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薄弱学校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2008-11-26凌艳
凌 艳
校本课程是一种学校拥有的课程权力,是主要由学校教师在具体的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笔者根据参与的课题研究“基础薄弱学校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选定或开发切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就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拓宽教与学的方式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笔者认为,在基础薄弱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应是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应该是国家统一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2.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个性的差异,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3.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校、教师来讲绝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教师调整、建构许多观念,包括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需要教师具备课程建设的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研究能力等。在探索基础薄弱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处理、整合及开发的能力将得到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1.师生共同参与
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会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开展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话题的讨论和活动,但只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学生没有真正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假如让学生亲自参与话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和校本课程的编写,就有可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用能力,真正把英语带出教室、带入生活。
校本课程内容主要是将国家课程规定的知识与校本课程做到有机结合,通过国家课程知识在校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巩固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
课程组织形式为专题式,每学期开发7—8个话题,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的形式也不同。每个话题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实施分为两步:第一步由教师提出话题,师生共同形成文字材料。第二步根据文字材料进行对话、表演、演讲等。在课程第一阶段初期,由教师提出话题,师生共同形成文字材料。课程第一阶段后期(七年级下学期)和第二阶段(八年级),由教师提出话题,学生收集资料并组织形成文字,教师给予必要帮助。
2.注重开发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开发出理想的课程方案,不仅仅只是着眼于结果或成果,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的师生在开发的过程中,合作意识、民主精神、集体观念、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改变,是知识结构的重建和完善,是概念的重建、组织结构的再造与文化的再生。
3.有效管理
校本课程管理研究包括校本课程、课时安排协调、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后勤保障的研究。校本课程管理成果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网络、竞赛、汇演、表演、报告会等形式展示。
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应及时做出评价,“知识、技能”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可尝试以下评价方式。
对课程开发和实施者的评价:内容的时效性、科学性;内容目标、材料组织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是否体现以学生为本,是否具有创意;教学效果是否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等。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在“态度、能力、方法”三个纬度的发展目标上展开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择:采用档案袋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公示等方法。
总之,开发校本课程是延伸和补充国家统一课程,目的是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与学的方式,使英语学习真实语境化,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