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注重四大能力的培养

2008-11-26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生活

孙 辉

新一轮的课改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也走在了课改的前列。在这种前提下,语文的课堂教学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无疑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然而我们在追求课堂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似乎也走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教学中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确,大课改下我们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该从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只有这几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提高。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衡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过关,关键是看他阅读之后是否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领会关键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是否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是否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吸收,从中不断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由于目前市面上的书刊种类繁多,且良莠并存,而农村的学生对作品的鉴别能力较低,阅读的自觉性也不够,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叫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并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摘抄、点评妙语佳句,用简短的语句写感悟心得等等),然后定期集中起来讨论、交流,以此提高他们对文章的感悟、理解与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从各个角度谈启发、谈感受,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与提高学生思考、归纳、理解等能力的目的。人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观察生活,写生活。在平时,学生很怕写作,一旦写作总头痛,他们总感叹提笔无言,思维干涸,每次交上来的作文不是寥寥几笔就是干瘪苍白,毫无生气。现实中真的就没内容可写吗?不是的,其实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一本活词典,是写作素材不竭的源泉,他们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没有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自然就体会不到生活的丰富,这样,头脑中就没有相应可利用的素材,自然就写不出东西来了。知道了这个不足,平时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往这方面去锻炼,告诉他们写作应该从写生活开始,让他们去观察、体会生活,明辨是非,提炼生活中多面、复杂的事件和现象,并把所见、所闻、所感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下来,这样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还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另外,平时训练学生写作文时,还要鼓励他们多写自己的东西,多写自己的真实想法,毕竟自己的东西是最为真切,最能让自己产生情感,也是最容易写、最有东西可写的。一旦学生下笔千言,没有了写作的障碍,他们就对此不再抗拒,自然就对写作来了兴趣。平时我常用与学生书信交流的方式训练他们写作,结果学生每次交上来的作文都有超常的发挥,那是因为这种方式激发起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所以他们能用心去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确,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要想改好作文,必须要认真阅读作文,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与优点,好的地方加以学习、吸收与借鉴,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修改的同时,也认识到这种错误,并找到解决这种错误的有效方法,并避免自己在今后的写作中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过—段时间的锻炼,他们无论在写作习惯还是写作水平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以教材为范本、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写法的指导。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没有充分地利用甚至忽略了课文的写作范本作用,而叫学生花大量的金钱去买各种各样的作文选,并机械地加以模仿,结果使学生犹如大海捞针,四处乱闯,既浪费了学生的金钱,还浪费了他们的时间,结果收效甚微。其实,选入中学课文的篇目大都是经典名作,在许多方面都可起到典范作用,教师要利用这有利的资源,把其中的写法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写作中加以学习与应用,正所谓“从文中走进来,从文中走出去”。例如:教《背影》一文时,我针对“文章对望父买橘这一情节详写”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让他们学会在写作时,在选材方面做到详略得当。再如,教《故宫博物院》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今后在写类似的说明文时,在说明顺序上要注意定点介绍与动点介绍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方位词的运用等等。由于这些方法是在熟悉的课文中迁移出来的,老师介绍得又很直接,又有范文作参照,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说能力,顾名思义,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应该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听新闻广播和做一般性的发言,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并能复述其基本的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并多参加讨论,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听出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主要要求他们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地与人交谈,并养成有礼貌地说话的习惯。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进行演讲等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既能概括要点,又能旁征博引,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毕竟“说”是“写”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说”与“写”两者关系密切,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训练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平时我常举办相关的活动,如:课前十分钟演讲、主题班会、复述课文、辩论等,上台的学生要能用较标准流利的语言即兴表演,台下的同学要或复述演讲者讲话的要点,或评价总结,或谈自己的感受。事实证明,这样的训练是有效的,在初一时,我班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经过两年的训练,他们听说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知识,目的是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只有在“用”上,才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活用所学的知识。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凡事都能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把书念活。当然,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平时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从繁杂的知识中归纳出规律来,并传授给学生。如: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题目:“风沙进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少学生有种看似很简单却又毫无头绪之感,总觉得会回答,但真正回答起来又抓不住要点,考试起来失分较大。其实这类题型是属于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教给学生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①先判断(是否可以删掉);②讲出该词在句子中的作用;③删去,说明语言就显得不准确了。学生今后在解答同类型的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了。由此可见,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统一起来,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关系着学生今后的成长。所以,语文教学中这一方面我们应该要重视。当然,学生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