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模式 努力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2008-11-26潘文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开放式师生教学模式

潘文生

一、人文素质教育,呼唤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

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人文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也应该是课堂。要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环节。如果语文教学课堂结构中还是教师占压倒性的主体地位,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简介,从内容分析到写作特色,教师大包大揽地分析、推演,却很少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很少提示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探讨,那么,这种模式是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我们教师必须建构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模式,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自探、自求、自创的思维时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教学的民主性、启发性,创设出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境交融,造成一种如痴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的教学情境,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发现、共享快乐”的人文境界,才能让学生通过熏陶、陶冶、感悟,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尊、舒展、活泼、自由的建设性心态。

二、开放式语文教学,呼唤开放型师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而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学的一切活动必然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必然呼唤构建民主、平等、协调、和谐、互补的开放型师生关系,营造安全、幽默、开放、温暖、宽松的学习心理氛围。

1.开放型教师。要树立现代的学生主体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教学实践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协同互动的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师徒如父子”、“师生如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教师应努力清除我国传统封建伦理观念中的辈分间绝对权威与绝对服从的文化心理积淀,这样才能在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的基础上树立新型的、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型教师还应该具有当代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按黄麟生教授的说法,就是要有“一颗爱心,一个健康的身心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就是要具有开阔、宽容的心胸,乐观、坚毅、积极进取的心态,始终微笑,激人奋进。就是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善于发现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善于随机应变。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引进新信息,使教学富于时代信息,确保教学常教常新。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员,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读书,一起活动,一起对话,一起合作,一起对话,一起合作,一起体验,互相接纳。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师生共创开放型的教学心理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然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给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是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学生处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还谈什么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思路才开阔,思维才敏捷,才能主动参与,才能够坦然承认自己的身份,而不怕被人笑话或奚落,才能够至少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想法,而不必压抑、歪曲或隐瞒它们,才能够幽默地、以不寻常的方式来处理印象、概念和词句,而不会感到内疚。

上课,就是跟学生共同生活,一块聊天,一块商讨,一块论辩,一块游戏,一块玩闹,一同笑,一同感伤得流泪。教师不是权威,心灵与真理才是权威。课上课下不应有太大分别,教师与学生不应有那么多间隔。

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及教学安全心理氛围的建立,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敢创新,形成一种相互撞击、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开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三、开放式语文教学,呼唤开放式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代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建立开放性、生活化的大课堂。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就是教科书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局限于教材的语文学习是非常狭隘的、封闭的,是不利于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教科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绝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我们要开放语文学习内容,开辟其他语文学习资源,构建大语文教育体系。

建构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要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组织、活动实践等多方面给学生创造开阔的语文学习时空,利用家庭书橱、社区文化站、书店、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拓展语文学习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火热的社会生活,参加实践,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在大语文学习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四、开放式语文教学,呼唤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语文课堂模式浅探

1.互动参与式。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认知过程,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放手让学生参与”就是一种典范的举措: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

教学的最有力的模式为互动模式,在互动参与式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是提供合作、互动、参与式学习需要的丰富的环境和学习经验的推动者,应是进行思考并做示范的指导者,应是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观察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才能激励引导生生互动。

如自主参与式作文教学模式中,“把作文的写作权和评改权交还给学生”(黄麟生教授语),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鼓励学生写“生活文”,使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写“放胆文”,使学生张扬个性。

2.启发式与讨论式。《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彻底改变注入式的教学,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启发式和讨论式,应该是有效的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注重学科多元化,教师成为学习合作者、促进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尝试解决具有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并为可持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启发式和讨论式语文课堂模式,要高度重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无论使用启发式还是讨论式,一堂课上,都必须有1-2个中心问题。正如黄麟生教授倡导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伴随1-2个精彩的牵动全篇的提问,以此带出教学重点,形成教学高潮,增强思维力度。”

应该注意的是,在启发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成就,始终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不要充当裁判角色。教师不应该忽视或嘲弄学生的错误反应,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自主探究式。爱因斯坦说得好:“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就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自主探究式学习,关键之一是解决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一是内容的开放:注意语言积累,注意语文实践活动,如读书、听广播、收看新闻联播、听音乐、赏析名画等。二是形式的开放:书写与实践的整合,如观察、调查研究、采访写作、办报刊、诗朗诵、课本剧表演等。三是作业量的开放:分层布置与自选作业相结合,如自主阅读、自主写作等。

(二)开放式语文课外实践模式举例

1.自主多样的“读”。如名著阅读、美文荐读与欣赏、写读书笔记与札记。

2.多元接收的“听”。如听广播、听电视新闻、听故事、听音乐、听报告。

3.丰富多彩的“说”。实话实说、辩论、演说、研究性学习报告会、“名著四品”读书活动报告会。

4.弘扬自我的“写”。写生活、写真情、写自我。

5.展示个性的“演”。诗朗诵、时文诵读、课本剧表演、模拟对话表演。

6.展示素质的“编”。美文杂志、综合杂志的编辑与出版。

猜你喜欢

开放式师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麻辣师生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