心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灵活多样的谈心方法,有的放矢,巧妙使用,才能如点点甘露,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心田,真正使谈心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真正使教师与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猜你喜欢

周记心灵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写进梦里的周记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帮忙
麻辣师生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