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 贴近时代
2008-11-26王中连何国良
王中连 何国良
2008年是江苏新高考的第一年,今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下称“江苏卷”)背景材料熟悉、设问不偏不怪,试卷内容、试题类型、难易度比例与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及江苏省考试说明的规定相吻合,实现了新老教材和新老高考的平稳过渡。当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江苏卷无论在知识构成、题型以及命题立意上都有明显变化,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做到了考试说明要求的“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即新课程、新高考要求的“三个贴近”)。
一、试题特点
1.贴近实际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试题命制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大事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时,要求紧密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这一要求体现在政治高考上,就是不回避热点。今年的江苏卷,并没有回避热点,而是迎着热点上。表现在:
首先是对纯时政的考查上,试卷遵循了时事命题规律,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考查。试题中的十七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和对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国务院机构改革实行“大部门”体制以及江苏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等,都是一年来的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
其次是试题以一些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考查教材知识。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为背景,考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考查美国的政体和政党制度;以北京奥运会为背景,综合考查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知识;等等。
再次是高度关注民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江苏卷通篇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政治试卷特有的政治思想功能。如,选择题15题以“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为背景,要求理解规范劳动关系的意义;简析题34题以江苏农民收支状况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为背景,让考生概括江苏农民的生活消费状况、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简析题35题以我国调整法定节假日制度为背景,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探究题37题以人们极为关注的北京奥运会为背景,考查考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突出地展现了“以民为本”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2.贴近学生
所谓贴近学生,就是试题命制要贴近学生生活,适应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关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1)适应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首先是突出考查基础知识。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卷已逐步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和素质立意”的转变。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试题,不能也不可能是建立在无知识的基础上,更不能脱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好高骛远、拔苗助长。今年的江苏卷延续了往年重视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特点,对新教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广泛考查。据统计,全卷37道试题中,至少有26道是考查基础知识的。尤其是33道单项选择题中,除1~6题考查时政外,其余27题有23道直接考查了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在近几年的江苏卷中是极其少见的。
但是,与前几年相比,今年江苏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试题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认和再现,除时政外,死记硬背的试题基本没有。二是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今年江苏卷涉及的知识点占考点总数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考查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43个知识点,只占考试说明所列近300个知识点的15%。
应该说,在江苏省20多万选修政治的考生面前那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中,惟一公平的也是最权威的就是每位学生拥有的教科书。强调考查教科书学习情况,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充分地反映了高考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也对今后减轻考生压力,避免“题海战”和各种粗糙资料的干扰,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次是强调能力和素质立意。
普通高校希望选拔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好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考生。因此,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查的原则。今年的江苏卷很好地坚持了这一原则,试题强调能力和素质立意,着重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表现在:
选择题部分,很多题目都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18题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为背景,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考生只有在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出这则材料体现了“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再如29题以江苏人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许多可贵精神为背景,考查发展先进文化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生只有在认真阅读材料,弄清命题意图,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哲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主观题部分,需要考生在全面把握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和准确归纳背景材料,才能做出比较完整、准确的答案。例如:简析题34题要求结合和针对背景材料,概括江苏省农民生活消费状况,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考生首先必须清楚影响消费的因素、加强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知识,再归纳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准确作答。再如35题第(1)问,属于辨析性简析题,应该说对题中“政府在颁发该办法(即《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这一说法的正误做出判断并不难,但要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宗旨和职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等方面阐述理由,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就相当高。而探究题37题则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要求考生以“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进行综合探究,可以说该题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阅,考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很难得到高分的。
(2)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仍然处于基础学习阶段,需要广泛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已基本形成,他们对未来抱着希望与幻想、智力发展已基本成熟、情感日益丰富、意志的目的性与坚持性获得了重要的发展。中学生的这些学习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涉猎广泛、呈现形式活泼、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试题。
今年的江苏政治试题适应了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整卷立意准确,指向清晰;题目用语简洁,设问巧妙;呈现形式活泼,新颖多样。试题以名言、诗词、寓言、数学、漫画、图表、图标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集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于一体。如古代的唯物主义名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数学中的“三角形内角之和”、中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等,非常贴近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趣味中重温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
(3)关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首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新课程背景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都应当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探究的热情。今年的江苏卷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选择题20题以清华大学等名校校训为背景,考查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选择题24题以周杰伦《青花瓷》歌词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简析题35题以我国调整法定节假日制度为背景,综合考查政治和哲学知识等。这些试题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其次是体现地方特色。高考自主命题应当体现地方特色。今年的江苏卷延续了近几年试题的特点,立足江苏省情,较好地反映了江苏地域特色,让学生备感亲切。如选择题第5题考查了江苏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这一时政热点,让学生体会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4题以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为背景,考查消费结构方面的知识;18题以江苏电力公司进行自主创新为背景,考查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知识;29题以江苏人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许多可贵精神为背景,综合考查文化和哲学知识。再如简析题35题以“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和“2007年江苏农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情况”两则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要求考生对江苏农民生活消费状况进行概括,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这些试题大手笔突出地方特色和开发地方考试资源,引领考生关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贴近时代
所谓贴近时代,就是试题命制要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
纵观今年的江苏卷,在平稳务实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与2007年相比,今年的江苏卷主要有下列变化和创新:
(1)试卷内容及比例
第一,大幅增加考试内容。2007年江苏卷包括经济常识(约占35%)、哲学常识(约占35%)、政治常识(约占20%)和时事政治(占10%)四部分,而今年的试卷则不仅考查经济生活(约占25%)、政治生活(约占15%)、文化生活(约占15%)、生活与哲学(约占25%)四个必考部分,还包括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两个选考部分(约占10%),以及时事政治(占10%)。考纲知识点也由去年的160多个,增加到今年的近300个。
第二,首次出现选做题。今年的江苏卷依据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知识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实际,把全部37道试题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其中,简析题第36题分为A、B两题,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2)试题类型及比例
第一,大幅度减少题型,删繁就简。2007年江苏卷的题型包括选择题(33题,共75分,占50%)、简答题(2题,共18分,占12%)、辨析题(2题,共20分,约占13.3%)、论述题(1题,18分,占12%)、综合探究题(1题,19分,约占12.7%),而今年的题型只有单项选择题(33题,共66分,占55%)、简析题(必做题2题,选做题2题中选做1题,共12分,占10%)、探究题(1题,18分,占15%)等三种题型。
第二,取消双向选择题,降低难度。2007年江苏卷的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双项选择两种,而今年的选择题取消了双项选择,只设单项选择,使得选择题的难度有所下降,考生的成绩比往年有一定提高。
第三,取消辨析和论述题,变简答为简析题。辨析和论述是政治高考的两种“经典”题型,这类试题难度较大,同时考生的答题也形成了所谓的“套路”,学生和老师都希望取消这两种题型。今年的江苏卷适应这一要求,取消了辨析和论述题。同时,今年江苏卷将原来的简答题改为简析题,并在简析题中设置带有辨析性的问题,适当增加了难度,以弥补取消辨析和论述题的不足。
(3)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方式
第一,从选择题看,一是首次出现以重大时事为背景,既考时事政治,又考教材知识。如6、7、8题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背景,分别设置了纯时政、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选择题;二是增加学生熟悉的其他学科知识为背景,设置试题。如28题和31题分别以古汉语和数学知识为背景,设置了两道选择题。
第二,从主观题看,一是背景材料的选择有明显变化,试题不再用单调的纯文字材料作为背景,而是增加了柱状图(简析题34题)、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探究题37题)这些直观材料作为背景,设置试题。二是题目的设问方式有明显变化,试题不仅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九字真经”提出问题,而且增加了评析、发现、影响等词汇设问。
二、几点建议
2008年江苏政治卷出现的新亮点,折射了高考命题的新思路。2009届高三选修政治学科的同学,应当根据今年试题的新特点及时调整应试策略:
首先要注重基础,盘活教材。应当高度重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及其能力的要求,通过认真听讲、认真读书、认真思考,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提纲挈领、画“知识树”、模块交叉等方法,突出主干知识,盘活教材知识。
其次要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巧”抓热点问题:一是“巧渗”,即将热点问题的复习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二是“巧析”,即将热点问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控制在能够而且应当掌握的范围内。三是“巧联”,即既要用教材知识吃透热点问题,又要用热点问题再现教材。四是“巧引”,即用身边的能够折射时代气息的事件,用地方特色引领热点问题的复习。
第三要适度训练,规范答题。高三复习切忌“题海战”,但一定量的解题训练是必要的。复习训练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选择的试题要规范,反对偏题怪题;二是训练题量不在多,在于“举一反三”;三是试题难易度要适中,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四是答题要规范,逐步培养思考、回答问题的要点意识,不说“空话”,反对东扯西拉。
第四要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我们应当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努力增强以下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掌握答题技巧,提高有效得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